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新疆贡献力量】太湖托河情 共绘同心圆

——江苏省无锡市对口支援阿合奇县工作纪实

2021年07月19日 10:37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无锡市对口支援阿合奇县前方工作组策划了两期“县长来了”电商直播节目,帮助当地销售特色农产品100余万元(2020年5月21日摄)。

阿合奇县举行无锡援助阿合奇县新能源公交车交车仪式(2020年7月15日摄)。

这是无锡市援建的阿合奇县科技文化体育中心(1月25日摄)。

阿合奇县团结小学举行了一堂“空中云课堂”网络在线视频预备课(2020年6月17日摄)。

无锡市第十批对口支援阿合奇县干部人才踏上赴阿合奇县的征程(2020年3月29日摄)。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的喀拉库勒湖景区和远处的公格尔峰(6月5日摄)。 谢智 摄

  是天山遥远的呼唤?是托什干河神秘的诱惑?2007年,无锡市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签订《江苏省无锡市对口帮扶阿合奇县总体协议》,2007年、2010年、2017年、2020年……170多名无锡援疆干部人才和100多名柔性援疆各类专业人才离开家乡,奔赴万里之外的阿合奇县,开展产业援疆、民生援疆、教育援疆、医疗援疆、文化援疆。自此,太湖之滨的无锡和天山深处的阿合奇结下了不解之缘。

  14年来,阿合奇县产业基础、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及全县的城乡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支援各项建设,无锡共投入各类资金7亿多元、实施项目近200个,有力带动了阿合奇县的经济发展。2018年,阿合奇县顺利脱贫摘帽。

  太湖托河情,无悔援疆路。2007年,来自“太湖明珠”无锡的援疆干部人才来到阿合奇县,支援新疆。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位参与对口支援阿合奇县的无锡援疆工作者,无论援疆时间长短,都是阿合奇发展的建设者、见证者,都会被阿合奇人民铭记。

  产业援疆 助农增收

  以前的阿合奇县土地贫瘠,不太适合一些农作物生长,资源相对匮乏,农业、工业基础薄弱,就业机会少。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无锡市对口支援阿合奇县前方工作组结合当地特色优势,将大果沙棘作为特色林果业的主栽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以此增加林木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和地下水蓄积量,起到涵养水源、阻滞风沙、固土保肥和净化空气等作用,使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有效促进阿合奇县产业结构调整,并发展成为农牧民致富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018年,阿合奇县引进新疆中科沙棘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沙棘及其衍生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等。该公司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流态化速冻隧道枝果分离”技术,有效解决了沙棘采摘难、效率低的问题,配套建设了一座集沙棘保鲜储存、技术研发于一体,拥有先进成套生产加工设备的综合性现代化沙棘生产基地。

  目前,阿合奇县组织种植大果沙棘共计6万亩。在沙棘种植基地,当地农牧民参与管护、采摘及深加工等工作,带动9000余人次增收。使沙棘种植基地辐射阿合奇县的四乡一场一镇,实现了农牧民向产业工人的身份转变和收入提高。

  在阿合奇县库兰萨日克乡沙棘种植基地工作的托力干·朱马希夫妻俩在基地工作5年了,看着家乡越变越美,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托力干笑着说:“在家门口工作,随着沙棘产量的提高,收入也越来越高,日子是越过越美了。和我一样在沙棘基地工作的有42名村民。”

  产业兴则农民富,农民富则经济活。无锡市对口支援阿合奇县前方工作组不断以更符合当地发展的方式推进乡村振兴,围绕消费扶贫做文章,推荐阿合奇农产品参加农博会、文博会、食博会,举办了阿合奇农产品(无锡)展销会,达成采购意向1200万元,精准策划两期“县长来了”电商直播节目,帮助当地销售特色农产品100余万元。

  援疆不仅讲广度,也追求深度。2020年,两个新疆阿合奇生活馆正式亮相无锡市区,通过线下深度体验,扩大阿合奇县特色农产品销量,全年累计完成消费扶贫2000余万元。

  项目引领 全面援疆

  项目建设是援疆工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对阿合奇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2020年1月以来,无锡市对口支援阿合奇县前方工作组围绕克州江苏产业园的建设需求,开展各类产业招商活动,举办了“产业援疆江苏行—克州遇见无锡”专场活动,邀请了江苏省的天圣达、确成硅化学、兴达泡塑等近100家企业莅临指导。今年6月,总投资达500万元的新疆沙棘精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无锡市党政代表团来访之际揭牌。

  过去一年多来,无锡市对口支援阿合奇县前方工作组相继走访了江苏省的数字鹰科技、凤凰电动车等70余家意向企业,持续跟踪投资动向。为此,还专门从无锡市选派干部到克州江苏产业园挂职一年,积极配合产业园建设工作。

  与此同时,无锡市对口支援阿合奇县前方工作组积极推动政产学研合作,与江南大学达成全面合作意向,共同推进馕产品研发、沙棘产品研发、刺绣工艺升级、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等工作。

  2020年和今年,列入计划的援疆项目共37个,涉及产业发展、教育卫生、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交流交往等七个方面。今年,通过积极争取,援疆项目总投资比2020年增加了727万元,并撬动其他各类资金5524万元,呈现出综合效益更突出、双向互惠更明显等特点。其中,阿合奇县生活垃圾处理二期工程总投资2000万元,项目建成后,阿合奇县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可达90%。

  改善民生福祉是阿合奇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核心和关键,安居工程、“煤改电”工程、自来水、污水处理、新能源公交车等项目也都体现了前方工作组“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工作理念。

  青蓝结对 夯实基础

  因为远赴阿合奇支教,无锡援疆教师们少了欣赏太湖的时间,但多了一段托什干河流淌的美好记忆。

  “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相信你们在新的征程中,定能延续前人的荣耀,创造新的辉煌!”当新一批援疆教师到达阿合奇县同心中学,看到前一批援疆教师在黑板上的留言时,大家心潮澎湃,纷纷表示一定要让无锡教育之花,在托什干河畔灿烂绽放!

  援疆教师们克服种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阿合奇县同心中学的教学工作中,主动走近学生群体了解情况,调研学生差异,将无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阿合奇县同心中学教学计划,与学校教师共同探讨提高课堂效率等问题。

  针对阿合奇县同心中学3年内新招教师超过100名的情况,积极开展“青蓝结对”活动,通过一对二或一对三的模式,让每位援疆教师都带上徒弟备课,帮助他们尽快成长。同时,积极参与学校课题研究,教师团队领衔研究的3个教学课题获克州教育局重点立项。据统计,援疆教师团队已结对35名阿合奇县后备人才。

  2010年第一批无锡援疆教师入驻阿合奇县同心中学后,这个学校包括中考成绩等各项指标持续位居克州前列,而考入有关省份新疆高中班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11年间,近50名无锡教育工作者来到阿合奇县,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帮助阿合奇县教育事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医疗援疆 精准帮扶

  无锡援疆医疗队全面推进医院管理、改革、医教研、人才培养等工作,着重开展医疗新技术研究,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无锡援疆医生时常利用周末到偏远山区开展义诊活动。对每一次牧民群众的现场询问,医疗专家们都详细询问病史,耐心地给予解答和建议。

  近年来,无锡援疆医疗队以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抓手,将先进医院管理理念和经验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制定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完善财务内控机制,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累计修订全院性管理规定30余项,完善科室或部门规章20余项。

  同时,无锡援疆医疗队全面着重开展医疗新技术,在阿合奇县人民医院率先开展无痛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急诊消化道内镜下止血、光棒引导下气管内插管、新生儿双水平无创辅助通气等技术,推广“舒适化医疗”理念等。

  2020年以来,无锡援疆医疗队累计开展门诊诊疗1000余人次,主持危急重症病人抢救104人次,开展医疗新技术新项目25项。

  增进共识 促进团结

  民族一家亲,共结石榴情。

  无锡援疆干部人才积极开展“苏克一家亲石榴计划”等活动,在加强阿合奇县与无锡市各族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中,加深新疆各族群众对疆外其他省份的了解,增进感情。

  2020年7月,“超燃盛夏鸿山领鲜”2020无锡鸿山葡萄文化旅游惠民月在无锡鸿山旅游度假区正式启动,5名柯尔克孜族歌舞演员带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情厚谊,来到无锡为鸿山葡萄文化旅游惠民月助演。同年12月,“无锡艺术家新疆行”主题展览活动成功举行,集中展示了书画家们在新疆采风时创作的反映大美新疆、民族融合的作品,更增进了无锡人民对新疆的了解。

  无锡市滨湖区、新吴区各乡镇与阿合奇县的乡镇场进行结对,累计投入260万元,从教育、医疗、产业三个方面给予支持;无锡市委统战部、市工商局积极组织企业家捐赠助力阿合奇县疫情防控;无锡市城管局援助经费助力阿合奇县市容环境专项整治;无锡市教育局积极开展“同心共筑中国梦”系列活动,会同“同心同行”慈善基金会在阿合奇县设立专项助学金;无锡技师学院与阿合奇县技工学校签署对口帮扶协议,并落实帮扶资金和设备合计50万元。

  自去年以来无锡后方单位和社会各界累计支援阿合奇县各类物资价值达600余万元。一份份优异的成绩单,离不开无锡市委和市政府及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14年来,阿合奇县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已建4992套安居房,实现了路、水、电、暖、气等“七通”,农牧民生活也愈加安定、愈加幸福。

  无锡市对口支援阿合奇县前方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前方工作组将针对阿合奇县的发展实际,把产业项目、民生项目、文化项目作为主要抓手,切实抓好乡村振兴、文化交流、招商推介、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逐步补齐阿合奇县的民生短板,切实提升阿合奇县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张媛媛)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朱友群摄

[责任编辑: 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