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脱贫攻坚答卷】等闲识得东风面 产业花开红艳艳

2021年02月26日 13:08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游客在东风村放风筝。

夏季东风村鸟瞰图。(受访者供图)

  脱贫数据

  各项举措持续发力,东风村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2016年,东风村畜牧养殖、乡村旅游产业逐步形成

  2016年整村退出贫困

  东风村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村,405人的村子有建档立卡户86户221人

  2020年,东风村86户建档立卡户年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2755元增长到了15145元

村民在奶制品加工厂进行奶豆腐加工。

村民马清祥在自家农家乐做饭。

在东风村文化巴扎上,村民正在体验陶艺制作。

  乌鲁木齐晚报讯(记者郭军鸽摄影报道)水泥路宽阔平整,农家院错落有致,奶制品加工厂里有序忙碌……尽管已经回村3年,可每当乌鲁木齐县甘沟乡东风村村干部阿曼古丽 · 道斯木踱步于村头巷尾,都会感慨:村子的变化太大了。

  东风村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村,405人的村子有建档立卡户86户221人。

  如今,借助发展产业,东风村实现整村脱贫后,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到乡村振兴的全面转型,以产业振兴繁荣发展,在年复一年的平凡生活中,积蓄嬗变的力量,闪耀奋斗者追梦的光芒。

  乡村巨变有奔头

  昨日清晨,39岁的马奎正沿着食槽缓缓给牛马喂食。

  这里是马奎带着村民成立的乌鲁木齐县浩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圈舍里养殖着70头牛、30匹马。眼前这般光景,曾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

  2014年,已多年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东风村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村,马奎一家也被识别为建档立卡户。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重点向农牧区、边境地区、特困人群倾斜,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贫扶到家。

  立足实际,乌鲁木齐市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以脱贫实效为依据,以群众认可为标准,切实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这给东风村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当时,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结合各项政策,经过深入调研,渐渐意识到――不抱紧产业,脱贫就没有希望。

  搞什么?怎么搞?萨尔达坂乡副乡长、时任甘沟乡东风村党支部书记的阿衣提汗 · 吾拉孜汗说,通过走访摸索,村里下定决心围绕乌鲁木齐县发展大格局,推动乡村旅游、牛羊养殖同步发展。

  在市税务局的支持下,工作队与村“两委”引进品种鸡养殖项目,将鸡苗免费发放到建档立卡户和愿意参与养殖的村民手中,并赠送鸡饲料、协调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服务,负责联系销路。

  “在他们的帮助下,家里养的鸡销路很好,开始有了积蓄。”马奎说。

  阿衣提汗 · 吾拉孜汗说,当时工作队还在主街旁援建了一座惠民楼,作为手工艺品、旅游产品销售展示中心,以对外出租的形式,增加集体经济。

  改变不止于此。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搬进新居的村民们一部分在养殖区搞养殖,一部分依托前往菊花台风景区必经之路的地理优势,发展“过路经济”,在新居搞起了农家乐旅游接待。

  景美业兴人气旺

  刚摘掉“空壳村”帽子的东风村,贯彻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每年向建档立卡户发放草原奖补资金,并加快依托自然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的步伐。

  要吸引游客,首先要从“外貌”做起。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资金支持下,东风村加大新居建设,还陆续建起了停车场、小游园,山坡上还建了观景台和徒步道。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连通左邻右舍,红顶黄墙的新农舍拔地而起,连绵起伏的山丘布满了新绿……

  “以前大家的房子零散地建在各个角落,院子里除了破旧的砖木房就是牛羊圈,人在房前、牲畜在房后。”“艳祥玉”农家乐老板马清祥说,现在村里景色美、环境好、人气旺。

  美丽村庄吸引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发展乡村旅游成了村民脱贫增收的“金饭碗”。

  马清祥一边学习技术,一边拿出家里的积蓄在自家带院子240平方米的两居房里办起了农家乐,“七八月份一天能挣3000多元。”

  这边农家乐生意红火,那头畜牧养殖也没落下。工作队与村“两委”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确定了“奶牛养殖”项目,并被批准列为全疆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发展资金)建设村民惠民生工程项目之一。

  各项举措持续发力,东风村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2016年,东风村畜牧养殖、乡村旅游产业逐步形成,整村退出贫困。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乌鲁木齐市出台意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工作队联合村“两委”,因户因人施策,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在村里建巴扎市场,开办惠民理发店、特色烤馕店、无烟烧烤店,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持续壮大产业发展……

  以产业发展促就业、促增收,村民尝到了甜头,找到了门路,也弄懂了产业扶贫、庭院经济这些新名词,他们对今后的生活有了希望。

  紧锣密鼓忙振兴

  “你知道每月两三千元工资对我意味着什么吗?”

  在村里的奶制品加工厂,操作机器正在生产酥油和奶疙瘩等奶制品,戴着口罩、手套和帽子的阿依古丽 · 阿别西打开了话匣子,“现在家庭经济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感谢党的好政策”。

  阿依古丽 · 阿别西所在的奶制品加工厂成立于去年。随着规模扩大,原有的养殖、销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产业化发展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制度机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着重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确保脱贫后能发展、可持续。

  乌鲁木齐市以落实乡村振兴为契机,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持续改善农牧区发展条件,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当时,市税务局派驻到村里的第一书记叶爽有一个想法:村里要是有企业,可以增加村民的就业也能增加收入。这个想法和前来投资考察建奶制品加工厂的姜波想法碰出了“火花”。

  “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的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叶爽说,奶制品加工厂既解决本村及邻近乡镇的鲜牛奶,还能让村民“足不出村”就成为按月领取工资的工人。

  去年,工作队还依托后盾单位资源,联合村“两委”,在86户建档立卡户家庭散养土鸡的基础上,购进拜城油鸡鸡苗,建起了村里第一家养鸡场。

  村民马牙西和妻子因养鸡经验丰富,被选定为专职养殖员,每月可领取2000元的工资。

  “是不是感觉日子一下大变样了?”记者问。

  “会越来越好。”马牙西说。

  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带领下,东风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成效越来越显著,奋进的脚步愈发坚实有力。

  2020年,东风村86户建档立卡户年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2755元增长到了15145元。

  持续推进短平快经济项目;扩大畜牧养殖规模;打造小景观项目……眼下,东风村第一书记张园和村“两委”已经开始了新的谋划。

  “依托村里的奶制品加工厂、养鸡场,今年我们还计划以村民入股形式建合作社,重点进行奶牛品种提升改良,不断补齐和延长奶牛养殖产业链。”张园说。

  村干部阿曼古丽 · 道斯木说:“我和姐姐享受教育补贴,读完大学还有了稳定工作,爸爸也当上了村里的环卫工人,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责任编辑: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