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0日 09:29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长官,我要上战场,我要抗日!”
“李少爷,再等等,再等等。”
舞台上赵丹扮演的李少爷浓眉大眼、精神振奋,与留着八字胡、消极抵抗的国民党官员形成对比,讽刺了不愿意为抗战出力的人。这是赵丹在迪化(今乌鲁木齐)演出话剧《抗战》时的一幕。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将话剧艺术带入新疆,利用话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抗日进步思想宣传,鼓励新疆各族民众团结一心、支援抗战。
早在1938年5月,从延安来的共产党员就在“新兵营”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警号》等宣传抗战的话剧。为了开展革命宣传,共产党员林基路、李云扬、朱旦华等人分别在大中学校组织师生排练话剧。同年11月,在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领导下,迪化市学生联合会举办了一次戏剧比赛,《新疆日报》为比赛连续出版特刊。当时正在重庆的赵丹在一次报刊展览上看到了这份报纸,他没有想到来年自己会去新疆。
1939年8月,年仅24岁的赵丹与妻子叶露茜、共产党员徐韬及王为一等艺术家来到新疆,推动新疆的话剧艺术达到空前高潮。
赵丹应邀来到新疆时正值“九一八事变”8周年之际。他主演的话剧《战斗》在重庆演出时曾引起轰动,而在迪化,除了赵丹一行出演外,共产党员于村、白大方和新疆学院的许多人也参加了演出。
1939年,由赵丹导演并主演的抗战话剧《战斗》在迪化上演,轰动全城。姜浩林绘
经过三个星期紧张的排练,这部剧上演了。舞台上,演员们真情投入把保家卫国、抵抗侵略的决心展现得淋漓尽致。舞台下,观众们受到了内心震撼,跟着呼喊口号。
这部剧轰动全城、场场爆满,连续上演半个月,有铁杆戏迷从第一场连着看到最后一场。茅盾撰文在《新疆日报》力荐该剧,《新疆日报》发表社论称,新疆的话剧走上新台阶,对新疆文化发展是一大助力。
“阿丹,好好在这里展示你的才华。”茅盾这样鼓励赵丹。他们在戏剧事业方面互相支持。此前,茅盾在新疆学院组织学生成立“戏剧研究会”,创作报告剧《新新疆进行曲》,培养了一批话剧创作和演出人才。
成立于1938年11月的新疆文化协会实验剧团是新疆第一个专业剧团,共产党员徐韬、于村、白大方参与了剧团的领导工作。剧团首次招收20名学员,开设了社会科学、现代文学等新文化内容的课程,茅盾等人亲自授课。在5个月学习之后,这20名学员如同种子撒向天山南北。
与此同时,新疆群众性业余话剧团体林立。《抗战》被翻译成维吾尔语上演,每次演出都有观众情不自禁摘下身上的金戒指、金耳环,要为抗战出一份力。
抗日战争时期,话剧作为新疆新文化运动发展的组成部分,为各族民众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为哺育一代革命青年成长、促进新疆人民政治觉醒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成越越
设计/剪辑 海若微
配音 董瀚文
(自治区党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