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全产业链加速发展期

2021年06月10日 10:58   来源:新华网

  合肥作为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双试点城市,已率先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示范,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涵盖整车、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充电基础设施和电池回收等配套产业的完整产业链,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动力电池方面,合肥拥有国轩高科、融捷公司、合肥星源、安徽力高等动力电池相关的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国轩高科依托公司工研总院强大的技术后盾,已掌握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生产关键技术,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正极材料核心技术与生产能力的动力电池企业,其目前开发阶段的三元电芯单体能量密度为300Wh/kg,系统能量密度突破200Wh/kg,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2019年动力电池装机量位居新能源汽车行业第三,达到3.61GWh;安徽力高的BMS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水平在商用车领域处于世界先列。

  新能源汽车电机制造领域,合肥拥有华霆动力和巨一电机等电机制造骨干企业。巨一电机是国内领先的汽车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专家,公司生产的高功率密度驱动电机具备高功率密度、高转矩密度、高转速运行能力的优点,可与高传动比齿轮箱相配合应用,累计供货已超过20万台,主要客户包括本田、江淮、江淮大众等整车制造商。

  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方面,合肥市加速探索推进。激光雷达领域,合肥拥有国际、国内激光雷达行业领导者及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代表企业北科天绘,公司已经推出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驾驶激光雷达产品R-Fans-32,C-Fans-32;其中C-Fans-32是一款基于TOF原理的固态激光雷达,它是目前全球范围内重量最轻,功耗最小的高性能车载固态激光雷达产品。合肥在毫米波雷达领域突破性技术进展,中国电科38所攻克了毫米波电路设计、晶圆级封装和封装天线设计等多项关键技术,芯片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在国际上首次实现77GHz多通道毫米波芯片与7路天线单封装集成。

  在V2X车路协同技术方面,安徽首条自动驾驶汽车5G示范线在合肥包河区开通,12家企业获得了安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牌照。智能网联汽车塘西河公园5G示范运行线位于合肥市包河区滨湖新区,线路为徽州大道--中山路--庐州大道--方兴大道--徽州大道闭环的城市市政道路,主要包含5G多场景应用、路测感知设备、云控中心、路边交通设施升级改造、展示厅等。项目建成后,合肥市将首期投入江淮、安凯、大众等厂家的测试车辆进行车路协同测试。

  合肥助推汽车行业轻量化发展成效显著。目前合肥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制造方面,汇聚了蔚来、江淮、江淮大众、安凯、长安等龙头企业。蔚来ES8在车身制造方面采用了诺贝丽斯先进的汽车铝合金,全铝车身比传统钢制车身降低了约40%的重量,在底盘和悬挂系统全部采用铝合金材质,车身用铝率达到95.8%,为全球最高。

  充电桩及动力电池回收方面,合肥大力推进充电设施配套建设。截至2020年12月底,根据合肥充电公司平台数据以及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的实地考察,全内共有5家充电运营商进驻,共600多个充电站,1万多个公共充电桩。电动汽车车主通过合肥充电APP,可享受到全市范围的充电服务。在电池回收领域,合肥巡鹰新能源汽车电池综合利用的技术和经营已成体系,具备对所有回收锂电池的判定及分容分档的技术;目前公司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项目已在加快推进。

  下一步,在技术研发上,合肥将进一步突破新能源汽车整车以及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实现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使新能源汽车与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融合发展。在培育产业生态上,合肥将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支持动力电池、驱动电机、BMS、激光雷达、高精地图、自动驾驶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提升配套能力。在推广应用上,加快实施出租汽车“油(气)改电”换购计划,全面实现巡游出租车新能源化;扩大邮政、物流配送、环卫、通勤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上,积极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居民区充电服务模式,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公共充电网络,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服务便利的充换电网络。(王万秀 王希 王静)

[责任编辑: 王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