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地州巡礼】伊犁:生态立州 绿色发展

2021年05月17日 09:22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视觉/制图:张永

果子沟大桥2011年9月30日正式通车,是国内第一座公路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2016年7月30日摄)。 新疆图片总汇供图

伊犁河特大桥(2019年7月22日摄)。 赖宇宁摄

  核心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推动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如今,绿色已成为“塞外江南”伊犁高质量发展的最鲜明底色,并持续释放出生态红利。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加孜拉·泥斯拜克 贺江

  5月13日,驱车行驶在连霍高速公路(G30)霍尔果斯段,道路两侧新栽的樟子松、白蜡树、法国梧桐树等笔直挺拔。

  这是今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打造的连霍高速伊宁至霍尔果斯段百里绿色廊道工程的一部分。该工程采取“公司+种植户”模式,累计投入2.4亿元,栽植173万株苗木,在带动沿线农牧民增收就业的同时,将进出伊犁州的“主动脉”装扮成了景观通道,也将当地生态立州的招牌越擦越亮。

  严苛门槛倒逼结构优化

  走进位于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昆玉钢铁有限公司,占地2100亩的厂区做到了“应绿尽绿”。公司余热、余气、废水回收利用达到1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伊犁州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禁“三高”项目落地。虽然项目准入机制严了,但当地“选商引资”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没有变。一批“绿色”企业应邀落户伊犁,在近乎“严苛”的环保要求下稳步成长。

  2018年,新疆昆玉钢铁有限公司成为新疆首家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钢铁生产企业。2020年,该公司产值达27.8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伊犁州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6亿元、海关进出口总额59.37亿美元。而在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海关进出口总额分别为572.7亿元、57.1亿元。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或建成运行,有力助推了伊犁州直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伊犁州将“两霍两伊一体化”发展战略纳入“十四五”规划,明确以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为龙头,牵引带动霍城县、伊宁市、伊宁县一体化发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支点。

  这一大力发展口岸经济、振兴实体经济、全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部署,又吸引一批紧盯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质企业落户。今年一季度,伊犁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2%。

  绿色治理拓宽发展空间

  伊犁河谷三面环山,雨水丰沛,植被繁茂,景色秀丽。保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是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与自觉行动。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绿色已成为这里最鲜明的底色。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工业企业的环保意识也日益增强。

  2013年,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生产中,产生了异味,被群众投诉。伊犁州、伊宁市环保部门随即入驻监督其整改。

  经过认真整改,2017年,该公司成为新疆首家进入工信部第一批绿色制造体系“国家绿色工厂”的制药类绿色工厂。2021年,该公司又成为废水、废气、废物三废处理方面的行业标杆。

  “8年时间里,公司投入27亿元建起了一条环保‘生命线’,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动能。”该公司总经理邓旭衡说。

  提升绿色治理能力和水平,不仅体现在工业领域。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伊犁州倾力打造城乡绿色空间。

  走进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察布查尔镇乌宗布拉克农村社区,绿树成荫、鲜花绽放,庭院整洁,污水和生活垃圾有了统一去处,旱厕变成水冲式厕所……

  党的十八大以来,伊犁州累计投入环保专项资金1.03亿元,对州直241个村庄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创建9个国家级湿地公园、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建立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增造林面积91.4万亩,大力开展拆迁建绿、见缝插绿、还绿于民工程,建设一大批小绿地、小游园、小公园;2020年以来,投入583.4亿元推动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017年,昭苏县获批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2019年,巩留县先后获得中国天然氧吧和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2020年10月,特克斯县荣膺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不断趋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更多地造福于民。伊犁州的树越来越多了,河水越来越清了,蓝天一年比一年多,城乡生态公园越来越多,处处生机盎然……

  生态红利惠及千家万户

  “五一”小长假,在特克斯县喀拉达拉镇琼库什台村,上海游客王宁用手机拍了一张布满星星的夜空图,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很快就收到了亲朋好友的点赞和评论。“他们都说一定要到伊犁,亲眼看看这里的美景。”王宁说。

  正是因为伊犁州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群众发展旅游业的底气也越来越足。

  2012年,喜欢旅游摄影的刘昊杰考取了导游证,开始在伊犁创业。这些年,他亲眼见证了伊犁州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刘昊杰说,如今,游客走到哪里,都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而且当地牧民也特别热情。

  让刘昊杰印象最深刻的是霍城县芦草沟镇四宫村。“10年前,那里还是一片石头滩,没有想到他们靠吃生态饭,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路。”刘昊杰感慨地说。

  2020年,霍城县入选国家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四宫村是该县的示范点。曾经为如何实现增收而发愁的四宫村,依托薰衣草发展“紫色经济”,打响“芳香之都”生态品牌,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昔日的“石头滩”,如今变成了“金山窝”。

  今年,伊犁州编制实施了《伊犁州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通过实施产品与业态大升级行动、旅游环境大优化行动等五方面内容,为旅游业发展提档升级。

  “这些行动计划的实施,将助力伊犁州成为旅游强州,继而打造成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伊犁州副州长叶尔夏提·吐尔逊拜说。

  今年一季度,伊犁州直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400万人次,同比增长19.08%,实现旅游收入93.2亿元,同比增长6.26%。

  毗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那拉提旅游景区的新源县那拉提镇阿尔善村,依靠旅游业发展,该村村民如今人人有事干、家家有钱赚。“去年我重新规划了庭院,投资100万元将原有的9间民宿改为8间,房间的品质明显提升了。我还在三楼开了一个小型音乐餐吧。”村民叶尔阿勒·比加合普说,“进入4月以来,游客非常多,有时一天净收入就有六七千元。”

  如今,成长在伊犁的企业和生活在伊犁的人,共享着绿色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

  见证

  老物件里看变迁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加孜拉·泥斯拜克

  5月13日下午,记者一行驱车离开伊宁市繁华的重庆路,拐进一条巷道,没一会儿就到了伊宁市汉宾乡汉宾村村委会门口。

  汉宾村是一个城中村,但全然不见过去“脏乱差”的景象。伴随着一股清新的苹果花香,镶嵌着白色窗户的淡绿色房屋、整洁的道路、家家户户门前种植的树木和摆放的一排排鲜花映入眼帘。

  汉宾村有一个“明星”展馆,收藏着万余件老物件,其中有许多是村民捐赠的各类传统生产和生活工具,如简易摇篮、木工锯子、放煤砖的木头格子……

  “这些老物件我们小时候都用过,现在被淘汰了,闲置在村民的杂物间里。”汉宾村党支部书记伊力夏提·阿克木江说,“我们将这些老物件收集起来集中展示,就是要让村民更直观地感受今天的生活变化有多大,让他们感恩党的好政策。”

  在展馆内,“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红军过草地”等一幅幅海报引人入胜。还有毛主席像章、老票证、老证书、老家电等充满时代感的物件。这些物件一部分是从霍尔果斯市民手中搜集来的,一部分是村民捐赠的。

  伊力夏提介绍,这个展馆是一所体验馆,能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党史国史,切身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一路走到今天的艰辛历程。

  村民阿不力克木·阿不来提是这座展馆的常客。他说:“我喜欢来这里忆苦思甜。这些反映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才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宣传画、老物件,让我的思想受到深刻洗礼。”

  平日里,阿不力克木就在村委会旁边的美食街开店,这条美食街是汉宾村投资近百万元打造的。2019年5月开业后,这条美食街带动周边12家农家乐和餐厅增收,帮助56名村民实现稳定就业。

  在美食街开业之前,阿不力克木在别的地方卖烤包子,一天最多卖100个,生意不温不火。“现在就不同了,这个地段好,一天最少能卖五六百个烤包子,纯收入二三百元。”阿不力克木笑着说。

  汉宾乡有近800户村民,这些年通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都有事干、有钱赚;没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也通过兜底保障政策,过着稳定幸福的生活。2020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5万元。

  “经常去展馆里看看,会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幸福的生活。”阿不力克木说。

  采访札记

  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

  加孜拉·泥斯拜克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誉。大自然赋予了这里充沛的雨水、丰茂的草场和秀丽的景色。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伊犁州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走进伊犁州的工业园区,钢铁厂、制药厂这些传统产业正在转型升级,努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一些过去的“工业垃圾”如今成了循环经济的“原材料”。绿色的门槛倒逼原有企业创新发展,同时吸引着更多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伊犁州。

  走在伊犁州的城乡,目之所及皆是绿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伊犁州直新增造林面积91.4万亩。这些树木种在了城市道路两旁、农田防护林里、各族群众家门口。这里的天空越来越蓝、河湖越来越清澈。伊犁州直已经创建9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这些“地球之肾”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同时,也成为各族群众户外运动的好去处。

  旅游业是伊犁州的支柱产业之一。生态的红利让这一产业迸发出巨大的发展动能,真正成为富民产业。从伊宁市到霍尔果斯、再到空中草原那拉提和世界自然遗产地喀拉峻,大到一个景区,小到一个餐厅、一个毡房、一个路边摊,处处彰显着全域旅游的蓬勃活力和广大群众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热情。

  生态红利的释放,给各族群众带来的是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家庭收入的提高。伊犁州正朝着生态环境良好、经济绿色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的方向加速前进。

[责任编辑: 迪木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