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新疆贡献力量】提升医疗水平 造福南疆群众 ——浙江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成果丰硕

2021年07月20日 10:30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1月16日,浙江省医疗援疆专科联盟多学科联合救治盆腔巨大肿瘤患者。 

2020年12月18日,浙江省医疗人才推进建设的惠民项目——南疆眼库建立后,使当地不少失明患者重见光明。 

1月23日,浙江省医疗援疆专家带领当地结对医生进行行政大查房,全链式传帮带,培训医疗人才。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浙江援疆“医疗大巴扎”开启百医进百村活动。图为3月13日,浙江援疆“医疗大巴扎”走进阿瓦提县开展巡回义诊。

  2016年以来,浙江省积极推动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并以“大组团、大医疗、大帮扶、远程智慧医疗、远程网络教育”的“三大两远程”医疗新模式,在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两家医院进行试点,变“零星选派”为“组团布局”,变“输血”为“造血”,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安排浙江省级“三甲”医院加大对这两家医院的帮扶力度,累计派出援疆医疗专家484名,助力将其打造成为南疆的区域医疗中心。

  打造龙头医院 提升整体医疗水平

  “医生的成长和医院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要提升医院的整体水平,不是填补了多少技术空白那么简单。”已在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挂职3年院长的援疆干部涂建锋说,要给年轻医生宽松、激励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担当作为,同时也要加强医院效能建设。

  选派院长及学科带头人组成团队,这是浙江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实施以来的最大改变,提升了医院的诊疗和管理水平。今年,涂建锋和兵团第一师医院院长陈军分别被自治区和兵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16年以来,浙江省共安排专项援疆资金7.57亿元,用于“组团式”帮扶受援地医疗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仪器设备更新及人才培养支援等,集中资金、人才、项目、技术等资源,打造一批龙头医院。

  浙江省13家省级“三甲”医院“组团式”帮扶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和兵团第一师医院,合力将两家医院打造成为引领南疆、辐射全地区的区域医疗中心。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直属4家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3家医院与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建立跨省医联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6家医院与兵团第一师医院组建跨省医联体,实现医联体内部患者住院信息及医保信息的互联互通。

  浙江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帮助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建成南疆首家眼库、首个核医学诊疗示范基地,新疆首家心脏康复中心,国家级卒中中心、房颤中心。兵团第一师医院建成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胸痛中心、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建设单位等。

  建设优势学科 实现远程智慧医疗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要求每批援疆医生为受援医院至少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

  一批有影响力的专科医疗中心陆续建成,一支支技术精湛的当地卫生人才队伍支撑起了关键学科,不断攻破医疗技术难题。两家受援医院新建的心理科、儿童重症医学科等均发挥了良好社会效益,总体诊疗水平迅速提升。

  2020年以来,浙江省创新帮扶模式、拓展帮扶范围,在原有的“浙阿跨省医联体”基础上,将“以院包科”机制扩展到其他地直医疗机构,帮助受援地建设打造一批特色学科,做强一批优势学科,填补一批技术空白。同时,举办了浙阿重点疾病防治柔性援疆暨杭阿专科联盟集中签约仪式,促成浙阿两地医院建立学科精准结对帮扶关系。目前,浙江省43家“三甲”医院与受援地医院结对,深度帮扶受援地打造重点特色学科。

  浙江省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提升了该地医疗卫生事业“造血”功能。新建儿童重症医学等10个学科、17个浙阿临床医学中心,成功开展“术中唤醒”脑功能区肿瘤切除术、人工耳蜗植入等新技术新项目400多项,超过80项新技术填补了南疆医疗技术空白;推进“指尖上的医生”工程,利用浙江“互联网医院”和“智慧医院”等数字化发展优势,架起两地远程医疗专网,加强远程医疗和远程培训帮扶。今年挂牌成立阿克苏地区远程病理、远程超声中心,让本地医生只需“指尖”操作,即可连线浙江名医开展远程会诊。

  2016年以来,受援地、县(市)医院与浙江支援医院实施远程医疗近千例,参加远程培训近3 万人次,让当地医疗人才在本地就能得到远程教学和专家的技术支持,让当地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创建新型模式 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2020年11月20日,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成功开展“静息+药物负荷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新技术,为一例冠心病患者提供了精准的诊断,两天内就明确了治疗方案。

  这样的例子在3年多时间里不胜枚举:成功为一名肺癌多发骨转移伴疼痛患者实施了锶-89核素治疗,并为肿瘤骨转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核素治疗方面常态化开展分化型甲状腺癌碘-131治疗、甲亢碘-131治疗、骨转移锶-89治疗……

  从核医学检查到核素治疗,核素治疗从单纯131碘治疗到晚期骨肿瘤综合治疗的诊疗范围拓展,并从肿瘤诊疗逐渐发展至内分泌系统、肾脏系统乃至心脏疾病的诊治,实现了单一到多元的发展。

  核医学科防护病房的成功创建,不仅为阿克苏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也扩大了援助服务半径,为来自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地的各族群众提供了便利。

  而南疆眼库是浙江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医疗队根据受援地眼疾较多、眼库缺失的实际推进建设的惠民项目。眼库建成后辐射南疆四地州,帮助更多角膜疾病失明患者重见光明。

  不同医院、相同专业的援疆专家共同解决疑难病例,这就是浙江医疗援疆专科联盟。该联盟的组建,一定程度上促使阿克苏地区医疗技术避免同质化,同时也确保了患者看病诊疗的连续性、安全性。

  目前,专科联盟成员已扩大到1000余人。浙江援疆“医疗大巴扎”从2020年开始打造升级版,通过“巡回义诊+专科联盟”的载体,分学科再组团开展帮扶,变专科援疆医生“孤军作战”为“集体作战”,更好地实现了兵地联动、资源共享、辐射基层、整体提升、群众受益目标。

  多种方式教学 培养当地医疗人才

  今年初,南疆首家、自治区第二家儿童诊疗中心——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童诊疗中心(地区儿童医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该地区医疗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跨越,也是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的一个重要成果。

  “儿科的发展,离不开援疆专家的辛勤付出和指导,从诊疗理念落后、操作不规范、疑难危重病不能应对,到如今的专科化发展、实现危重症的诊治,极大地提升了危重患儿的抢救成功率。”该院医生荣小利说。

  令人欣喜的是,该院通过援疆专家的传帮带和后方医院的支持,已建立“前线师傅带徒弟+后方进修加提升”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一批优秀学员,成为儿科发展的中坚力量。

  今年,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搭建了“天山医学精英学院”培训平台,重点培养现代医院管理人才。在完善“导师带徒”机制上,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共设立“严静专家团队名医工作室”“罗定存名医工作室”等名医传帮带工作室68个。

  2016年以来,浙江省协调大批专家来疆讲学、开展技术指导1403人次,通过“师带徒”跟班学习、教学查房、学术讲座、现场带教等方式,在本地个性化培养学员371人。受援地区共选派技术人员1261名赴浙江进行为期1—6个月的跟班学习或挂职锻炼,为受援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随着浙江省积极推动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浙阿两地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范围将更广泛、内涵将更丰富、基础将更牢固、空间将更广阔,正通过纵深推进“三大两远程”医疗援疆模式,打造浙江医疗援疆的“金名片”。

  亮点工作

  “医疗大巴扎”:

  组团巡回义诊 惠及各族群众

  2016年以来,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创新模式组建了浙江援疆“医疗大巴扎”巡回诊疗队,之后不断走进乡村、山区、牧区、部队、学校,深入偏远地区开展义诊、健康筛查,发现、筛选出因各种原因无法及时就医的患者群体,有针对性地通过帮扶基金、公益扶贫项目进行精准帮扶。不仅如此,巡回诊疗还有助于精准选派专家,推进适宜技术落地,培训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截至目前,累计巡回义诊1452场、援疆医生参与近万人次、惠及各族群众14万余人次,免费发放价值近百万元的药品。

  专科联盟:

  在家门口看病 享受优质医疗

  浙江医疗援疆专科联盟通过强化浙江省市援疆医疗队上下联动、纵横协作,借助专科联盟充分实现兵地联动、区域合作、共赢发展,有效提升区域各医学专科整体水平,让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三甲”医院的医疗技术。目前,浙江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共组建了儿科、急危重症科、消化科、眼科、病理科、泌尿外科等19个医疗援疆专科联盟。

  南疆眼库:

  患者重见光明 开启美好生活

  南疆眼库是浙江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医疗队根据受援地眼疾较多、眼库缺失的实际推进建设的惠民项目。眼库建成后辐射南疆四地州,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田地区提供有关角膜捐献的咨询、登记和宣传及有关获取供体的联系、准备、协作等综合服务。帮助更多角膜疾病失明患者重见光明。

  核医学示范基地:

  填补地区空白 便利患者就医

  在浙江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3年多时间里,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核医学科已成为南疆唯一一家诊断与治疗兼备的核医学科,尤其是创建了唯一标准化、规范化放射防护病房,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诊断到治疗、从影像到临床的“三个转变”。核医学科防护病房的成功创建,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优质服务,同时也扩大了援助服务半径,为南疆其他地区的群众提供了医疗便利。

  文/叶锡挺

  本版图片均由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提供

[责任编辑: 罗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