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08日 23:45 来源:天山网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居民 佐热古丽·沙依木
棉花,洁白又柔软,温暖且坚韧。在我从小的记忆中,它是养活我们全家,帮助父母脱贫致富的农作物。但是近期H&M居然说新疆存在“强迫劳动”,还抵制新疆棉花,这让我觉得太可笑了。
我出生于新疆库尔勒市,从小在棉花地里长大,看着父母在草长莺飞的三月定苗,艳阳高照的五月除草,烈日当空的七月打尖,秋高气爽的十月收获。
丰收季里,雪白的棉花大朵大朵盛开,鼓鼓囊囊地塞满整个棉桃,争先恐后地向外绽放,一茬又一茬,需要足足摘满三遍才算结束。每到这时,农场便涌入了大量的外乡人,这些人大多来自河南、四川,有父母在家乡的兄弟姐妹、同乡亲友,也有其他闻讯赶来的拾花工,大家都是赶着秋收,采摘棉花,赚钱过年。父母也会提前准备好几间空房迎接拾花工的到来。
为了赶在日头毒辣前多摘点花,天还蒙蒙亮时父亲就开着拖拉机载着一车工人下地干活。采摘的棉花堆积到半米高时,可以坐在袋子上摘花,既能减轻身体负担,还可以压实棉花,留出更多的储藏空间。午饭后,大家找个干净阴凉的角落,靠在自己采摘的棉花上闭目养神,蓬松而轻盈的棉花是这片土地上最柔软的存在,带着打工人进入短暂的梦乡。
天色渐晚,经过一天劳动,大家喜气洋洋地装车回家,洗漱、吃饭往后延迟,都急着把棉花过过称。院子里灯火通明,妈妈站在秤前一边计算一边记账,大家计算着自己的工钱,收获着劳动的喜悦。
上大学后,我发现家里的棉地开始了大规模机械化种植,农场的秋天已经没有大批拾花工拾花的盛况,轰隆隆的机器声和孤零零的采棉机成了秋天最具代表的景象。
我父母靠棉田致富,拾花工靠勤劳的双手编织美好的未来,大规模的机械化减轻了我们的劳动,使我们的生活品质更高。这哪里有“强迫劳动”?无论闭目塞听的人如何愚蠢,无论无良商人如何编造谎言,在我的记忆深处,新疆的棉花永远洁白又柔软,温暖且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