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视野·第一观察】小农场孕育大潜力

——家庭农场培育精品农业促产业转型升级

2021年03月26日 10:18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位于塔城市恰夏镇窝尔塔阿树塔斯村的养牛场(2020年6月18日无人机拍摄)。 记者王臻摄

阿克苏地区红旗坡农场果农在采摘苹果(摄于2020年10月13日)。2020年,红旗坡12.7万亩苹果喜获丰收。 杨硕摄

温宿县托乎拉乡养殖户艾尔肯·吐尔逊发展林下经济养殖家禽,年收入6万元(2020年10月15日摄)。 记者韩亮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刘毅

  在新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快速发展的今天,几十亩乃至百余亩的土地并不能完全代表现代农业之“大”,然而兼具小农经济和集约经营双重优势的家庭农场,凭借以家庭为主体的灵活经营特性,在农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不断崭露头角,一座座小农场创造出大效益。

  近年来,全区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家庭农场开展土地流转、信贷保险、科技投入、农产品质量提升等工作,提高家庭农场发展水平。2020年,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信息填报等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区把符合条件的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等规模农业经营户全部纳入家庭农场实施名录制管理,家庭农场管理由认定管理向名录管理模式转变,新疆家庭农场体量规模迅速扩大。

  截至目前,全区(不含兵团)纳入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数量已超11万个,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多个领域,成为新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发展速度最快、体量最大的一支重要力量。

  适度规模提升综合效益

  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尤喀日萨提村,占地面积1115亩的疆南林果种植家庭农场经过数年发展,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一家集红枣、苹果、苗圃种植为一体的多元化经营示范农场和南疆四地州重要的果树、防沙苗木育苗基地。

  “农场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庭农场的制度优势,我们可以及时抓住市场机遇,优化调整发展策略,提高农场发展质量效益。”疆南林果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曹晓飞说,2008年以来,农场改变过去单一的棉花种植模式,不断丰富和拓展经营领域,通过土地流转扩大发展规模,先后发展红枣、苹果、苗木等产业,实现经营领域多元化。

  在不断拓宽经营领域的同时,家庭农场通过科学化管理,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

  “我们根据品种特性分区进行苗木扩繁,配套灌水施肥设施,提高苗木成活率和质量,农场近两年的苗木成活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连续两年效益在200万元以上。”曹晓飞说,家庭农场率先推广红枣稀植技术,增加通风透光,合理修剪,有效避免病害发生,还在当地推广建立2000亩红枣高效种植示范基地,帮助当地枣农提高种植水平和收入。

  如今,有了一定发展基础的疆南林果种植家庭农场开始借助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在更大的市场展示自身实力。

  “我们借助短视频等现代化传播方式,通过抖音等平台推广农场生产的苗木等产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曹晓飞说,2019年以来,农场有一半的苗木订单来自短视频推广,订单金额达到100万元。

  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者是很多家庭农场在发展中表现出的特性。呼图壁县五工台镇百泉村智宇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托管等形式,提高棉花生产集约化水平,通过推行“一膜六行”的种植模式和侧面封土等作业经验,将棉花产量由原来亩产20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大大提高了当地土地流转价格,帮助村民提高收入。

  截至目前,新疆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1065.8万亩,其中151.3万亩流转入家庭农场,占流转总面积的14.2%。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分散的农户和瞬息万变的市场联系起来,将各种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和特色企业集聚,已成为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载体,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奠定了基础。

  产业融合拓宽发展空间

  家庭农场的发展优势在于经营制度的灵活,最直接体现在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增收空间。

  今年春节期间,到和硕县曲惠镇老城村李仁振家庭农场观光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农场在春节假期接待近3000名游客,这让农场负责人李仁振看到了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

  “旅游采摘已成为农场经营的重要依托,其收入已超过了设施农业本身。”李仁振说,如今,家庭农场已形成集大棚种植、特禽养殖以及林果采摘于一体的多元经营模式,融合发展不仅带来了更好的效益,也进一步让农场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我们将结合旅游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合理制定种植计划,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李仁振介绍,今年,家庭农场计划为游客提供更好的采摘服务,稳步提升有机蔬菜、鲜食水果、特色瓜果种植管理水平,争取实现四季采摘,进一步挖掘融合发展的带动效益。

  将家庭农场打造成开心农场的还有阿克苏市盛世桃源家庭农场。该农场以种植林果为依托,将家庭农场打造成以美丽庭院和果园为主的观光休闲场所。

  “融合发展为家庭农场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盛世桃源家庭农场负责人谭蜀疆说,近年来,农场在不断优化种养结构的同时,积极探索融合发展方式,游客不仅可以在农场采摘购买各类农产品,还可在园内休闲区烧烤或野炊,农场提供保障服务。农场专门设立休闲区,设有秋千、羽毛球场、桌球场等,并搭建圈舍养殖家禽,方便游客观赏或进行亲子教育活动。

  “果树林立的家庭农场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优势资源。”谭蜀疆说,今年,家庭农场将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将家庭农场打造成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精品农庄,不断探索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上下联动培育特色产业

  家庭农场发展的精妙之处往往在于以较小的体量撬动较大的产能。

  拥有60亩种植基地的新源县高峡农场,虽然土地面积并不算大,但在当地发展树莓产业的过程中,已逐步成长为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龙头。

  “目前,我们带动坎苏镇和那拉提镇500余户农民开展树莓庭院种植,取得了很好效益。”高峡农场负责人张高峡介绍,农户利用庭院空闲土地从事树莓种植,亩均收益达3000元以上。

  为了做大做强树莓产业,高峡农场近年来除了做好自身种植,还组建了合作社和加工企业,引进树莓加工生产线,提高产业附加值。

  “去年销售了3万瓶树莓罐头、1万余瓶果酱,产值超过100万元。”张高峡说,近年来得益于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产业模式的日趋健全,家庭农场经营的树莓产值增加了近10倍。

  过去带着农民一起种树莓,如今带领农民参与到产业发展中,享受产业链延伸带来的红利,高峡农场与树莓产业共同成长,实现了农户与经营主体的双赢。

  “我们将利用好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充分发挥家庭农场优势,进一步提高树莓产业发展质量。”张高峡说,今年,农场将以生产有机鲜食树莓为主,打造高端精品农业,继续深耕市场,让树莓产业惠及更多农户。

  得益于产业的发展,李仁振家庭农场的带动能力也在不断增强。“采摘游客越来越多,对农场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形成了更多的用工需求。”李仁振说,目前,家庭农场除长期务工人员外,还吸纳周边近300人参与农场的季节性管理工作,人均月工资达到3500元左右,成为村民务工就业的热门地。下一步该农场将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农户享受产业发展红利。

  既保留了家庭经营的内核,发挥家庭经营的独特优势,又克服了承包农户抗风险能力弱、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等缺点,一座座精致的家庭农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推进新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点评经纬

  支持家庭农场长期健康发展

  刘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

  家庭农场通常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自治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当前,新疆家庭承包耕地流转已呈现出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农户与农户之间分散流转为辅的多元化发展特点。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分散的农户和瞬息万变的市场联结起来,将各种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和特色企业集聚,已成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有效载体。

  从近几年的发展实践来看,家庭农场保留了农户家庭经营的内核,坚持了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兼具小农经济和集约经营双重优势,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两者的缺陷,是一种符合当前农业生产特点,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诚然,新疆家庭农场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很多挑战。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家庭农场发展指导服务机制,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家庭农场长期稳定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家庭农场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

  应当坚持家庭农场种养规模与家庭成员劳动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相适应,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规模经营标准,引导本地区家庭农场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取得最佳规模效益。加强登记注册指导服务,完善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管理制度,依托乡村振兴示范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打造一批精品、样板家庭农场,通过宣传推介、示范带动,推动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整体提升家庭农场发展水平。

[责任编辑: 迪木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