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新疆】帕米尔高原:“鹰”姿飒爽 ,舞步飞扬

2021年05月07日 10:45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塔吉克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则分布在该县以东的莎车、叶城、泽普等县。塔吉克族视鹰为强者、英雄,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鹰的民歌和传说,甚至连舞蹈的起源都与鹰的习性、动态联系在一起,于是形成了"鹰舞"。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塔吉克族鹰舞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帕米尔高原上的靓丽风景线

  塔吉克族群众以鹰作为崇拜,在塔什库尔干县大街中心,竖着一座十几米高的纪念塔,塔的顶端有一只铜铸雄鹰。这只重一吨多的雄鹰,朝东,在塔顶上展翅飞翔,象征着塔吉克族群众迎着太阳飞向锦绣前程。之所以把鹰竖在高塔上,是因为雄鹰自由、勇敢,是他们千百年来的精神力量之源,在平均海拔超过四千米的帕米尔高原上,如果没有雄鹰般的坚韧和勇气,如何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历史交错中生存下来?正因如此,塔吉克群众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追求。

  鹰舞由舞蹈和鹰笛的曲调两部分组成, 肢体语言模仿雄鹰的动作,时而振翅直上,时而展翅回旋,时而收翅降落。鹰笛的曲调也久经民间流传而来。通过舞蹈动作和不同的鹰笛曲调,反映了塔吉克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传说鹰舞源自一位牧羊老人,名叫多斯提克。他在放牧时,非常羡慕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鹰,对鹰俯冲时发出"咻--"的声音感到奇异。一次他偶然拾到鹰的翅骨,将它做成鹰笛后吹出了美妙的声音。于是他展开双臂,像鹰一样盘旋起舞,舞蹈便逐渐传播开来。

  鹰笛非常珍贵且稀有,因其由鹰的翅骨做成,吹出的声音格外悦耳动听。传统的鹰笛也都成双成对,只有同一只鹰翅膀上取下的翅骨,做出的鹰笛才能一起演奏。

  鹰舞表演形式自由,一般以二人一组对舞为主,也可两三组或多组同时进行。舞步以独特的“顿错步”和“跟跺步”为主,即兴变化。或交叉进行,或踏步后退,或原地旋转,与身体的姿态相配合。男子舞蹈多取半蹲姿态,整体造型显示出一种粗犷遒劲、沉稳厚重的阳刚雄风。女子舞蹈则线条流畅,柔和舒展,轻盈自如,与男子舞蹈有着较明显的区别。

  鹰舞为塔吉克族的群众自娱性舞蹈,场地不受限制,室内室外、何时何地均可起舞。

  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保护、抢救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买热木汗·阿地力和库尔班·托合塔西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塔吉克族鹰舞代表性传承人每年政府都会给予他们生活津贴。

图片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文化局领导慰问塔吉克族鹰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买热木汗·阿地力。

图片为塔吉克族鹰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库尔班·托合塔西抢救性记录工作现场。

  库尔班·托合塔西积极培养年轻一代的塔吉克族鹰舞表演者,目前有学鹰舞的徒弟十多名。

  2017年3月底,新疆艺术研究所组成15人抢救性保护工作团队来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鹰舞传承人库尔班·托合塔西的家乡瓦恰乡及传承地,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操作指南》为标准,集中采录、拍摄了《塔吉克族鹰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库尔班·托和塔西抢救性纪录文献片,很大程度上对塔吉克族鹰舞进行了保护。

  (文/ 加尔肯古丽·吐尔逊整理)

[责任编辑: 傲优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