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产品”到“卖品牌”

——新疆品牌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2021年05月24日 09:33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叶城县在发展特色产业中,注重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图为该县恰尔巴格镇拜合提代尔亚村村民在企业生产销往内地市场的红枣夹核桃特色产品(摄于2019年12月17日)。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约提克尔·尼加提 摄

  洛浦县在布局产业发展中,注重打造品牌。图为“洛蓝古丽”直播团队成员努尔曼古丽·图热荪江在该县电子商务产业园通过网络销售特色产品(摄于2020年9月25日)。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邹懿 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拍热扎提·阿不都 张治立 张婷

  5月10日,在上海举办的2021年中国品牌日活动现场,新疆旺源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源集团”)展位前门庭若市。展示的驼乳粉、驼乳化妆品等四大品类、20多个单品吸引了很多参观者品尝了解。

  3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引领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新疆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以来,农产品不断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新疆著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新疆农业名牌”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称号,极大提升了新疆林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截至2019年,新疆有农业名牌产品159个。新疆正依靠品质打造品牌,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品牌成强农抓手

  “阿勒泰地区主打牛羊肉、驼奶、沙棘、冷水鱼等绿色有机产品,依托布尔津县诺干乳业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培育特色企业品牌,打造‘牛羊马驼禽,水草药果奶’十大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阿勒泰地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钟开智说,目前,阿勒泰地区有农产品品牌32个。

  这些年,新疆很多农产品搭乘品牌列车,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香饽饽。

  每天早晨,莎车县塔尕尔其镇尤库日博依拉村村民帕提古丽·吐尔逊骑着电动车上班时,都要经过村口的果树林。这几天,她看到进入盛果期的巴旦木树已经坐果,红枣树开始冒出花蕾,核桃树枝叶茂盛,对今年的增收充满信心。

  “以巴旦木为例,一亩地收入从几年前的三四百元增加到现在的两三千元。”帕提古丽说。

  种在地里的东西为什么越来越值钱?帕提古丽深切感受到了品牌的力量,她说:“巴旦木的名气大了,‘样子’越来越多,像巴旦木蜜、巴旦木乳、巴旦木营养代餐粉、巴旦木能量棒,都是绿色营养产品。”

  莎车县农业农村局主任科员张强介绍,莎车县种植林果136亩,其中92万亩巴旦木,巴旦木种植户超过12万户,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巴旦木之乡”。去年,莎车县莎车巴旦木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后,该县进一步提升巴旦木品质,全力打造莎车巴旦木品牌,加大巴旦木精深加工力度,推动巴旦木产业提档升级。

  在英吉沙县,从前运不出去、卖不上价钱的杏子成了“金豆豆”。去年6月,英吉沙县乌恰镇依买里村村民托合提·胡甫尔把自家杏子交售到新疆优乐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后,亲眼看到杏子加工成了果干、果仁、果脯、冻果等产品。该公司打造的喀乡圣果、优悠杏品牌,畅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座城市。

  农产品品牌创建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有力抓手。近年来,新疆坚持品牌强农,加快推进绿色优质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将品牌建设作为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形成了诸如和田玉枣、奇台面粉等一批名优特区域性农产品品牌及阳光沙漠、泰昆等重点龙头企业培育的品牌。如今,一个个“疆字号”农产品品牌,已成为新疆的亮丽名片。

  品牌延伸产业链

  5月11日,走进旺源集团,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洁的驼奶加工厂房。运奶车将刚收购的鲜奶运至车间,工作人员忙着把鲜奶注入不锈钢储存罐内,空气中弥漫着醇香的味道。

  旺源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刘姗姗告诉记者,旺源集团牧场的骆驼达12万峰,每年收购驼奶6000多吨,日产优质骆驼鲜奶20吨左右,从养殖到生产加工已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从骆驼基因图谱的测序到骆驼奶独有工艺技术开发、产业链延伸等,旺源集团的品牌打造之路越走越宽。

  “我们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有2000余家专卖店、大型商超专卖点。”刘姗姗说,今后,旺源集团将完成从驼奶制品行业向化妆品、驼绒纺织、驼肉深加工、生物制药等行业的产业升级,走出一条以科技为基础的骆驼产品深加工发展之路。

  在旺源集团,产业升级是品牌升级的一个推手,品牌升级反过来又会促进产业升级。在新疆,像旺源集团一样,依托名优特品牌,推动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的涉农企业不在少数。

  洛浦县大枣皮薄肉厚,色泽红润,口感甘甜,在2018年举办的首届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洛浦县林草局党组书记李飞剑介绍,该县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发展绿色、有机红枣,大力创建红枣品牌。目前,全县已注册荒漠干果、脆如雪、大漠红珠、五棵胡杨农场等10个红枣品牌。

  在红枣品牌的带动下,红枣产业迈向规范化、精细化的发展之路。如今,60余家红枣种植、加工企业和合作社、种植大户组建成立洛浦红枣产业联盟,将红枣种植、生产加工、终端销售连接起来,完善了红枣产业链。

  品牌提升竞争力

  “地里的麦子收割完后,我们就可以种恰玛古了。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帮助,恰玛古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收入。”5月7日,柯坪县阿恰勒镇吐拉村村民阿里木·沙吾提说。

  被称为“小人参”的恰玛古是“柯坪三宝”之一。阿恰勒镇是柯坪县恰玛古主要种植区之一,阿里木所在的吐拉村及周边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恰玛古,但因以前缺乏种植技术和市场意识,种出来的恰玛古产量低、销售难,一亩地才有一两百元收入。2018年,阿恰勒镇有了第一个恰玛古农民专业合作社后,种子、技术、销售等问题都解决了,一亩地可收入上千元。

  恰玛古种植面积在扩大,集中种植恰玛古的村或乡镇相继成立围绕恰玛古产、供、销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些合作社或抱团发展,或与当地农业产业化企业合作,共同做大“柯坪恰玛古”品牌。

  在阿恰勒镇盖孜力克村,合作社带领农户集中采购农资、集中统一机耕、集中翻种、集中田间管理,摸索出了一套科学种植管理恰玛古的模式。每年入冬前,合作社又把家家户户的恰玛古回收,一部分经过分拣包装发往内地;一部分与企业合作,将恰玛古加工成恰玛古苏打水、恰玛古冻干粉等新产品。

  “合作社请来专家给我们指导,怎样通过施农家肥种出真正绿色、纯天然的恰玛古。”盖孜力克村种植户赛米·卡德尔说。与10年前相比,他家种的恰玛古增产了一倍,收入增加了两倍。

  目前,柯坪县恰玛古种植面积由2015年的不足9000亩,发展到2020年的3.4万亩,产量由1万余吨发展到6万吨,成为当地的金字招牌。

  阿克苏地区农产品从源头上按照绿色、有机标准来生产,阿克苏苹果、温宿大米、“三疆农”羊肉等一大批农产品品牌越来越响亮。

  农产品要叫响市场,品质建设和品牌打造很重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为推行标准化生产和打造统一品牌提供了便利条件,成为新疆发展规模农业、品牌农业、绿色农业和效益农业的主导力量。

[责任编辑: 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