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4日 00:09 来源:天山网
哈密市巴里坤县巴里坤镇居民 阿丽娜·居开义
我第一次拾棉花是在十几年前,“十一”假期我去伊吾县山南开发区大伯父家玩,刚好堂哥堂嫂在拾棉花,我觉得好奇,就跟他们一起拾棉花,第一天下来拾了50多公斤,因此得了50多元零用钱。直到“十一”假期结束,我挣到了几百块钱,我特别开心。当时和我一起拾棉花的还有其他亲戚和堂哥雇的拾花工,他们有些手快的一天能拾上百公斤,甚至还有超过二百公斤的,一天就能挣一两百元,拾棉花期间都能挣一两万元,我特别羡慕他们。
再后来,我经常坐火车往返于乌鲁木齐和哈密之间,每年到棉花成熟的季节,河南、四川、甘肃等很多内地务工人员坐着火车来到新疆拾棉花,那叫一个壮观,整个车厢挤得满满的。闲聊中,我得知他们都是自愿报名去拾棉花的。想想也是,如果没有可观的收入,他们会不远千里来新疆务工吗?这怎么可能是“强迫劳动”呢?
去年,我趁着“五一”放假去大伯家,和堂嫂聊着过去拾棉花期间的趣事。嫂子感慨地说:“现在拾棉花基本都机械化了,除了边角地方机器采不到需要用人工采,整个20亩地,采棉机一个来回就采完了,还非常干净,我和你哥再不用为拾棉花发愁了。”
美西方一些企业四处散播新疆“强迫劳动”假消息,妄图打击新疆的棉花产业乃至整个服装纺织业,阻止新疆的稳定发展,真是做白日梦!洁白的棉花犹如新疆人民纯洁无瑕的内心,干净、真诚又无私!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诋毁和诬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