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看《天山》

2021年03月08日 11:50   来源:天山网

  本月初,一部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歌舞剧团原创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天山》,入选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演播,成为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良好载体。

  这部剧,以天山为名,90分钟里,观众可穿越千年。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场景中,乘着“西去的列车”,赴一座“年轻的城”。音乐、舞蹈、诗歌和情景表演,史诗般的跨界融合,带着各族观众感受根植于中华民族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兵团歌舞剧团原创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天山》剧照。

  15年圆一梦

  早在15年前本剧编剧任卫新第一次来新疆时,《天山》的名字就已经刻在他的心里。任卫新是国家一级编剧,曾出任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文学总执笔。“当年,我乘坐飞机鸟瞰天山时,被它深深吸引,我本人也非常喜欢边塞诗,那时就萌发出用天山为景的舞台来演绎边塞诗的念头。而剧的名字,就叫《天山》。”3月3日,任卫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随后几年,任卫新时常到兵团各团场采风,还创作出了《兵团进行曲》《兵团的心》等作品。2015年,任卫新结识了兵团歌舞剧团团长蒋玫,并和盘托出创作《天山》的想法。经过近两年的交流与碰撞,2017年5月,兵团歌舞剧团启动《天山》创作计划。2018年2月,《天山》成功荣获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资助项目,以任卫新为核心的创作团队正式组建。

  “这部剧与以往兵团题材剧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通过回溯历史,找到了古代将士们屯垦戍边与当代兵团人扎根边疆的内在关联,并用舞台形式展现出来。”任卫新说。

兵团歌舞剧团原创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天山》剧照。

  这部剧分为序篇、《大风歌》《大战歌》《大梦歌》以及尾篇5个部分。边塞诗所要表达的意境,通过舞美、灯光、音效来展现,而诗歌讲述的故事,则被糅进了情景剧进行表演。这些边塞诗里,有岑参和王维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名句,也有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和艾青《年轻的城》。“这是我们对从古至今那些爱国戍边者的告慰,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任卫新说。

  500人倾情画诗

  即便隔着屏幕观看《天山》,也能感受到这部音乐舞蹈史诗的气势恢宏。

  3月4日,正在忙着排练新剧的兵团歌舞剧团演员芦阳,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天山》中,他负责5段舞蹈的领舞,对他来说,最难的是,适应这部剧中巨大的时代跨度。

  31岁的芦阳,之前参演的都是现实题材的舞剧,而这部剧的第一幕就是表现汉至唐时期,将士驻守边关的场景,他需要穿着4公斤的服装,戴着头饰翻跟头、下横叉。“每个将士手腕上都系着红绳。战时,它是马鞭,陪战士们游走在生死之间;夜里,红绳是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一根小小的绳子,如何用身体语言表达出不同的情感,需要不断揣摩,从一招一式中让观众感受到情绪。”他说。

兵团歌舞团演员芦阳,在《天山》中负责5段舞蹈的领舞。

  1700多件各类道具、1000多套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500多位演职人员,这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是兵团歌舞剧团建团以来参演人数最多的剧目。“我们团只有150多人,其余的300多名演职人员,除了主创团队外,都是我们从全疆各地协调来的。有幼儿园孩子,有警官学校的学生,也有老年艺术团的叔叔阿姨,协调组织工作非常繁杂。”兵团歌舞剧团团长蒋玫说。

  第一幕《大风歌》中,100位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负责合唱环节。排练时正值2019年夏天最热的时候,学生们每天要在户外演唱、排练。“孩子们为了这部剧,牺牲了一整个暑假。一开始有的孩子并不理解,但通过一遍遍排练,他们明白了歌词的深意。穿上古代将士们的服装,他们被屯垦戍边的精神感染,没有一个人耽误排练,直到最后演出成功。”蒋玫说。

  《天山》的舞美也非常考究.在一幕讲述潇湘儿女上天山的场景中,舞台上7米高的柱子被做成了麻花辫的样子,女演员演绎着从少女到少妇再到白发苍苍老人的变化,舞台上的麻花辫也渐渐变成了灰白色。“舞美、服装都特别用心,音乐舞蹈史诗,就是要给观众全方位感官上的美好体验。”蒋玫说。

  英雄壮举激励人心

  2019年9月,《天山》在新疆艺术剧院首演成功,原本只打算演两场,应观众的要求加演一场。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兵团歌舞剧团将演出搬到了线上。网民“老兵”留言说,这部剧,让我更加深刻理解了屯垦戍边的意义,无论何时,守卫边疆都是英雄壮举。

兵团歌舞剧团原创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天山》剧照。

  《凯歌进新疆》《穿过死亡之海》《西出阳关》,一首首经过改编的曲目再现了当年解放军进新疆的伟大壮举,表现了军垦前辈的铮铮铁骨。这让新疆军区文工团原艺术指导、国家一级编导杜渐印象深刻,他说这部作品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做到了完美的统一。

兵团歌舞剧团原创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天山》剧照。

  兵团歌舞剧团原团长、著名编剧姚承勋说,编剧和主创团队对屯垦戍边精神理解深刻,站在宏观大视角上,从数千年以来屯垦戍边的历史入手,通过音乐舞蹈展现兵团精神的实质内涵。这部剧是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的良好载体,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记者王晶晶 图/兵团歌舞剧团提供)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