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4日 09:01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达西村新貌(4月29日无人机拍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蔡增乐 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拍热扎提·阿不都
走进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无论在达西风情街的墙面上,还是在达西科普馆内,抑或走进村委会,“口袋里要鼓囊囊,精神上要亮堂堂”14个大字总在最醒目的位置,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老一辈达西人中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达西碱地白花花,庄稼歉收日子苦。大人肚子饿常唱歌,巴郎子露着光屁股。苦日子啥时到尽头,盼望甜蜜的日子来。”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达西村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巨变。在党的基层组织的带领下,乡亲们用智慧和汗水凝聚成了“爱国、勤劳、团结、进取、感恩”的精神。基层党组织这个强力引擎,成就了达西村的今天,也让人对达西村的未来充满期待。
从“三靠村”到“明星村”
4月29日,记者来到达西村68岁的老党员肉孜·芒力克家中,只见院落临街的空地被巨大的凉棚遮挡,凉棚下停放着一辆越野车、一辆电动车。走进院内,花圃里开满天竺葵,敞亮的客厅摆放着冰箱等家用电器。
“这么大的房子,这么好的居住环境,跟城里没什么两样。”当过生产队队长、大队长的肉孜·芒力克感慨地说,“以前的达西村,没有一条林带,没有一块条田,自然灾害不断。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是典型的‘三靠村’。”
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村民们从挖排碱渠、种防风林开始,努力改变村子的面貌。“刚开始我们不愿意种树。慢慢地,在防风林带庇护下,村庄一点点绿了起来,大家搞绿化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肉孜·芒力克说。
除了发展农业,达西村还投资建设了面粉厂、砖厂、蔬菜大棚、农贸市场、夜市等,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不断壮大。2020年,达西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4852元,村集体收入达112万元。
“达西村能从‘三靠村’变成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文明发展的‘南疆第一村’,多亏有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尉犁县委组织部驻达西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周云强说。
“300多户群众开上了小轿车,不少村民村里一套房、城里一套房……”说起这些年来的新变化,肉孜·芒力克说,“没有共产党,没有各族群众的共同奋斗,就没有今天的达西村,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亲切关怀暖人心
达西村不断突破增收的“天花板”,村子越来越富,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甜。全村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口袋里要鼓囊囊,精神上要亮堂堂”落到了实处。
2009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到达西村考察基层党建工作。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讲到了达西村的村训——“口袋里要鼓囊囊,精神上要亮堂堂”。消息传来,村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给总书记写信,汇报5年间村里的变化。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达西村回信,强调兴疆稳疆,重在基层。
在达西展览馆里,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被安放在展厅里最醒目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希望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坚定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每家每户,把生产搞得更好,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
“读总书记的回信是在老支书家的葡萄架下。”肉孜·芒力克回忆道,“那一天是2014年9月16日,村民们得知总书记回信了,高兴地穿着漂亮的衣服,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老支书家,想亲眼看看总书记的回信。”
总书记的回信,凝结着党中央对达西村各族群众的亲切关怀,激励着达西村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美丽家园。
46岁的村民阿不力克木·木沙说,总书记的关怀给我们带来温暖,我们会努力奋斗,把达西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牢记嘱托奔小康
从肉孜·芒力克家出发,经过一片树林和一大片棉田,就到了老人开办的农家乐——阿里吞达西风情园。“这几天,桌子基本订满了。水果、蔬菜、羊都是我们自己种植养殖的,吃着放心,来的人也多。”肉孜·芒力克一边摆正餐桌上的干果糕点一边说。
吐尔逊·司马衣是达西村的养驴专业户,几年时间里,他养的驴从2头变成了30多头,一公斤驴奶卖100元,仍供不应求。住进了别墅,买了小汽车,生活过得红红火火的他,还盘算着扩大养殖规模,在驴产业上赚更多的钱。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更加激发了达西村开放进取的精神。近年来达西村经济发展更加多元:达西村纺织服装就业培训中心、达西风情一条街、达西村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这些新的增长点,让达西村更有发展底气,更添蓬勃朝气。
“我们一定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守护‘红色家底’,传承‘红色精神’,大家齐心协力探索更多增收办法,发展更多特色产业,拓宽致富路,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周云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