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序琴: 守护职工群众健康是我一生的荣耀

2021年04月01日 11:58   来源:兵团日报

  1955年,朱序琴(右)与战友合影。 朱序琴 提供

  朱序琴年轻时的照片。朱序琴 提供

  ●朱序琴 口述 兵团日报记者 李媛媛 整理

  回首过去,在兵团,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守护职工群众健康,是我一生的荣耀。

  我叫朱序琴,1937年12月出生在山东肥城的一个小村庄,今年84岁。

  记得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特别苦,父亲身有残疾,弟弟年纪尚小,我们家常常吃了这顿没下顿。为补贴家用,我的母亲凭借着自己摊煎饼的好手艺,找了一份可以维持生计的活。我常常帮助母亲推磨子,拾柴火……

  1952年年初,新疆军区到山东肥城招兵,15岁的我报了名,我要到军营里学习更多知识,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952年6月1日,是我从家乡出发的日子。那天村里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学校为入伍的学生举行了欢送仪式,并给每位入伍当兵的学生佩戴了大红花。

  从山东肥城到泰山再到甘肃兰州,一路坐汽车、乘火车……经过1个多月的颠簸之后,我终于到了新疆焉耆。到达后的第一天,我在招待所安顿下来,等待组织分配。后来,我和20位姑娘被分配到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二十七师医院。

  在医院,我首先学习了内科护理知识。第二年,由于表现突出,我被选入护士训练班。当时,虽然在护士训练班里我年龄最小,但是我热爱学习,喜欢钻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后来,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一直努力完成组织交给我的各项任务,踏踏实实地做好医疗护理工作。

  从1957年开始,我带着一床被褥、一个脸盆、一个包等家当,走遍了天山南北。那时候修建铁路,急缺医务人员,学习过战场救护知识的我,经常被派出去随队工作。在工作中,我常常身兼数职:药剂师、护士、医生……哪里需要就到那里去,往往一个任务完成了,再接着下一个任务。就这样,我跟着施工队伍走南闯北,参加过兰新铁路、南疆铁路等多个铁路段的医务护理工作。

  1958年的一天,我所在的兵团水工二团参加修建达坂城隧道时,遭遇连续刮了3天大风,帐篷营房被大风刮没了顶盖,汽车车窗玻璃被大风刮起的石头击碎,施工机械被大风刮倒……年轻的姑娘们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被吓哭了。“风灾中有人受伤,我作为医护队员,必须尽最大努力救治伤员!”我当时说。

  1959年,我与当时同在工二师十二团组织股工作的同事陈桂发相识。那时的他踏实肯干,喜欢写作,同事们都称他为“笔杆子”。1960年11月9日,我俩结婚了,当天没有举行婚礼仪式。

  婚后的生活依旧很简单,经常吃一块巴掌大的苞谷面发糕,喝一碗菜汤,就是一顿饭。

  1966年,工二师十二团来了很多支边青年,我主动给他们传授医务知识,帮助他们做好医疗护理工作。

  由于我临床经验丰富,擅长看疑难杂病和妇科病,所以,大部分支边青年生的第一胎都是我接生的,从未出现过一起医疗事故。

  从二十二兵团二十七师医院,到之后的兵团水工二团,工二师十二团等,我所在的医护队伍驻扎地点转移过很多次。大家住的不是帐篷,就是干打垒土房子和地窝子,还经常受到暴风雪和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袭扰。

  1974年,在南疆修建阿拉沟铁路时,由于当时地下水位高,不能挖地窝子住,只能住干打垒土房子。阿拉沟沿线条件恶劣,山沟里一年四季都很冷,夏天最热的时候都要穿毛衣毛裤。

  直到1980年,阿拉沟铁路修建完毕,我才被调到乌鲁木齐市工作。

  1993年,我退休了,左邻右舍常常找我看病,我便热心传授健身治病的方法。久而久之,我成了街坊邻居心目中的“老医生”。

  如今,我来到兵团已经 69年了。这么多年,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关心,虽然我已经退休多年,但依然心系医务工作。

  我想说,能为大家守护健康,带来幸福,我很知足。

[责任编辑: 姜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