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2日 10:46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刘一鸣报道)2月1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外交部举行第三场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多位普通人,与中外记者面对面,回答有关涉疆问题的提问。
新华社记者提问:前段时间,德国学者郑国恩发布《新疆的强迫劳动:转移劳动力与动员少数民族摘棉花》。该文章称:“通过国家强制性的劳动力转移和扶贫计划,新疆数十万少数民族劳工被迫手工摘棉花”“政府还实施了一项大规模计划,当地以少数民族采棉工人代替汉族采棉工人”“劳动力转移包括通过当地工作队进行强制性动员,拾花工分成小组在监督下转移,以及在政府官员和警察(至少在某些情况下)监督下劳动”“采棉虽然是有偿工作,但是从早干到晚十分劳累,需要在采棉季全部摘完,平均收入可能低于新疆的最低工资水平,也低于公开声明的低技能工厂工人的工资”“劳动力培训将采取严格的纪律管理方式,更加注重侵入性的政治灌输和思想教育工作。一个关键方面是将少数民族的落后工作态度从‘要我工作’转变为‘我要工作’”。请问,这些情况属实吗?郑国恩还称:“新疆生产的所有棉花存在强迫劳动”“美国政府应对含有新疆任何地区棉花的任何产品,而不只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区生产的棉花,下达暂扣令。”对此,你有何看法?
2月1日,阿克苏地区库车市棉农白克力·苏吾尔在答记者问。 新疆日报记者 李瑞 摄
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的维吾尔族农民白克力·苏吾尔说:这简直是胡说八道!
他说:“我叫白克力·苏吾尔,今年40岁,家住新疆库车的一个小村庄,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维吾尔族农民,家里有200亩地,主要种植棉花,每年的收入都有20万元左右。”
“前些年,每到摘棉花的季节,家里人手不够,我们都会花钱请新疆本地和内地来的采棉工帮忙摘。现在,我们村棉花种植管理从最初的水渠灌溉、人工采摘发展到了今天的高效节水滴灌、机采棉采摘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机采棉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现在我家棉花不到一天就采完了,也不用那么多人手工摘了。”
“最近,我听到境外一些人说我们新疆强迫农民种棉花、摘棉花,这简直是胡说八道!我们种自己的地,收自己的棉花,挣自己的钱,怎么叫强迫劳动呢?我们请采棉工摘棉花,他们两个多月就能挣一万多元,大家都抢着来,还需要强迫吗?那些造谣的人,根本不是为了维护我们的权利,而是让我们农民的棉花烂在地里,他们是要砸掉我们农民的饭碗,让我们没活干、没饭吃,回到以前贫穷的日子,我们坚决不答应。”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徐贵相说:“众所周知,郑国恩虽被西方一些人吹捧为新疆问题的‘权威专家’,但他的真实身份是美国情报机构支持的反华骨干和‘枪手’,根本不是什么独立学者。关于他本人以及他身后的‘黑手’,美国独立新闻网站‘灰色地带’等媒体都有披露,他杜撰、炮制的涉疆报告和谎言谬论屡屡被事实和真相‘打脸’。他此次发布的《新疆的强迫劳动:转移劳动力与动员少数民族摘棉花》报告,更是毫无真实性可言!”
“通过劳动致富奔小康,是新疆各族群众的基本权利,也是各族群众的美好心愿,根本不存在、也根本不需要进行强制性动员。前些年,每到棉花成熟的秋季,河南、四川等地有很多汉族农民工坐着火车到新疆,他们被称为‘采棉大军’,疆内也会有各族农民工自发前往棉花产区帮助摘棉花。他们在一起共同劳动,相互关心,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采棉工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基础上,与棉花种植户签订劳动合同,获取相应报酬。在将近50天的采棉季中,采棉工平均每人能挣上万元,何乐而不为呢?需要强调的是,政府从未针对采棉工实施“政治灌输和思想教育”。根本不需要郑国恩所说的由‘要我工作’变为‘我要工作’的思想灌输。这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疆的棉花生产已经实现了高度机械化,即使在忙碌的采摘季节,也根本用不着大量的‘采棉工’。比如,从2015年开始,新疆巴州地区的棉花大部分已经是机器采棉。”
“郑国恩鼓动‘应对含有新疆任何地区棉花的任何产品下达暂扣令’,目的是为了煽动制裁、限制和打压新疆的棉花产业,剥夺新疆各族棉农、采棉工合法劳动权利,扰乱新疆的稳定繁荣发展。郑国恩如此造谣污蔑,伤害了棉农和采棉工的感情,也影响了他们的收入。最后,我要警告郑国恩等反华势力,你们无论怎样造谣抹黑,都无法抹杀新疆稳定、繁荣、发展的事实。一切在新疆问题上带节奏、泼脏水的卑劣做法,注定都是徒劳无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