四十七团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殷勤为民 福润万家

2021年01月13日 17:37   来源:兵团日报

  十二师驻四十七团三连“访惠聚”工作队队员与职工一起查看庭院内种植的葡萄苗的长势(资料图片)。

  冬日的暖阳照耀着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四十七团老兵镇。街头巷尾,职工群众的欢声笑语中满是喜悦之情;商业街上,购物、吃饭的游客络绎不绝……在这个居于南疆一隅、大漠边缘的团场,已难觅多年前的“贫困”踪影。

  近年来,四十七团老兵镇党委在兵团党委、十二师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突出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收,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和帮扶机制,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脱贫困的四十七团职工群众,如今又昂首挺进乡村振兴的洪流中,在现代化道路上奋力前行。

  2020年12月16日,四十七团昆仑山红枣加工厂内,工人在分拣红枣,分拣好的红枣将装箱销往北京、深圳等地。

  调结构:“为职工富起来装上新引擎”

  “‘访惠聚’工作队队员教会了我种西瓜,2020年种西瓜挣了12万元。现在这些葡萄苗是‘访惠聚’工作队免费送来的。有了他们的帮助,我有信心把葡萄也种好。”说起“访惠聚”工作队对自己的帮助,四十七团三连职工多来提·麦合木提有说不完的话。

  以前,四十七团老兵镇受地域、自然因素制约,经济发展缓慢。2018年以来,十二师党委先后选派8支“访惠聚”工作队进驻四十七团各连队、社区,帮助当地职工群众理清发展思路、拓宽就业渠道、夯实发展基础。

  十二师驻四十七团三连“访惠聚”工作队因地制宜引入嫁接西瓜。“亩均收益在4000元以上,去年600多亩西瓜总产值达232万元,为职工富起来装上了新引擎。”十二师驻四十七团三连“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石坚云说,为持续助力当地发展特色种植业,工作队还免费赠予当地职工8万株优质葡萄苗,打造“菜园子”“精品园”“四小禽养殖”等项目,促进当地农业增效、职工增收。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收入是关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十二师党委针对四十七团老兵镇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市场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加快构建职工增收长效机制,形成“一团一企帮一连”“一单位一部门引一连”的精准帮扶机制,全方位覆盖帮扶11个基层单位,同时引进葡萄、西梅、红薯、嫁接西瓜等适合当地种植的经济作物,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十七团老兵镇六连职工纪洪在种好红枣的同时,开始在枣园里养鸡,通过林下养殖增加收入。“你瞅瞅我养的鸡,长得多好,一只能赚40多元呢。”纪洪蹲在地头,望着自家散养的鸡高兴地说,“之前红枣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每年差不多收入1万多元,日子过得紧巴巴。去年,‘访惠聚’工作队免费给我送来了鸡苗,增加了1万多元收入,如今的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2020年,四十七团种植红枣3.8万亩,小麦3466亩,土豆114亩,西瓜1317亩,2个养殖场年出栏育肥牛3000头……实现了由以单一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

  强产业:“让职工在家门口成为‘上班族’”

  1月4日,在四十七团老兵镇工业园区的新疆鸿源润祥纺织品有限公司制衣车间里,工人们忙着赶制羊毛纺纱制品。这个车间吸纳了该团近70名劳动力。职工茹则妮萨·麦合木提在这里工作半年多了,每月有近3000元的工资。“收入高,关键是稳定。”她高兴地说。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十七团党委“两条腿”走路,在拓展种植业增收途径的同时发展产业,陆续引进地毯厂、纸箱厂、生态板厂、老兵印象酒店等项目,让职工群众在家门口成为“上班族”,增加工资性收入,优化收入结构。

  产业进团,职工“变身”。“我们构建了团有重点项目、连有特色种植养殖项目的产业发展体系。”四十七团老兵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官贤介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格局带动形成了产业园加困难户、企业带困难户、合作社帮困难户等帮扶模式,让职工群众每家每户都有了“旱涝保收”的增收渠道。

  2020年,四十七团老兵镇续建、新建招商引资项目21个,总投资1.6亿元,带动165户低收入家庭增收。

  除了发展产业,四十七团老兵镇还结合市场需求,积极建设商业街、设立夜市,引导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职工群众就业增收渠道。八连职工李玉林凭借一手好厨艺,2020年年初,在商业街开起了饭店,“饭店每天收入1000元左右,再加上蔬菜、水果大棚的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李玉林笑着说。

  着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十七团老兵镇加大对低收入边缘户、易地搬迁户和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通过就业培训、实名动态管理,开启转移就业、稳定就业、长期就业的新局面,使困难人群实现家家有门路、人人有事做、月月有收入。

  促融合:“一个人富不叫富,大家富才叫富”

  最近一段时间,让四十七团三连职工马启红高兴的事一件接着一件:苹果旺销,客商络绎不绝;筹备了几个月的红缘合作社也在连队“两委”的帮助下拿到了营业执照。

  “这个合作社与其他合作社不一样,这是一个兵地融合合作社,由地方村民和兵团职工共同组建。”马启红说,四十七团老兵镇各连队与墨玉县周边乡村穿插接壤,平日里大家经常交流交往,情意深厚,成立合作社,就是想带上大家一起富起来。

  有着30年苹果种植经验的马启红,在附近是出了名的种植能手,很多地方的村民慕名前来请教种植技术。看到村民们迫切的致富愿望,马启红也乐意同大家分享自己的种植技术。

  墨玉县阔依其乡科克亚尔村村民麦麦尼牙孜·如则尼牙孜就是通过学习苹果种植技术和马启红结识的。2019年,麦麦尼牙孜·如则尼牙孜家30亩苹果滞销,马启红知道后,主动帮他联系销路。“他帮我卖掉40吨苹果,挣了近7万元。”麦麦尼牙孜·如则尼牙孜说。

  马启红成立合作社时,想把麦麦尼牙孜·如则尼牙孜也吸纳进合作社,刚把想法一说,麦麦尼牙孜·如则尼牙孜就果断同意了。“跟着你干放心,不仅能学技术,苹果也不愁销路。”麦麦尼牙孜·如则尼牙孜说。

  “一个人富不叫富,大家富才叫富,兵地团结好了,民族团结好了,这才是有意义的事情。”马启红说。

  四十七团老兵镇与墨玉县阔依其乡、喀尔赛镇等七乡三镇穿插接壤,多年来,四十七团与地方在产业、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互学共建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产业优势,积极搭建致富平台,带动地方村民共同致富。

  墨玉县喀尔赛镇永安村与四十七团老兵镇仅一路之隔,村民图尔荪巴克·图荪买买提了解到兵团大棚免租金优惠政策后,主动来到四十七团八连承包大棚。

  “技术员手把手教种植技术,6个大棚的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图尔荪巴克·图荪买买提说,现在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近年来,随着四十七团与墨玉县兵地融合发展的深入,兵地职工群众越走越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兵团日报驻十二师记者站冯晓玲 文/图)

[责任编辑:王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