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6日 20:4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15日电 题:一世“钢” 三代“魂”——一位老包钢人的家庭侧写
新华社记者孙楠、安路蒙
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南排道上一套不起眼的民居内,一面墙壁上挂着主人参加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等全国性会议时的老照片,另一侧的书柜上摆放着一块题有“钢魂”二字的圆盘。
新华社记者孙楠 摄
老照片,是房子主人一辈子的荣光;“钢魂”,体现了祖孙三代人的精神。
主人叫刘志祥,是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第一代建设者。
这一切,始于一个不算抉择的抉择。
时光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55年,正在沈阳工作的刘志祥到北京出差,时值建设包钢,需要大量人手前往包头。
彼时,刘志祥已经拿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是前往中国知名学府深造,还是去“人盖被、被盖沙”的荒滩?
刘志祥丝毫没有犹豫,当即从北京出发,前往包头。
年轻时的刘志祥。(采访对象供图)
“上大学是我一个人的事,建设包钢是国家的事。”刘志祥说,没有国家就没有自己,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
这位后来的包钢一号高炉荣誉炉长刚到包钢时,做过木工,也做过汽车修理工。但跟高炉结缘,颇有一番“矛盾”。
那时,刘志祥正在研读《矛盾论》,他思索如何才能在产钢产铁上找到“矛盾”。
1959年9月,包钢一号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但也存在渣口爆炸、风口损坏等难题。谁能攻克技术难关?
正寻找“矛盾”的刘志祥自告奋勇“请战”,吃住在高炉,和来自东北、北京等全国各地的专家和高炉技术人员一起攻坚克难。
年轻时的刘志祥(左二)和同事讨论。(采访对象供图)
“大家劲往一处使。当时2000多人围着高炉转,还有其他工厂给我们提供帮助,但没一个人提出要报酬,为的就是能尽快出钢出铁,为的就是国家能富强。”他说。
“什么是‘包钢精神’?不忘初心、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我觉得这就是‘包钢精神’,也是‘包钢人’的灵魂。”刘志祥说。
据介绍,在全国支援包钢的热潮下,平均每天有10多个车皮的设备和材料从全国各地运到包钢,最终有8万多名创业者扎根边疆,谱写了一曲“齐心协力建包钢”的佳话。
从晚上睡觉帐篷都会被吹跑的荒滩,到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从第一炉铁水,到累计产钢超2.6亿吨,背后凝聚的是无数“包钢人”的汗水和心血。
时至今日,虽然已经步入鲐背之年,讲起那段历史,刘志祥眼神仍然充满光芒、话语依旧慷慨激昂。
今年“七一”之后,刘志祥随身携带的包里多了一份报纸,他不时拿出来读一读。
“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党中央号召你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刘志祥不自觉深情朗读,“虽然我已经90多岁了,但作为一名62年党龄的老党员,党中央的号召令我心潮澎湃、充满干劲。”
“我离不开包钢。”刘志祥说,“有啥开心的、烦心的事,我都会回到高炉看一看、望一望。”
刘志祥和女儿(右一)孙女(左一)。(新华社记者孙楠 摄)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传承。
如今,刘志祥家三代11口都是“包钢人”,先后在包钢不同工作岗位上勤恳工作。
女儿刘颖在包钢工作30年,2012年退休。她说,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全家人都深受包钢及父亲的影响。
“父亲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他,他能做的就是为了国家付出一切。”刘颖说,“无私奉献、不求名不求利,这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
“好好工作,不要怕苦怕累,要记得党的恩情。”在包钢计量中心工作的孙女刘琳说,爷爷那一辈是开拓者,父辈是建设者,现在时代变化了,自己这辈更重要的是改革创新。
“虽然技术革新、工作强度变大,但是积极的状态和精气神不能丢。”她说。
在国外留学8年的外孙徐光远两年前选择回国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后。虽然不是“包钢人”,但他的心始终未变。
“作为‘85后’的青年力量,我一定要传承姥爷那一辈‘实干报国’的艰苦奋斗精神。”徐光远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们青年科技人员要用科技去强大我们的国家,这是我们身负的时代使命,义不容辞。”
刘志祥和外孙。(受访对象供图)
当年放弃清华的刘志祥就这样和清华大学再续前缘。
“七一”前夕,刘志祥专门去了次北京。在去程的火车上,他问乘务员:“火车轨道用的是哪儿的钢轨?”对方回答:“包钢。”
也许这就是“包钢人”的情结,出门在外总要问一问,总想去睁大眼睛找一找包钢的痕迹。
到了北京,刘志祥在外孙的陪伴下逛清华园,圆当时梦。
“校园真大啊。”刘志祥感慨,但他却自豪地说自己一点都不后悔,“包钢‘毕业’和清华毕业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