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09日 09:54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新疆日报》。资料图片
《新疆日报》。资料图片
《新疆日报》。资料图片
国家税务总局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税务局党员干部来到新疆日报报史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摄于4月14日)。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汤永 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隋云雁
乌鲁木齐红山脚下,西大桥畔,一座黄墙红顶、灰框绿窗的二层小楼静静矗立。这座建于1952年的老建筑,便是今天的新疆日报报史馆,这里记录了《新疆日报》的红色基因和光荣传承。
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抗日烽火中打下红色烙印,伴随新疆和平解放开启新征程。与共和国风雨同行,与党和人民心心相印……走进报史馆,宛如走进时光机器,我们一起追溯抗日战争时期《新疆日报》浓墨重彩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人来到新疆日报社
4月22日下午,新疆新华印刷厂组织党员来到新疆日报报史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今年以来,差不多每天都有来访的参观团,有时一天接待好几场。”新疆日报社资料中心馆员、报史馆讲解员黄鹂说。
“中国共产党人办《新疆日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8年。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的救亡图存中为《新疆日报》种下了红色基因,并代代传承至今。”参观活动在黄鹂娓娓道来的讲解声中展开。
在“红色基因一脉相承”展区,新疆新华印刷厂业务主管张新来一边聆听一边用手机拍摄。“《新疆日报》从抗日战争开始就有这么多光彩照人的红色事迹,我想把史料带回去仔细研究。”他说。
《新疆日报》前身为1915年10月开始发行的《新疆公报》。1935年12月3日,第一张《新疆日报》出版发行,是当时新疆边防督办公署和新疆省政府的机关报。
抗日战争时期,来新疆日报社工作的中国共产党人共有9人。1938年,汪小川(化名汪哮春)从迪化(今乌鲁木齐)“新兵营”调任新疆日报社副社长,李宗林(化名李啸平)被任命为新疆日报社编辑长。当时报社社长由联共党员赵实(化名王宝乾)担任,报纸的宣传工作主要由汪哮春和李啸平负责。
“改变报纸的编辑方向、改进报纸的内容编排,使之为抗日战争大造舆论,这是当年在报社工作的全体党员的根本任务。”汪小川在回忆录《抗日战争初期在新疆日报社》中写道。
1939年秋,周恩来去苏联治病经迪化时,曾对汪小川提出“一定要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政策,一定要团结各族人民,团结一切进步力量,坚持抗日战争到最后胜利,要把报纸当作我们党在新疆地区的一个新闻阵地”。
当时报纸的各个版面除新疆新闻版外,全由中国共产党人主持。整个新疆日报社的报务和社务几乎全部掌握在中共党员手中,因而能够较好地按照党的宣传意图办报,《新疆日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话语体系开始建立。
黄鹂介绍,中共党员在新疆日报社工作时,按照组织要求,不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他们扎根于群众之中,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把各民族职工特别是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和技术骨干团结在自己周围,共同办好《新疆日报》,为宣传“六大政策”、宣传抗日救国、建设新疆、巩固后方支援前线大造舆论。
宣传抗日救国的舆论阵地
中共党员进入新疆日报社后,一版国内新闻版的最大改变莫过于有关前线抗战报道内容的增加。这一时期,《新疆日报》头版每日集中且特别突出报道了抗战期间前线的战事消息。报纸还发表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社论和短评,以及对当时国内抗战局势的全面细致分析等相关报道。
“报纸先后刊登中共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和文章,阐述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这是1938年11月10日二版刊发的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坚定‘中国必胜’的信心,全文连续刊发14天,之后集结出版单行本,共8000册。”黄鹂在版面展板前一一介绍。
珍贵历史版面,定格了《新疆日报》在抗战时期的高光时刻。
1941年1月,《新疆日报》发表了延安新华社播发的皖南事变经过等稿件,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倒行逆施的反革命罪行,激起广大群众的抗议怒潮。当年7月1日,《新疆日报》用整版内容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周年,并刊发了毛泽东和朱德的照片。
为了支援抗日战争,《新疆日报》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大力号召下,为抗日前线募捐金银、募捐寒衣、募捐防毒面具,写慰劳前线将士信等运动在新疆各社会团体的带领下纷纷兴起,拯救国家危亡的使命渗透在每一位普通百姓的血液里。
“关于募捐的稿件数量十分庞大,1938年至1939年间几乎每期报纸都有。报纸还开辟了‘红匾’栏目,专门用来公布捐款人士的姓名。”黄鹂说。
黄鹂介绍,当时《新疆日报》发行量有2万份左右,其中1.5万份为疆内订阅,其余为国际和内地订阅。“一张报纸人们争相传看,为大家诵读报纸成为一种风尚。”她说。
从1938年到1942年盛世才公开投靠国民党反动派之前的4年多时间里,《新疆日报》号召各民族团结一致抵抗外侮,在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走在国内前列,在现实中引领新疆各族人民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这个时期的《新疆日报》,始终洋溢着革命气氛,营造了强烈的爱国氛围,为各族群众所喜爱,当时是被读者称为“《新华日报》姊妹版”的进步报纸。
传播马克思主义和进步文化
抗战时期的《新疆日报》虽然处在复杂的环境中,但是在中共党员的主持下,宣传马列主义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报纸不仅转载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的讲话和文章,还发表在新疆工作的中共党员,如毛泽民、张子意、朱旦华、林基路等同志的文章。从内地来的知名学者、进步人士茅盾、杜重远、赵丹等也为报纸写过稿。
当时在新疆工作的中共领导人邓发、陈潭秋,对报纸宣传工作非常重视,很多重要文章、社论、消息都经他们审阅或修改。
为了向读者宣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新疆日报》从1939年2月开始,连载共产党人、报社国内版编辑王谟(署名谟行)的长篇哲学著作《认识现实与改造现实》。5月17日,又发表了王谟(署名谟)的“新哲学讲话”《理想与现实》。当时许多人把这些文章从报纸上剪下来,作为学习资料保存。
1942年1月,报纸连载了哲学著作《什么是马列哲学》。事实上,从1940年1月开始,报纸就开辟“读者信箱”“小知识”“小常识”“小字典”等栏目,刊登一些名词解释,如“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布尔乔亚(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
当时曾在新疆日报社工作过的赵新亚在回忆录《回忆抗战时期中共党员主编〈新疆日报〉》中说:“那时的《新疆日报》深受新疆人民和内地人士欢迎。由于各地文化促进会协助发行,《新疆日报》已发行到边远地区的农村和牧场。有些学校由于课本缺乏,还用报纸做教材。”
传承革命精神,走过风雨征程。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2月6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疆日报》(汉文)创刊,成为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的机关报,从此,《新疆日报》的新闻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揭开了新的一页。维吾尔文、哈萨克文、蒙古文《新疆日报》也先后出版,成为全国唯一一张以四个文种出版的报纸并一直延续至今。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后,《新疆日报》一直是自治区党委的机关报。
七十余载红色传承,《新疆日报》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勇立时代潮头,勇担历史使命,为党和人民发声,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呐喊,把天山南北各族儿女团结奋进的华彩篇章镌刻进历史的丰碑。
如今,新疆日报社已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进程中成立了新疆报业传媒集团,整合报、刊、网、端、微等40多个平台渠道,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党的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新闻事业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