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行业巡礼 科技】科技创新 动力强劲

2021年06月26日 10:20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库车市阿克吾斯塘乡育苗基地员工在现代化温室大棚内培育辣椒苗(3月11日摄)。目前,该基地已培育西红柿、色素辣椒、西瓜、甜瓜、玫瑰花等瓜菜苗及花卉180余万株,有力带动了当地特色种植产业发展。 袁欢欢 摄

6月17日,无人机在给冬小麦喷洒农药。目前,吉木萨尔县北庭镇东二畦村8000余亩小麦全部由无人机管理。 何龙 摄

哈密石城子光伏产业园弗光光伏发电厂(6月2日摄)。 陈建军 摄

数说科技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郑卓 谢慧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近年来,新疆依托科技创新,攻克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形成一批重要知识产权,培育一批国家创新型企业。从基础研究到前沿应用,从突破产业“瓶颈”到助力群众增收,一项项科技成果竞相涌现。

  打破技术壁垒

  新疆被称为中国石油工业的“西圣地”。1955年,克拉玛依一号井出油,宣告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诞生。此后,依托科技创新,新疆能源科研大幕逐步拉开。

  2018年,由新疆油田公司牵头负责的“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与玛湖特大型油田发现”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一新疆油田里程碑式的科技成果,在国际上创立了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体系。由此发现的玛湖10亿吨级特大型砾岩油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整装砾岩油田。

  玛湖油田的发现,奠定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全球同行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理论与中国技术。

  在各个领域,这样的“破冰”之举不断涌现。

  陆地卫星定量遥感在国际上是个难题。自治区卫星应用工程中心参与完成的“国产陆地卫星定量遥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构建起适合我国的陆地卫星定量遥感技术体系,打通了“应用第一公里瓶颈”。该项目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中国国产陆地卫星的应用由此迎来了“春天”。如今,新疆的卫星遥感技术已经在农业、荒漠化治理、气象气候监测等众多行业中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推进成果转化

  一项来自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的研究,成为获得第四十七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的专利,新疆由此登上了高新技术“产学研”转化的重要国际化平台。

  这项研究源自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多年的科研攻关。研究人员采用新疆丰富的棉籽油作为原料,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高性能酯类环境友好抗氧化剂。由于其高效抗氧化性和低着色、低毒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润滑油、塑料、橡胶、纤维、化妆品等领域。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加工番茄产区。2018年,由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新疆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番茄加工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该项目实现了加工番茄专用品种应用及标准化种植,解决了皮渣综合利用难和附加值低的问题,其技术成果在企业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级科技计划新立项项目6890个、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专项2225个。2016年至2019年,新疆累计取得自治区重大科技成果1028项,获国家和自治区奖励成果570项,专利授权3.35万件。2019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13件,较2015年增长64%。

  助力增收致富

  今年5月,新疆科研人员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兽医寄生虫虫卵现场检测试剂盒,应用推广“冬季驱虫+精准驱虫”模式,解决了新疆羊寄生虫病防治难题。

  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家畜寄生虫病防控研究团队,通过实施“羊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技术的集成与示范”项目,基于寄生虫的鉴定信息,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了兽医寄生虫身份证编码信息平台系统,为寄生虫的鉴定、症状特征、临床诊断、特效药物选择以及危害提供查询。项目成果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等地示范推广,经济效益达1.87亿元,极大促进了农牧民增收。

  借助科技手段,于田县曾被视为“鸡肋”的玫瑰花重放异彩。

  新疆于田瑰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当地玫瑰花产业,在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园成立研发部门,实现了玫瑰精油提取技术上的突破,累计申报发明专利10项,产品种类已超过70个。在科技带动下,当地形成了玫瑰花精深加工产业链,玫瑰花收购价翻了两番。

  近年来,新疆科技惠民能力显著提高。在科技扶贫方面,2016年至2020年,全区实施科技扶贫项目210余项、投入资金1.5亿元,带动34万余户群众增收,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责任编辑: 罗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