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10日 09:09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在狱中党组织的领导下,女牢的同志把学习和照顾孩子作为重要任务,将监狱变为学校,开展狱中斗争。□孟阳绘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高娃
“……忆昔朱旦华,展党旗首建支部;……”在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校园内刻有这样一首词赋。1938年,共产党员朱旦华任乌市八中前身——迪化女子中学教导主任,在这里播撒革命火种。
1938年起,应盛世才要求,党中央先后选派100多名共产党员到新疆工作,其中就有朱旦华等10多名女共产党员。她们在新闻、教育、财政等部门担任要职,为新疆的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苏德战争爆发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盛世才撕去亲苏亲共的伪装,以各种名义软禁、关押在新疆的共产党人及家属。被关押在第四监狱的女同志带着孩子,在狱中党组织的领导下,把学习和照顾孩子作为重要任务,将监狱变为学校,开展狱中斗争。
“我们不吃霉面馒头!”女牢一天两顿饭,吃的是没有一点油水的烂白菜汤和掺了沙子做成的霉面馒头,孩子们经常生病。女牢的大人和孩子们一天一夜不吃不喝,通过绝食斗争提出改善医疗、生活条件和举办少儿识字文化班等要求,狱方最后答应了女牢的要求,连夜送来了白米饭。没多久,少儿识字文化班也开办起来了。女同志们轮流当老师,给孩子们教算数、识字和唱歌,传扬革命思想,在监狱的特殊环境下培养革命后代。
狱中党组织提出“百子一条心,集体无条件释放回延安”,把全体共产党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女牢的同志经斗争,使狱方答应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给被关押的男同志送食物。女牢的同志通过狱中党组织得到了男监所有同志的名单,过节时想办法将自己的衣物等变卖,换成食物,按人数送给男监战友,使他们大受鼓舞。
一次偶然的机会,朱旦华与迪化女中学生、进步青年张玉贞取得联系。了解到张玉贞有投奔延安的念头时,朱旦华和女牢的其他几位同志,把全部被捕同志和家属的姓名,用糨糊写在一块白布上,托张玉贞带了出去。国共谈判时,这份名单成了中共代表团向国民党要人的重要依据之一。
1944年底起,敌人对狱中共产党人进行了三次普遍审讯。在第三次普遍审讯中,敌人问朱旦华:“你愿意为它(共产主义)牺牲吗?”她坦荡地答道:“我愿为它牺牲到底,即为共产主义牺牲到底。”在一次对15名共产党人的审讯中,只有申玲一位女同志。敌人以为女同志好对付,便找来叛徒刘希平劝降申玲。没想到刘希平一开口,就被申玲一顿臭骂。在敌人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劝降面前,女共产党员们丝毫未曾动摇,她们用革命者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阴谋。
在党中央的关怀和营救下,怀着“百子一条心,集体回延安”坚定信念的狱中共产党人最终赢得了胜利。1946年6月10日,满载着大人小孩的10辆大卡车驶离迪化(今乌鲁木齐),向着革命圣地延安奔去。
(自治区党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