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画卷在天山南北铺展

2021年07月12日 09:43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6月24日,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兰干村村民在采摘甜瓜。今年,库车市适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农民种植早熟甜瓜。眼下,该市5490亩甜瓜陆续上市,产品销往乌鲁木齐、伊犁、和田等地,预计亩均收入4200元。 尼亚孜·热合曼 摄

G7京新高速公路途经伊吾县前山哈萨克族乡(6月29日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蔡增乐 摄

  “以前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我们这样的小山村也建起了幼儿园、卫生室、文化站等,家家住上了漂亮的安居房,人人有挣钱门路。”7月7日,在大山深处的温宿县博孜墩柯尔克孜族乡库尔干村,村民吐尼亚孜·阿卜杜热合曼感慨地说。

  多彩夏日,铺展在天山南北的全面小康恢宏画卷更加绚丽;建党百年,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的各族人民步履更加铿锵。

  小康,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懈追求的梦想。从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到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接连作出战略部署;从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到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在阔步向前同心奔小康的路上,深切感受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的温暖和力量。

  补短板 奔向全面小康

  帕太姆·艾合买提每天上下班时留意到,村里的姐妹们在家门口有了工作后,衣着、发型变时尚了,脸上的笑容变自信了。互相熟悉的人骑着电动车碰面,会停下来聊一聊生活的变化和今后的打算。

  帕太姆生活的墨玉县阿克萨拉依乡乌尊艾日克村,以前是远近闻名的深度贫困村。村里人均耕地只有半亩。近年来,在自治区信访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相继成立了扫把厂、糖稀厂等16个小工厂,28名个体户带动全村90%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我们乡有23个行政村,曾经22个村是贫困村,原因就是缺乏产业支撑。这几年,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推动下,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就业。产业和就业双轮驱动,一个个村脱贫摘帽,迈向了小康生活。”阿克萨拉依乡党委书记蒋鸿波说。

  对于世代生活在帕米尔高原偏远山区的牧民来说,易地扶贫搬迁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选择。2017年,阿克陶县恰尔隆乡麻扎窝孜村的木萨·牙克甫等村民搬到距县城仅10公里的昆仑佳苑社区后,不仅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现代化生活,还学会了种植大棚蔬菜等脱贫增收技能。木萨学会了理发手艺并开起了理发店,月收入5000多元。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十三五”规划建议说明时强调,“十三五”规划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

  在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布娲鹣·阿布拉看来,贫困是新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新疆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程。经过“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艰辛努力,新疆呈现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大好局面。

  布娲鹣引用一组数据,来证明新疆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短板的成效: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提前一年完成40026户16.92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区现行标准下306.4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66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在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引下,新疆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确保脱贫目标全面实现,确保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布娲鹣说。

  展新貌 打造宜居环境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既有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这一突出短板,也有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存在的一些明显短板。

  乌什县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尤勒吐孜布拉克村每一天的工作,从爱国卫生评比活动开始。6月28日,该村党支部书记艾萨江·图尔孙带着几名村干部,到每一个村民小组开展卫生评比。

  “以前,我们村的牛随意在院子里、大街上转悠,到处都能看到牛粪。从2018年开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让家家户户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三区分离’。庭院改造好了,卫生条件好了,家家户户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艾萨江说。

  在哈巴河县库勒拜镇喀拉阔布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昔日的“泥巴村”变身“花园村”。阿勒泰地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乡村振兴指导科科长贾鑫说,乡村面貌的不断改善,进一步激发了农牧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推动乡风文明持续向好向善发展。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被浩瀚沙漠包围的且末县,流动沙漠与县城仅一河之隔。从1998年防风治沙至今,且末县已在车尔臣河以东的沙漠区域建起了长约25公里、宽约1—7公里不等,面积约12.5万亩的生态绿色长廊。当地沙尘天气明显减少,年均降水量明显增加。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院新疆分院院长王章法认为,乡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事关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事关全面小康的成色。新疆各族人民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使得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更可贵的是,新疆形成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绿洲经济、沙漠经济、草原经济、山地经济。

  促改革 城乡融合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这条必由之路,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需要聚焦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资源要素流动。

  “农村改革让村民真正成为村集体的主人,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这几年,我们村通过开发租赁商业办公楼和商铺、创办创业基地、经营食品产业园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使得村集体和村民收入逐年增长。今后,我希望农村改革再深入一些,涉及领域再广泛一些。”7月4日,昌吉市中山路街道小渠子一村村民刘新花说。2020年底,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资产过亿元,人均年纯收入达2万元,村民尝到了甜甜的“小康味道”。

  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政研室主任、深改办常务副主任鲁志荣介绍,2017年,昌吉市承担了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县市试点任务,为全疆乃至全国整县市推进改革提供了样板;2019年起,昌吉州作为全疆唯一的改革试点,承担了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州(地、市)推进试点任务……

  今年,昌吉州已整合实施项目38个,总投资6900多万元,重点支持产业发展、稳岗就业、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为乡村产业发展“提速”打牢基础。

  布娲鹣认为,新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基本公共服务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坚持把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实施,更好地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各族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与全国同步步入小康社会的新疆,呈现出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景象,各族人民正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着。”布娲鹣说。

  (记者张治立,参与记者盖有军、魏永贵、宋卫国、张婷)

[责任编辑: 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