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昆仑

2021年05月22日 11:23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本报编辑部

  巍巍天山,莽莽昆仑。

  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是全国地域面积最大、陆上边境线最长、交界邻国最多的省区。曾经,这里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南疆四地州又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摆脱贫困始终是各族群众的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新疆这片土地,牵挂着新疆各族人民,牵挂着新疆贫困群众。“要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重点向农牧区、边境地区、特困人群倾斜,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贫扶到家。”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

  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社会稳定和脱贫攻坚,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与“贫魔穷根”进行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决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书写了无惧风雨、高歌猛进的战贫史诗。

  今日之新疆,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现行标准下306.4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66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南疆四地州区域性整体贫困彻底消除,兑现了向全区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

  回望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新疆脱贫攻坚所取得的一切重大成就来之不易,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科学指引,在于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接续奋斗,在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一)殷殷期许,指明奋进方向;深切关怀,温暖天山南北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旌旗猎猎,气势如虹;统帅擂鼓,三军用命。曾经春风不度的西部边陲,曾经贫困肆虐的戈壁大漠,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繁荣发展机遇。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予新疆特殊的关心与支持,把南疆四地州确定为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一系列特殊的财政、投资、金融、人才政策纷纷向南疆倾斜,扶持力度前所未有,政策优惠全国罕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磅礴伟力加速汇聚。

  号角声声起,战鼓催人进。全区上下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志在决胜。

  脱贫攻坚硬仗怎么打?自治区党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把坚决打赢新疆脱贫攻坚战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六个精准”,扎实推进“七个一批”,做到“三个加大力度”,拔除一个又一个堡垒、攻克一座又一座山头。

  “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6年10月,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上,自治区党委向全区各族干部群众郑重承诺。

  随即我区建立了自治区负总责、地县抓落实、乡村抓落地,纵向到地县乡村、横向到部门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立法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制定《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系列文件;决定全区每年选派7.8万余名干部、组成1.2万多个“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实现全区3666个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全覆盖。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22万余名干部历时数月,全面摸清贫困底数,建成覆盖所有贫困人口的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在我区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户有卡、村有表、乡有册、县有档、地有卷、区有库”。

  非常之战,要用非常之策。2020年,在脱贫攻坚最吃劲的最后关头,由自治区负责挂牌督战的省级领导带头,对莎车县等10个未摘帽贫困县、559个未退出贫困村开展挂牌督战,进村入户较真碰硬督,凝心聚力战,督战结合,确保各项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面艰辛努力,新疆形成了一系列可操作、可量化、可评估的工作方法,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打攻坚战,实打才有胜算;啃硬骨头,实干方能破局

  “要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南疆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实施好农村安居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完善农牧区和边境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努力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生活。”2017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自治区党委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紧抓“精准”这个牛鼻子,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断提高脱贫攻坚的实效。以解决贫困地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为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抓关键,尽锐出战,不断织牢织密教育、医疗、住房、饮水“保障大网”,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义务教育有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的目标全面实现。全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7%,没有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辍学、上不起学,农村处处都是活泼可爱的“小翻译”。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成为脱贫攻坚最令人振奋的旋律,也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手段。

  ——基本医疗有保障,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上病。全区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医疗救助参保率均达100%,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乡村卫生院(室)标准化率达100%,实现了户有小药箱、村有卫生室、乡有卫生院、地县有二甲医院。

  ——住房安全有保障,全面实现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全区累计解决了67.56万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彻底结束住危房的历史。各地新建的农村安居房质量过硬,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得民心工程、惠民生工程、促民安工程。

  ——饮水安全有保障,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全区累计投资132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400多项,152万贫困人口告别了喝涝坝水、苦咸水的历史。南疆67个地处沙漠腹地、边远高寒山区的不通水村全部通水,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集中供水率、供水保证率均达90%以上。

  以非常之举,成非常之事。过去的五年,一项项曾经制约农村发展的短板在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中被逐一补齐。全区所有贫困村实现通硬化路、通动力电、通广播电视、通宽带网络、通客运班车,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贫困地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磅礴伟力,在天山南北凝聚;实干答卷,在戈壁大漠挥写

  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

  自治区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七个一批”,转移就业扶持一批、发展产业扶持一批、土地清理再分配扶持一批、转为护边员扶持一批、生态补偿扶持一批、易地扶贫搬迁扶持一批、兜底保障一批,走出了一条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的路子,推动越来越多的群众摆脱贫困束缚,过上幸福生活。

  ——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的根本之策。全区各地坚持优化一产结构、强化二产带贫、促进三产发展,创造条件、改善环境,打破单一的产业发展路径,实现一二三产业的齐头并进,先后建设村办工厂、扶贫车间2100余个,带动更多的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实现就业。南疆四地州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为脱贫攻坚创造了更加坚实、更可持续的支撑。

  ——把促进就业作为摆脱贫困最直接、最有效、最可持续的办法。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1人稳定就业,做到了人人有活干、天天有收入、月月有钱赚。

  ——让沙漠边缘、高山深处贫困户彻底“拔穷根”。为破解“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难题,全区下大力气,大规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019年,提前一年完成16.9万贫困群众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搬迁农牧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两不愁三保障”得以实现,就业渠道增多,贫困户收入增加,开启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新生活。

  ——坚持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全区积极探索建立生态工程、生态就业、生态产业、生态补偿“四位一体”的扶贫模式,把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结合,在推进环境稳步改善的同时,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让贫困群众享受到生态保护的成果,并从中脱贫致富。

  ……

  如今,从广袤的塔里木盆地到高耸的阿尔泰山,从雄伟的帕米尔高原到富饶的吐鲁番盆地,脱贫攻坚胜利的喜悦处处洋溢,脱贫群众幸福的笑容尽情绽放。

  (四)协同推进,构建全新格局;万众一心,攻克坚中之坚

  “我们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强调。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自治区党委持续深化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四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从“和墨洛”绿洲到阿勒泰草原,从各大机关到基层单位,从对口援疆省市指挥部到驻地部队,从社会组织到爱心企业……千千万万的“扶贫人”尽锐出战、迎难而上。

  涓涓扶贫的溪流,汇成稳定脱贫的江河。新疆大地上正蓬勃发展的各行各业,各尽所能、各显其长,有力地推动着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前进步伐,形成了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社会帮扶格局。

  在脱贫攻坚的阵地上,每一条致富路的背后,几乎都能看到企业的身影。2016年起,新疆组织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引导各类民营企业及商会与各地贫困村签约结对,通过吸纳就业、打造特色产业等共建方式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从投资项目、安置就业、捐款捐物,到建立扶贫车间、推进消费扶贫等新模式新业态,新疆民营企业在结对的贫困村开展多样化、精准化的帮扶。全区1612家民营企业帮扶1980个贫困村;6254个社会组织累计帮扶9325个贫困村……

  新疆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画卷,离不开对口援疆工作浓墨重彩的一笔。2014年至2019年,19个援疆省市全面加强全方位对口支援,累计投入援疆资金(含兵团)964亿元,实施援疆项目1万余个。一批批援疆干部的接力,推动新疆大地尤其是南疆四地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7家中央企业定点扶贫28个贫困县,自治区235家单位定点帮扶280个贫困村,全区33个经济强县(市、区)协作帮扶南疆四地州27个县(市)……

  源源不断的八方支援、无私大爱涌流汇聚,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新疆的大扶贫格局日益完善,凝聚起攻克贫中之贫的强大合力。

  (五)选优配强,强化组织保障;战无不胜,兑现庄严承诺

  “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基层是基础。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自治区党委选优配强帮扶力量,做到精兵强将上一线,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拿出政治勇气、发扬优良作风、锤炼过硬本领,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斗争中本色不改、红旗更艳。

  ——开展贫困村“五个一”全覆盖包联。实现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个上级部门单位结对包扶、1个援疆省市帮扶共建、1名县级领导定点联系、1名第一书记驻村领导、1个“访惠聚”工作队驻村工作,搭建承接平台,推进资源整合,具体推动落实,不脱贫不脱钩。

  ——各级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到最基层农村接力开展工作,深化“访惠聚”驻村工作。2018年伊始,对深度贫困县派“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深度贫困村,由区直和中央驻疆单位、兵团向每村选派1名第一书记,由自治区高校向这些深度贫困村每村选派1名驻村工作队队员,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民族团结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2016年10月,新疆正式启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全区各级干部职工分批次来到农村社区,与结亲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亲戚们越走越亲,脱贫思路越聊越清。有城里的亲戚相助,亲人之间共学增收经、共找增收路、共算增收账,脱贫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以抓党建促扶贫。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扶贫开发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选配好村级领导班子,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党支部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结亲干部……昔日贫困村里的一个个“新面孔”,成了乡亲们喜爱的“老熟人”。正是他们,让贫困户实现了华丽的转身,让贫困村实现了靓丽的蝶变,让软弱涣散党组织转变为脱贫致富的“动力车头”。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时到过的喀什地区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村民们感受到村子变化太大了。村里民生项目在增多,新兴产业在增多,增收门路在增多,村民们由衷感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新疆各族党员干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人民而战、为荣誉而战、为梦想而战,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用脱贫攻坚成果兑现庄严承诺。

  脱贫攻坚是“练兵场”,是“试金石”。历经脱贫攻坚的洗礼,全疆上下锻造出了一支忠诚、担当、奉献的党员干部队伍,为基层培养了一支战无不胜、改天换地的有生力量。如今,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坚如磐石,党群干群关系日益密切,党在新疆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鲜红的党旗在天山南北高高飘扬!

  (六)伟大精神,书写胜利捷报;扬鞭策马,迈向乡村振兴

  在天山南北,过去的贫困地区房子新了,出行方便了,环境美了,人气旺了……沧海桑田,奋志笃行,聚沙成塔,千秋伟业功已成!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脱贫攻坚精神筑起一座新的精神丰碑,必将成为推动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重要精神动力。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

  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冲锋号角再次吹响。建党百年之际,恰是脱贫攻坚交卷之时。这不仅仅是时间的巧合,更是蕴含着一脉相承的使命担当,揭示着步履不停的接续奋斗。

  踏上新的征程,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而是必须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乘风破浪、持续奋斗,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引领各族群众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勇毅前行。

  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必须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让脱贫群众生活更加富裕、更加美好。

  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必须始终铭记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只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定能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一切成就,源于人民的奋斗;一切美好,离不开人民的创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激发强化接续奋斗的责任担当,以奔跑姿态、奋斗精神,汇聚起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在天山南北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责任编辑: 迪木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