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新疆|从穷乡僻壤到“人悦其行、物优其流” 在通往幸福的高速路上跑出“加速度”

2021年04月16日 22:16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拍热扎提·阿不都 热依达

  4月12日上午8时,皮山县藏桂乡永安新村村民麦合木提江·麦麦提敏和妻子一起吃过早饭,就出门来到皮山县食用菌产业园上班,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麦合木提江是冷链运输车的司机,为了将公司生产的小菌菇送往疆内市场,他常年往返于吐和高速(G3012)。他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一条条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把天山南北紧紧连接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南疆发展的动力强了,旅游人气旺了;群众的生活节奏快了,眼界宽了,“钱袋子”鼓了……

  4月7日至15日,“沿着高速看新疆”石榴云/新疆日报全媒体报道团队,驱车行驶在吐和高速(G3012)克州至和田段,聚焦沿线阿图什市生态造林基地、喀什古城、泽普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叶城县阿克塔什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等。每到一处,呈现在眼前的一幕幕深层次变化总能令人感到欣喜。

  交通建设铺的是路,连的是心,通的是财富。如今,随着“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交通网”越织越密,条条高速公路使南疆大地焕发了青春和活力,百姓的“幸福路”越走越畅。

吐和高速公路从泽普县城郊穿过(4月11日无人机拍摄)。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周鹏摄

  后发先至 铺就群众致富路

  春天里,施工忙。4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叶尔羌河特大桥建设项目现场。在那里,叶尔羌河特大桥正在进行盖梁施工。

  “特大桥全线贯通后,叶尔羌河两岸居民往来不必再多绕70多公里路,出行很方便。”项目施工单位指挥长张志国说。

  叶尔羌河特大桥项目正是南疆高速公路贯通沙海、铺向绿洲的一个缩影。

  吐和高速起点在吐鲁番,经库尔勒、阿克苏、阿图什、喀什等地到达终点和田,全长1900多公里,是新疆最长的高速公路,也是新疆唯一一条贯穿六个地州市的高速公路。

  2019年8月,随着和田地区连接外界的首条高速公路——喀什(疏勒)至叶城至墨玉段高速公路的通车,吐和高速完成全线建设,和田地区正式并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喀什、和田两个南疆重要城市间实现了高速公路互通,8小时的路程缩短到4个小时,沿线百姓出门办事“当日返家”的愿望终成现实。

  从大漠黄沙到通衢大道,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拉近了距离,缩短了时间,更重要的是帮助当地群众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拓展了发展空间。

  走进泽普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长寿民俗文化村,食家庄农家乐主人帕夏古丽·赛买提正忙着给客人端上刚出锅的大盘鸡。从经营裁缝店到回村开农家乐,帕夏古丽的转变离不开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和飞来驰去的车流。用她的话说,车流让泽普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火”了,带给她每年15万元左右的营业收入。

  在南疆,因高速而过上幸福生活的群众还有很多很多。村民们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今天浇灌的农副产品,明天就能端上远方的市民餐桌;美丽的山水不再“藏在深闺人未识”,昔日的穷乡僻壤成了游人镜头里的美丽风景……交通的发展,吸引车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文化流滚滚而来,为南疆发展注入了养分和活力。

  “沿着高速看新疆”石榴云直播小组在莎车馕产业园的直播现场,主播李红燕(右一)与主播阿尔曼·热扎克(右二)正在做直播开场。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聂宁摄

  弯道超车 产业搭上顺风车

  如今,畜牧养殖、纺织服装、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电子科技……一个个产业从无到有,从大到强,南疆单一的产业发展路径被打破,迈向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

  走进莎车县馕产业园,309个各类馕坑整齐排列。这里不仅日均可以生产30余万个馕,还把馕产业的发展与技能培训、扶贫就业、旅游观光、电商物流结合起来。游客可以通过实物展示了解打馕全过程,也可以喝茶品馕。

  “看着我们生产的馕,运到各地,我很自豪。”莎车县馕产业园馕加工车间员工萨迪克·阿卜杜热伊木说,“我现在每个月收入2400多元,加上养殖业的收入,生活越来越好。我相信通过努力,收入还会增加,这就是馕产业园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在南疆,各具特色的馕文化产业园还有很多。以喀什地区为例,有馕、烘焙等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社等227家(其中加工企业44家),日产馕超425万个,年产值25亿元,可吸纳就业逾2万人。随着馕产业的蓬勃兴起,喀什地区计划到2022年力争实现馕产业带动5万人就业,年产值达到50亿元。

  路通,则百业兴。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大动脉”越顺畅,县域经济的“微循环”就会更畅通、更有序,经济社会发展自然会迸发出更多活力。

  “我们把羊粪制成有机肥,用于叶面作物和特殊果木的种植。”“在当地设立了1500多家羊肉保价直营销售点,直接解决就业1200多人。”……4月14日,在墨玉县万丰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一份份骄人的成绩让记者为之赞叹。

  “路通‘血脉’畅,产业才有奔头,百姓才能增收。”万丰畜牧发展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黄虎说,“我们已建成年屠宰300万只肉羊的屠宰加工厂、年产10万吨有机肥加工厂、100万吨饲草料储备交易中心、拥有9个良种扩繁养殖场,存栏多胎羊10万多只,打造了一条集繁育、养殖、屠宰、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接下来,我们将加快转型步伐,努力推动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老产业加快升级,新产业加快孕育。如今,依托条条高速公里,南疆大地“口袋底”加速破局,核心区持续发力,开启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快马加鞭 幸福生活迎面来

  一条条平坦的硬化道路直通农家,一座座连片的安居房整齐排列,一片片特色蔬菜大棚绿意盎然,一个个富民产业落地生根,一张张朴实笑脸竞相绽放。龙头企业、乡村车间机器轰鸣,产销两旺……沿着吐和高速疾驰在南疆大地,目之所及,皆是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幸福图景。

俯瞰叶城县阿克塔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4月12日无人机拍摄)。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周鹏摄

  4月12日,在叶城县阿克塔什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设施农业基地的大棚里,三角梅、长春花、百合花争奇斗艳。20岁的阿依吐尔逊·阿布都热西提正打理花架,稚嫩的脸上流露出灿烂的笑容。

  曾是镇上鞋厂翻译的她,去年8月拥有了第一个花棚。如今,棚里种着200多种鲜花。“这些鲜花,一部分是从叶城县、乌鲁木齐的花卉批发市场和网上买的,另一部分是跟着母亲学,自己种的。现在靠着卖花有时候一天能挣3000元左右,最高的一次卖了7000元。”阿依吐尔逊一脸自豪。

  在阿依吐尔逊看来,月入万元离不开交通带来的便捷。“我家曾住在柯克亚乡,那里海拔高,交通闭塞。搬迁后,这里离高速才20多公里,进货、发货都很方便。为方便进货,我已经考驾照了,拿上驾照就买车。”阿依吐尔逊说。

  许多像阿依吐尔逊一样过去出行都困难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把“挣上钱就买辆小汽车”作为自己的奋斗新目标。

  “婚房已经装修好、驾照科目一已经考完……”4月14日,新疆美比特集团有限公司调理二部车间主管麦麦提阿卜杜拉·艾山高兴地说。2020年,23岁的麦麦提阿卜杜拉成为该公司员工。从一般工人到小组长再到车间主管,月收入5000元,还在公司找到了女朋友,这一切都让他幸福感满满。

  “爸妈常说,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他们年轻时可望而不可及的。交通方便了,经济发展了,家乡也成了‘香饽饽’,引来很多企业,为我们提供了工作岗位。”麦麦提阿卜杜拉说,如今,口袋里钱多了,生活质量高了。

  从曾经的“买料制衣,缝缝补补”,到如今“样式多样,新衣不断”;从曾经的“粗茶淡饭,吃饱是福”,到如今“营养均衡,粗细搭配”;从曾经的“朴素大方,安逸蜗居”,到如今“智能家居,幸福港湾”;从曾经的“人难于行,货难于运”,到如今“高速公路,方便快捷”……在通往幸福的高速公路上,南疆的变化无处不在,幸福如花绽放。

[责任编辑: 崔导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