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新疆|熊舞、鸡舞、做饭舞,模拟舞蹈在民间

2021年05月08日 12:43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哈萨克族阿尤毕(熊舞)↑(来源:央视网)

  新疆是歌舞之乡,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有不少模拟劳动场景及动物的民间舞蹈流传至今。这些模拟舞蹈惟妙惟肖,风趣幽默,很受人们喜爱。比如,象征勇敢的骏马舞、雄鹰舞、狮子舞,寄托纯洁爱情和吉祥的天鹅舞,体现欢快幽默的鸭子舞、公鸡舞等。这些有趣的舞蹈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充满欢乐。

  目前,新疆有几种模拟舞被列入了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分别是,哈密动物模拟舞(鸡、马、骆驼舞),尉犁县罗布淖尔维吾尔族做饭舞、狮子舞,以及哈萨克族动物模拟舞阿尤毕(熊舞)。

  阿尤毕,演绎熊出没的故事

  动物模拟舞是新疆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活跃在民间。哈萨克族舞蹈“阿尤毕”就是其中一种。

  “阿尤毕”意为“熊舞”,它是通过模仿熊的特征创作出的舞蹈,动作力求表现出熊的警觉、笨拙,以及捕获猎物后的击掌、吼叫等习性。主要流传于阿勒泰地区、托里县、巴里坤县等哈萨克族群众聚居地区。

  躺在地上的身躯慢慢舒展,抬起头,睁开眼,仰天看太阳,探头观望四方,犹如冬眠之熊醒来;伸个懒腰,张开五指,移颈、耸肩、翻腕、抖臂,目光聚焦远方……这段文字“画面感十足”,描述出了“熊舞”的精华。每逢节庆或旅游旺季,“熊舞”就成了巴里坤民间艺人的保留节目。让“熊舞”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和保护。

  以前哈萨克族牧民在狩猎过程中,常常在熊出没的地方长时间仔细观察熊的各种习性特征,积累了丰富的狩猎经验。为了欢庆捕猎的胜利,猎手们模仿着熊的各种动作,把狩猎的情景编成了熊舞,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如今,牧民们早已不再狩猎,这种舞蹈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聚会时的经典节目。

  熊舞主要动作有摆臂、耸肩、扭腰、伸缩颈部等,力图表现出熊的憨态可掬。还有表演者为了逼真的效果,用白色小木棍将双眼和嘴角撑着,仿佛是真的熊在瞪眼、龇牙。

  巴里坤县海子沿乡的扎铁力拜·阿里曼跳的熊舞属于家族式传承,到他这一代,已是第七代了。扎铁力拜小时候就常看爷爷在各种欢庆的聚会上跳熊舞,爷爷通常披着一件大皮衣假扮棕熊,跳起熊舞,还常常做出熊的鬼脸,惹得孩子们一阵阵开心尖叫。

  鸡舞,跳出惩恶扬善、团结拼博

  哈密另一种闻名的动物模拟舞——鸡舞,动作有趣,诙谐洒脱,非常富有感染力。

  天蓝草绿、树茂果甜的时候,哈密的人们聚在草地上、果园里弹琴、唱歌、跳舞。鸡舞开始,一女性饰母鸡,一男性饰公鸡,舞蹈开始后,公鸡扇起翅膀跑到母鸡前,殷勤地摇翅啼鸣,显示自己的英俊霸气,同时眉目传情,母鸡则似理非理或不屑一顾,只是做护住小鸡、给小鸡喂食等动作。公鸡母鸡相互逗引,妙趣横生。

  此时的歌舞节奏也是铿锵有力,鼓声密集,无论表演者还是欣赏者,在欢笑中将生活的阴郁一扫而光。

  鸡舞的主要动作有:啼鸡展翅、单抖翅、双抖翅、收翅、抖胸、刨食觅食、母鸡喂小鸡、公鸡邀母鸡喂食、啄土、摆冠等。该舞中有时还有老鹰和小鸡等角色。老鹰的动作有:翱翔、抓、叼、扑、掀、闪、窥视、同公鸡斗爪斗翅、失败逃跑等。

  追溯哈密鸡舞,在《宋书·乐至》中就有当时居住在今库车一带的著名音乐家白民达所创“斗鸡子”等乐曲,在内地流传的记载,这首乐曲可能是哈密鸡舞的原曲。伊州乐舞中的“鸡舞”过去为面具舞,今天表演时已经不戴面具了。鸡舞在哈密木卡姆中,可以和木卡姆一起进行,也可以单独进行。

  鸡舞体现了哈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丰富的想象力。在鸡舞中,将公鸡、母鸡一起护食、护小鸡从而与老鹰殊死斗争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象征了哈密劳动人民惩恶扬善、团结拼博的精神。

  如今,哈密当地每逢旅游庆典活动等场合,均有动物模拟舞的表演,为游客带来了欢乐,也让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

  哈密民间很多老人都会跳动物模拟舞,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一些中青年人也积极学习起来。伊州区居民买买提·赛买提就是一个,他跟老艺人学会了鸡舞,后来在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做公益演员,专门表演鸡舞。每到重要活动总少不了他的表演。鸡舞全程演完一般需8分钟,动作幅度大,耗费体力,身着厚厚羽毛样式表演服的他常被汗水浸透,但仍乐此不疲。

  鸡舞的魅力还吸引了其他地方的人们来学习。2020年春节,在重庆做音乐剧老师的周振宇专程到哈密,跟民间舞艺人热孜万古丽学习传统鸡舞。

  做饭舞、狮子舞,罗布人欢迎客人的仪式

  啥?做饭还有专门的舞蹈?没错!在尉犁县一带,罗布淖尔的民间歌舞中,就有一种和做饭融为一体的做饭舞。灵动活泼的做饭舞,是源自罗布人日常做饭的场景,从洗菜、切菜,到端菜上桌的场景,将罗布人款待客人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罗布人招待外来的客人,喜欢在做饭时快乐地哼着曲调边舞边做饭,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做饭舞。做饭舞属生活风俗类舞蹈,一般是在聚会、娱乐、游戏时的助兴表演。它完整地表现了罗布人款待客人的全过程。

  跳舞时,采用维吾尔族滑步舞的步伐,双脚脚跟、脚尖平行移动,模仿的是妇女做拉面的全过程,包括梳妆、洗手、和面、切面脐子、拉面、盛饭给客人等。现在的做饭舞没有固定的表演人数,没有时间限制,没有服装要求。跳舞时用艾捷克和小皮鼓,有时候也用都塔尔代替艾捷克为舞蹈伴奏。舞蹈曲调有三次变化,节奏不变,当地人也称“小步拉面舞”。

  罗布人另一种模拟舞蹈“狮子舞”,堪称中国西部少数民族仿兽舞蹈中的瑰宝。它有专门的道具,由一人披挂髥须和带铜饰的狮子外衣。舞蹈者踏着纳格拉鼓的节奏手舞足蹈,既有仿雄狮威风凛凛的手、眼、身、法、步,又有扑、抓、腾、挪、跃等捕食形态。表演者在表演狮子舞时面部表情十分丰富,诙谐幽默。该舞蹈无论表现形式还是艺术风格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狮子舞和做饭舞在尉犁县的乡村广泛流传,尤其在罗布人村寨景区,游客能经常看到当地人表演这两种舞蹈。它们是罗布人欢迎远方客人的特殊仪式。

  (来源综合:哈密发布、哈密零距离、巴里坤县零距离、尉犁零距离、丝路民俗记忆)

[责任编辑: 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