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奔小康】额河第一村变身旅游村

2021年05月11日 08:50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夜幕下的塔拉特村。 通讯员娜孜古丽·拉孜旦提供

塔拉特村外景。 通讯员娜孜古丽·拉孜旦提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任江

  5月的富蕴县可可托海镇塔拉特村,树木吐绿、山花绽放,春天的脚步已来到阿尔泰山脚下、额尔齐斯河源头的这个村庄。比春天更让人欣喜的是,塔拉特村旅游业的勃勃生机。

  如今,“额河第一村”的名头,让这个昔日以农牧业为主的村庄,成为新疆小有名气的旅游村、富裕村。

  村民乘上旅游业“快马”

  “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5月10日中午,《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忧伤曲调在塔拉特村“马背之家”农家乐的小院里回响。不过忙碌的村民库丽帕然·哈布力哈孜,满脸只有笑容。

  作为全村第一批开农家乐的村民,库丽帕然心情是忙并快乐着。

  从以前的土坯房搬进了安居房,又建起特色民宿、开了农家乐,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库丽帕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美丽乡村建设、旅游业大发展……只几年时间,塔拉特村变美了、变富了。

  2018年,库丽帕然家投入5万元,开了农家乐。当时,全村共有10户村民参与旅游产业。“贷了3万元,有点担心,真怕亏了。”库丽帕然笑道。

  “这里距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可可托海景区只有几公里,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非常好。”塔拉特村游客服务中心负责人娜孜古丽·拉孜旦说,从2018年开始,她亲眼看着一家家农家乐、民宿诞生成长起来。村民们是如何依托旅游走上致富路,“我心里一本账。”她说。

  改造村民自住房屋外立面,对房屋内部进行装修,购置成套木制餐具和不锈钢炊具、民族服饰、带刺绣的餐巾盒、墙壁挂袋和挂钟等饰品,给每一张床位配发两套床单、被套和床垫……为了将村民扶上旅游业的“快马”,可可托海镇和塔拉特村做了大量工作。

  一年下来,10户村民都挣了钱,村民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开农家乐和民宿的人越来越多。今年,全村农(牧)家乐、民宿已达到55家,“额河第一村”美名远扬。

  “牧羊人”的曲调不再忧伤

  塔拉特村早已不是昔日贫穷破败的村庄。

  现在,这里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还举办过中国可可托海露营大会、冰雪嘉年华、篝火晚会、摄影大赛、热气球观光等一系列文旅体育活动,“额河第一村”实至名归。

  “现在名气大的,有马背之家、老阿帕、老阿伯、黑走马小栈、清风驿站、红桥驿站、额河人家、河畔人家等。每一家民宿、农家乐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家都有不同的故事。”娜孜古丽如数家珍地说。

  旅游业改变了塔拉特村的面貌,也改变了越来越多人的命运。

  “我们能发展到今天,要感谢塔拉特村为我们提供了平台。”富蕴县礼遇·可可奶制品加工坊负责人努尔江·木拉提别克说。这家以制作传统风味酸奶为主的奶制品企业,创办时间不长。村里为企业提供了免费场地,用以展示、销售产品,还准备在村游客服务中心为他们设销售专区。

  春晚上的一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唱红了可可托海,村里从春节后就来了很多滑雪爱好者。春天的景色又是另一种样子,喜欢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 娜孜古丽说。

  日益红火的旅游业,让村民们充满快乐幸福,塔拉特村里响起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曲调,不再有忧伤。

  发展机遇引来“投资人”

  塔拉特村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新面孔——他们并不是本村人,却都在为该村旅游业发展助力,也开启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五一”期间,佟志荣的可可托海香十里海陆空烧烤在塔拉特村开业了。他是可可托海镇人, 2018年起就在镇上开烧烤店,生意非常不错。然而,他的眼睛一直盯着塔拉特村,总想着在这里开店。去年冬天,他关了镇上的店,来到村里。“这里生态环境非常好,名气也越来越大,夏天秋天来旅游的人多,冬天来滑雪的人多,发展前景不可估量。”他说。

  “2019年11月,我们就在塔拉特村开了农家乐。”老阿伯农家乐负责人阿依努尔·木斯塔帕说,之前,她在富蕴县城开餐厅。她现在租了塔拉特村村民的房子,每年租金6万元。老阿伯农家乐主打的是特色牌——游客一进门,面对的就是一张巨大的长条桌,各种民族风味的点心摆得满满的,旁边的房间里还设置了民族风格的婚房,游客们都喜欢在这里拍照留念。最红火的时候,老阿伯农家乐每天接待五六十人就餐。

  2019年,塔拉特村游客流量达11.3万人次,实现旅游服务收入971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达15200元。这块风水宝地让阿依努尔信心十足,“如果一切顺利,今年的收入会比去年翻两番。”她说,正计划扩大规模和经营范围,准备开奶茶馆、音乐餐吧。

  像阿依努尓这样,来塔拉特村寻求发展机遇的人越来越多。现在,租村民房屋,开办农(牧)家乐、民宿的外地人有十几个。他们在参与塔拉特村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让更多村民享受到旅游业发展的红利。

[责任编辑: 迪木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