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8日 12:02 来源:天山网
张蓓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讲到了两段历史佳话:“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一个是全国各地调拨人力物力支援内蒙古建设,一个是内蒙古人民无私养育了数千名上海等地的孤儿。这两个发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同胞守望相助的血脉亲情,更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诠释。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筚路蓝缕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昂扬奋进,更是各民族同胞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写就的壮阔史诗。美好的今天来之不易,走进新时代,迈上新征程,更需要我们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此次在内蒙古代表团也强调“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文化润疆”工程为我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谋划了长远之策、固本之举;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更从文化认同的高度、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的角度,为我们把促进民族团结工作做细做实提供了具体指引。早在建党之初,我们党就十分关注民族问题,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动人故事数不胜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好这些红色资源,有助于我们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
总书记讲的两段历史佳话蕴含深意,让“两段佳话”入脑入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我们就能凝聚起各民族团结一心、无往不胜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