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3日 09:51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巴里坤古城新貌(5月18日无人机拍摄)。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蔡增乐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赵西娅 逯风暴
“过去粮仓装的是看得见的粮食,现在则更多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这些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食粮。”参观完清代粮仓后,“90后”游客张乐感慨道。
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记录着丝路重镇辉煌历史的清代粮仓,隐藏于小城的街巷深处。粮仓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迄今已有248年历史。
古粮仓为何建在巴里坤,何以完好保存至今?5月19日,“沿着高速看新疆”第三季石榴云/新疆日报全媒体采访团队探访了巴里坤清代粮仓。
粮仓共有8座,每座粮仓长21.6米,宽11.3米,内有四梁八柱支顶,可库存近30万公斤粮食。走进粮仓,记者看到,仓房的墙基由石头砌成,山墙顶部和屋顶均有通风孔,屋架用结实的圆木建造。静立其间,能工巧匠们修建粮仓的画面如在眼前。
“正是因为结构坚固,粮仓才经得住百年风霜雨雪的考验。清代粮仓看似设计简单,其实具备了许多实用、科学的元素,体现出当年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边缘劳动人民的智慧。”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蒋晓亮介绍,粮仓地面由20厘米厚的木板铺成,木地板底部还保留有20厘米的空隙,用来通风换气,加上厚实的墙壁,既能保持仓内恒温,避免粮食潮湿,还能阻挡鸟雀筑巢、虫鼠打洞毁坏粮食。
气候湿润、沃野千里的巴里坤曾是西域粮仓。史料记载,由汉历唐至清,中央政府曾多次在此屯戍。清乾隆年间,巴里坤以粮足兵多成为新疆的大本营,屯垦良田一度达到8万余亩,在当时全国少有,一时间“东疆粮仓”盛名远扬,“屯稼堆云”也因此成为巴里坤老八景之一。
粮食丰产了,存储就成了绕不开的问题。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在汉城南街西侧建成南北走向两排共8座粮仓储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是战胜敌人和保住城池的重要基础。“在清代乾隆至宣统的100多年间,中央政府先后派出73位总兵(相当于军区司令)驻守巴里坤。”蒋晓亮说,在左宗棠收复新疆期间,这里成了后方根据地,为左宗棠的大军提供了军马、粮食等多种支持。
半个多世纪前,巴里坤清代粮仓曾两次修缮,一直到2005年仍作为当地的粮库使用。200多年来,清代粮仓伴随着巴里坤人走过一个又一个收获的季节,见证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
2013年,巴里坤清代粮仓被列为自治区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面向游客开放。在保持粮仓原貌的基础上,巴里坤充分挖掘粮仓文化元素,运用艺术创意,诠释农业起源、城市的兴起和民生改善,设置了巴里坤农业发展史展览、饮食器具历史沿革展、粮食票证展,赋予了古粮仓新的时代内涵,让后人透过粮仓了解过去,更好地走向未来。
今天的巴里坤,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健康发展,生态旅游已走向世界舞台。在这里,各族群众延续着祖先的勤劳,承继发扬前人的智慧,共同编织着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行进日记
守护好城市之魂
5月19日 星期三 晴
古粮仓的光影流转,讲述着两百多年前丝路重镇的风韵与神采。从历史遗迹到文旅景点,保存完好的清代粮仓守住的是一个城市的根与魂。
不仅是清代粮仓,行走在巴里坤的街道,随处可见的古城墙、古庙宇、烽燧,令这座边陲小城古韵犹存。华灯初上,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交相辉映,仿佛时空交错。
“要保护好历史建筑,对它们的破坏就是对一个城市记忆的破坏,没有了记忆,一个城市就失去了文化根基。”采访中,一位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从20世纪90年代起,巴里坤就成立了文化遗产抢救机构修缮“汉满”两城。作为一个人口小城,过去五年仅县财政在修缮文化遗产方面就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
一座现代化的城,除了要有时代气息外,更要有历史文化传承,有自己的内涵与气质。对一座城市来讲,文化遗产就是自己的品牌和个性,就是财富。(赵西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