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25日 10:51 来源:兵团日报
“我们要携手走向小康生活”
——记“兵团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王晓东
王晓东(左)给连队群众买买提·肉孜指导枣树管理技术(资料图片)。 卢小超 摄
王晓东在牛舍喂牛(资料图片)。 卢小超 摄
兵团日报讯(卢小超 杨志华 靳超杰报道)“枣树修剪一定要抓紧,不能耽误了农时。”二月的和田,春回大地,万物生发,正是修剪枣树的关键期。2月19日,四十七团五连党支部负责人、连管会指导员王晓东在连队枣园里指导种植户修剪枣树。不久前,王晓东获得“兵团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枣树是四十七团五连的主要种植作物,在王晓东的带领下,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连队种植户的红枣管理技术与红枣品质大幅度提升。2020年,四十七团五连红枣亩产达400公斤,在12月中旬便销售一空,极大地提高了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
五连是四十七团唯一的集体所有制连队,2018年2月,王晓东来到五连工作时,连队群众均已脱贫,但是种植户枣树管理技术差、红枣品质不高,收入渠道单一,随时都有返贫的风险。如何防止返贫、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是王晓东和“两委”委员必须要面对,且着力要解决的问题。
“让每一个人都动起来,才能巩固脱贫成果”
四十七团五连现有可耕种土地2300亩,种植枣树1923亩。用王晓东的话说:“大伙儿的‘命’都系在枣树上了。”
出路在哪里?
富余劳动力转移,是王晓东上任后的第一招。
“必须走出去!”王晓东说。王晓东发动“两委”委员和有能力的党员群众外出联系集体务工项目:到种植大户的农田里干农活,到落地企业的项目工地上打工……
但也不能一味“低头”干活,还要让每一个人“抬头”看路。“走出去”的第一步,便是要解决语言问题。2018年冬,五连夜校开学,全连群众集中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3年过去了,连队群众几乎都能用国家通用语言交流了。大家不仅走出连队,走出团场,还走出新疆,有的甚至远赴上海等内地城市务工、经商。
“卖馕、卖烤肉、卖干果,啥能挣钱就干啥。”曾在上海做过两年烤肉生意的阿不都赛地·吾拉木介绍。
也有走不出去的,一人撑起一个家的古鲁胡玛汗·齐乃便是其中一位。几年前,大伙都外出挣钱,古鲁胡玛汗·齐乃的母亲病重卧床,日日守在母亲床前精心照料,可她的心里不是滋味:“没钱买药,很多特效药用不起。”
这样的家庭怎么办?
“用好党的惠民政策!”王晓东的办法是:帮老人申请低保,帮古鲁胡玛汗·齐乃申请公益性岗位。
除管好自家枣树外,古鲁胡玛汗·齐乃还当上了连队保洁员,负责连队公共区域的保洁工作,每个月有固定收入。“后面两年,母亲吃得好、睡得好,走得很安详。”古鲁胡玛汗·齐乃抹了抹眼泪说,母亲2019年去世后,她常常外出打工挣钱,一年下来也有近万元的收入。
“和古鲁胡玛汗·齐乃一样,现在五连群众除了有来自土地上的收入,平均每户每月有3000元左右的务工收入,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的人员每月工资收入1400元左右。”王晓东说,“让每一个人都动起来,才能巩固脱贫成果。”
“心里有了挣钱的劲,才能真致富”
除了种地、打工,还要融入当地产业发展,才能搭上团场经济发展的“快车”。
依托“老兵精神”这块金字招牌,四十七团老兵镇加快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沙海老兵党性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线路的开发运营,让团场第三产业“扬帆起航”。
在产业发展中,团场党委规划建设了“职工创业基地”项目——老兵夜市。全团群众免费入场经营,原汁原味的“农家饭”是最具特色、也大受欢迎的创业内容。
看到商机,在上海卖了两年烤肉、一年收入至少10万元的阿不都赛地·吾拉木回到团场,在老兵夜市里挂起了“美味羊肉串”的招牌。
“在上海时,我的烤肉摊叫‘新疆美味羊肉串’,现在叫‘昆玉美味羊肉串’,如今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不用常年往外跑了。”阿不都赛地·吾拉木说,以前跑到外地挣钱,顾不上家里老人孩子,现在在家门口,一年也能挣十几万元,日子好得很。
阿不都赛地·吾拉木的经历,王晓东经常在大会小会上给连队群众讲,帮助他们树立致富信心。“只要心里有了挣钱的劲,不管在哪儿,咱都能把钱挣了,也才能真致富。”王晓东说。
不厌其烦地讲、瞅着机会推、关键时候帮。王晓东希望连队群众能掌握技能、灵活头脑、开拓市场,跟着团场产业发展的脚步,实现增收致富。
在王晓东的带动下,五连现有12户家庭从事餐饮经营、干果销售、工程承包等,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大伙儿都想着办法挣钱呢。”阿不都赛地·吾拉木说,几年前他外出卖烤肉挣钱时,连队很多群众不愿意出去,现在,大伙儿都想办法走出去。
“每家情况不一样,身体走不走得出去不要紧,关键是思想要走出去。”王晓东说,只要大伙儿心里有了致富的劲儿,未来的日子就不用愁。
“全员入股搞活合作社,才能真小康”
在走出去打工增收、融入产业发展致富的同时,王晓东也在铺实连队群众“脚下的小康之基”。他把目标放在了连队很多群众都擅长的畜牧养殖上。
依托十二师驻四十七团五连“访惠聚”工作队的援助,连队现在家家户户都养起了鸡鸭鹅。这个项目虽然能覆盖全连群众,可在王晓东心里只是第一步。
与“第一步”同时开展的,还有育肥牛养殖。2018年6月,借助新疆天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捐赠的50头公牛犊,五连成立了天和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天润乳业捐赠的50头牛犊为资本,连队群众全员入股合作社。
“这些牛是全连的,我必须得养好。”合作社饲养员图荪买买提·肉孜认真地说。
合作社成立后,雇用了养殖经验丰富的图荪买买提·肉孜和妻子热比汗·买买提敏作为饲养员,精心照顾这些承载着全连群众希望的牛犊。去年年底,第一批育肥牛销售出去,合作社集体收入27万元。王晓东和大伙儿商量后,拿出5万多元分红,每户仅分红500多元。
有人不理解:“为啥不给大家多分点?”王晓东这样解释:“天润乳业的无偿捐赠,让我们零成本启动,可未来合作社发展,还需要不断投入。”
2020年9月,天润乳业无偿捐赠的第二批50头牛犊又来到了连队合作社的圈舍里。正常情况下,大约到今年年底,这批牛犊又能给五连群众增加20多万元的收入。
“用这些钱作为合作社的活动资金,购进牲畜,再发动有能力的群众买牛托养,实现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为全连群众的小康生活上‘保险’。”王晓东的计划不止于此,在发挥合作社带动作用,形成规模化养殖的同时,他鼓励目前连队已有的5户从事牲畜买卖的群众积极闯市场,带动合作社打开牲畜销售渠道,构建养殖、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发展平台。
集体带动、大户示范、全员参与,王晓东谋划的畜牧养殖产业,既壮大集体经济,又带动全员增收,他说:“全员入股搞活合作社,才能真小康。我们要携手走向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