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好第一步 见到新气象】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提质扩容后首次亮相

“新年有好礼 · 驿路有团圆”推介活动引关注,产业园(二期)打造新疆馕产业新高地

2021年01月29日 13:29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馕产业发展。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将馕产业作为未来5年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立足新疆特色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乌鲁木齐市坚持以“把小馕饼做成大产业”为目标,以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重点,加快推动馕产业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条,为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可复制推广借鉴的新样本。

1月28日,在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二期)文创区域,游客正在参观展品。

  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二期)

  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其中,联合生产厂房5.1万平方米。

  集产品研发、食品检验、标准化生产工艺、规模化生产线及成品保鲜储存为一体,是目前西北规模最大、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馕生产线项目。

  乌鲁木齐晚报讯(记者郭玲 王磊 陈岩摄影报道)当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二期)1200个馕坑同时启动时,就开启了一场馕产业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1月28日,在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二期)举办“新年有好礼 · 驿路有团圆”推介活动,这是产业园提质扩容后首次正式亮相,吸引疆内外媒体和采购商的广泛关注。

  走进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二期),现代化食品加工园区的气息扑面而来。

  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二期)由新疆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并由其全资子公司新疆驿路特色食品产业有限公司运营,对厂区环境、设施设备、产品原料、生产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目标是打造全疆乃至国内最具规模的馕产品制造基地。

  沿着产业园(二期)内1200米长的“回”字形参观通道,和面、醒面、制作馕坯、烤制等打馕全过程尽收眼底。近8000平方米的展示专区,还汇聚了新疆特色干鲜瓜果、奶制品等农特产品,打造了展示、交易、对接洽谈的前沿展区。

  春节将至,产业园(二期)推出了多品类新春礼盒,通过自主开发的“驿路购”电商平台销售,可配送到消费者家中。一辆辆挂着“每日一馕 · 嘴角上扬”标志的运输车从园区出发,将产品运往全市500多家商超及社区蔬菜副食品直销点,拓展了线上+线下销售新渠道。

  1月28日,在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二期)包装车间,工作人员在进行流水线包装。新疆驿路特色食品产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王志贞介绍,目前产业园(二期)有环保电馕坑1200个,将传统打馕手艺与现代产业技术相结合,能生产38个品种的馕,日加工制作能力最高可达100万个馕,产品丰富多样、制作标准规范。

  特色小馕饼的巨大拉力

  ——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亮点扫描

  新闻现场 制作馕,每一道工序都有标准可循;馕一出炉,4个小时内就能完成包装、运输;员工包吃住,每月3500元底薪+绩效工资,还能跟师傅学习打馕手艺……乌鲁木齐市按照“高起点、高要求、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二期),打造集工业、旅游、文化、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产业园,为馕产业规模化、市场化、规范化、标准化、优质化提供有力支撑。

  新模式 推动馕产业规模化标准化

  产自奇台的面粉,加水或牛奶和面,再加入清油、盐、鸡蛋等发酵,醒发后揉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面团,再擀平戳上美丽的花纹,贴在环保馕坑壁上,洒入食盐水,伴随着“滋滋”的响声和诱人的香味,热馕出炉了。

  在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二期),打馕的每一道工序都有标准可循。比如皮牙子馕直径230毫米,重量300克,需要在200℃的温度下,烤制10分钟;牛奶馕尺寸相同,但馕饼相对较厚,需要烤制30分钟。

  新疆驿路特色食品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彭志远说,采用环保电馕坑的烤制技术,最大限度还原传统工艺,双温双控方式保证馕产品的水分和温度。

  长期以来,新疆馕的生产以作坊为主,总体呈现“小而散”特点。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开园后,打造了新疆馕产业现代化、标准化的样本。

1月28日,在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二期)烤制车间,打馕师傅正在制作馕饼。

  “十四五”,新开局,新征程。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提质扩容,更加注重产业融合,“牵手”关联产业,拓展发展空间,“链接一产、立足二产、牵手三产”,不仅能带动种植、旅游、餐饮、电商、物流等各产业发展,还激发了馕产业的发展动能。

  昌吉游客张勇参观完园区后感慨,新开的馕园厂房规模更大,环境更加干净卫生,现代工厂里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形式,让人耳目一新。

  园区内还设置了高配置生物技术、新型分离技术、新型干燥技术实验室,提升馕产品行业研发水平。

  “后期还计划设置‘中央厨房’,由专业化运营团队按客户需求,设计、包装、配送产品至客户指定场所,并配合完成后期制作;构建信息化智能系统,推行无接触新型消费模式,通过线上订单线下销售链结合,打造多元化销售渠道。”彭志远说。

  从田间到车间,从车间到餐桌,馕已不只是一种特色食品,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生产体系,逐步激发、释放了馕产业的发展动能。

1月28日,在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二期)直播区域,主播正在直播销售产品。

  新渠道 线上线下齐发力开拓市场

  在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二期)二楼直播区,网络主播舍文兰正通过抖音向网友直播产业园生产的各类馕。

  “国企生产,信誉可靠,质量保证,保证您吃了还想再吃。”舍文兰拿出一个辣皮子馕,向网友介绍。

  舍文兰从事网络直播已有两年时间,这是第一次直播带货推介新疆馕。

  “除了介绍企业,以及新疆馕的颜值、口感、种类,我们还会延伸推介新疆优质农副产品。”舍文兰说,每天四个小时不同时段的直播,获得了热情网友的“捧场”。

  目前,新疆驿路特色食品产业有限公司主账号每天涨粉200个,订单数也达到每天400多单。

  梅一楠是新疆石河子花园乳业有限公司电商销售平台销售人员,在园区内也展示出该公司生产的酸奶等系列产品。梅一楠说,借助电商平台,销售量超出预期,目前每天可以卖出50-85件酸奶。

  在电子商务平台区,除了展销各种馕产品外,还有近百个原料供应商及知名农副产品企业做推介。

  新疆驿路特色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赵峰说,产业园(二期)紧跟时代发展、紧贴民众需要,着力创新馕产品营销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技术优势,全力打造“驿路购”电子商务平台。他们联合海虹、新边界、乐乐妈、91鲜等电商,接轨淘宝、京东、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利用直播带货等方式,把互联网与地面店对接,让消费者享受线上消费的优惠便捷。

  除线上销售渠道外,产业园(二期)还不断拓展和完善线下销售网络,建立与学校、园区、企业等直供配送体系,同时完成与全市500家商超及社区蔬菜副食品直销点的产销联通。公司以销定产,每日生产各类馕30万个。

  赵峰说,每天9时30分装货,10时30分出发,配送至全市300多家单位。一个馕从产业园生产出来到市民餐桌,4小时内可完成包装、运输、售卖过程。

1月28日,在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二期)特色产品展示区,游客在参观展区商品。

  新梦想 托起稳定增收致富梦

  21岁的古再丽努尔罕 · 努尔麦麦提,把面团擀成一个个薄厚均匀、大小相同的馕饼,她学习了两个月,师傅夸她的手艺长进很多。

  古再丽努尔罕 · 努尔麦麦提是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二期)的一名工人,她跟着专业打馕师傅学习,如今已正式上岗。

  “我总是在想,怎么能把馕做得更漂亮、更多样。”古再丽努尔罕 · 努尔麦麦提说,公司包吃住,她只管放心学手艺,每月底薪3500元,还有绩效,工作干起来特起劲。

  产业园内很多打馕师傅,都有着多年的打馕经验。他们说,以前打馕是靠客户上门来购买,生意总是不稳定。现在好了,一天只管打馕,靠订单生产,收入也稳步增加。

  目前,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二期)通过订单服务,不仅拓展开了市场,提升了品质,打馕工人的收入也在不断提高。

  “现在我们每天根据订单生产,通过专门团队统一管理,从采购原料到市场销售,全程企业化运作、现代化管理。”新疆驿路特色食品产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行说。

  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二期)已解决2000多人就业,通过不断延伸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运输配送等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带动旅游、餐饮、物流、电商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带动群众就业创业3000-5000人。

  小小馕饼,不仅给很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还托起了很多人稳定增收致富的梦想,相信这张特色“馕”名片,一定会衍生出大产业,书写富民兴疆新篇章。

打馕师傅正在制作馕饼。

  媒体人看馕园

  打造了做大做强新疆特色优势产业新样本

  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集馕文化展示、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依托“工业+文化+旅游”定位,成为新疆旅游新“地标”。让我们一起听听疆内外媒体记者对提质扩容后的产业园有哪些新感受、新期待。

  ●经济日报记者乔文汇:我多次深入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采访。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不仅是展示产业融合的窗口,也是乌鲁木齐的“旅游名片”。产业园围绕馕做文章,大力发展园区经济,通过展示食品加工生产工艺流程、游客现场互动体验和产品集中展示销售,既提升了工厂的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的信誉度,还带动了消费,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和创新型发展,打造了做大做强新疆特色优势产业的新样本。如今,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提质扩容后,更有利于推动馕产业走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之路。

  ●中国新闻社记者孙亭文:馕作为新疆特色产品,已经走出新疆,走向全国,拥有越来越多的消费群体,市场机遇、发展潜力巨大。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提质扩容后,将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助推乡村振兴和农牧民增收致富,实现稳定增收致富。

  ●中国旅游报记者王思超:园区修建得很漂亮,新疆特色鲜明,已经成为乌鲁木齐市一个对外宣传的旅游景点,此次参观了新建成的产业园(二期),感觉规模更大,产业化水平更高,生产车间内上千人一同制馕,场面壮观,将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工厂相结合,一定会成为乌鲁木齐市新的旅游名片。

  小馕饼带动大产业,小馕饼托起大民生。乌鲁木齐市围绕馕做文章,通过产业化道路,整合了馕产业资源,带动了其他优质农副产品的销售。“工业+旅游+文化”越来越吸引游客的脚步,旅行社也热衷于组团游览这样的景点,相信提质扩容后的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一定会带来更多的游客、更大的市场。

  ●新疆日报社记者于熙:馕是新疆人最喜爱的面食之一,真没想到,简单、地道、本色,充分体现粮食之美的馕,如今在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能焕发出这么大的魅力。特别是看到小馕饼做成了大产业,形成规模化、市场化、规范化、标准化、优质化,更加感到新疆的馕充满文化底蕴,充满发展的潜力。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五湖四海的游客来新疆游馕园,吃馕饼,品馕文化。

[责任编辑: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