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0日 10:54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毅
刚刚过去的一周,由中国科协主办、新疆科协承办的2021年“科创中国”院士专家新疆行活动成功举办,新疆也因此迎接了一批极不寻常的客人。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全国多个领域的22位院士专家深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地考察调研。他们走进生产一线、来往于城市和农村,近距离感受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为我区科技创新工作问诊把脉。
这是忙碌的一周,每日近10个小时的考察工作常使人疲惫;这也是令人振奋的一周,全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显现,一片欣欣向荣;这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周,院士专家在考察过程中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为新疆发展建言献策并与企业、学会展开对接洽谈。一系列成果的取得,让科技创新成为这个夏天人们关注的热点,也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科创支撑。
充分肯定新疆产业发展成果
本次考察调研期间,新疆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和快速形成的产业优势,引起院士专家们的关注。
在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院士专家走进当地棉纺织企业,实地考察企业生产经营、创新发展等情况,与企业深度交流科技服务需求,进一步推动当地棉纺织行业迈向更广阔的市场。
当看到现代化的纺织加工设备、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高效的上下游协作,院士专家纷纷为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点赞。
“新疆棉花产业链的发展很成熟,可以清晰感受到产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和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蒋庄德说,这些年,新疆棉花产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更带来了高品质的产品和拥有更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支撑。
“新疆纺织行业的不断升级为全国纺织行业健康发展和老百姓生活水平提升发挥了很大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刘合说,新疆纺织行业取得的发展成绩令人振奋,这是新疆各族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
在巴州、伊犁州考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时,院士专家对全区开展的相关工作给予了充分认可。
“新疆生态环境非常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专家何雅玲说,许多景区的开发很好地保护了原始自然风貌,没有进行过度开发,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提升了旅游业发展质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领域专家于吉红对新疆生态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也有类似感受。“此次考察活动我领略了伊犁那拉提草原之美,更感受到祖国山河之壮。伊犁具有独特的生态资源和丰厚的自然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伊犁科技创新将大有可为。”于吉红说。
农业旅游业发展广受关注
在此次考察过程中,新疆特色农业及旅游业的发展引起了院士专家们的关注,大家积极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为新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出宝贵意见。
近年来,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取得喜人成绩,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农民收入节节攀高,为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考察过程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康绍忠感受很深,他说,新疆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样板区,也是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的试验田、样板田。
“新疆光热条件较好,但水资源相对匮乏,要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就一定要适水发展。”康绍忠说,新疆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水效农业的支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将使新疆现代农业发展具备广阔前景。
“新疆发展辣椒产业潜力巨大,是全世界辣椒产量最高的地区,也是最适宜色素辣椒种植的地区,每年可为农民带来60亿至80亿元的经济效益。”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说,希望新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重点发展干辣椒和色素辣椒产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此次考察时值新疆进入旅游旺季,优美的景区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博斯腾湖景区考察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魏辅文说,新疆旅游业留给人环境优美、管理到位的良好印象,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更离不开生物多样性保护。希望新疆能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更好地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让更多群众从中受益。
“新疆地域辽阔、物种资源丰富、旅游特色鲜明,丰富而优质的特色农畜产品和浓郁的乡土风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院长路战远说,面对新的发展阶段,新疆要在产业优化布局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产业优势和旅游景观优势,构建大产业格局,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成为我区经济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亮眼底色。“新疆环境壮美、资源丰富,为未来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说,希望新疆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充分发挥好资源禀赋优势,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让“科创中国”落地生根
8天时间,22位院士专家除了充分了解新疆发展状况,支招特色产业发展外,还带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理念,持续为各地经济发展发挥积极影响。
“先进的发展理念比一项具体的技术措施更重要。”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石书兵说,此次考察过程中,院士专家们结合当前全区农业发展形势,提出了高水效农业、绿色防控、耕地保护等农业高质量发展理念,对各地做好“三农”工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这些科学理念将为全区现代农业发 展提供科学理论基础,有力推进乡村振兴。
此次活动的考察地巴州和昭苏县分别是全国“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和自治区“科创中国@新疆”工作试点县,活动针对试点工作专门举行了“科创中国@新疆”试点县工作座谈会。在巴州考察期间,院士专家们在深度调研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科技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在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成果转移转化、人才汇聚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推动合作成果转化落地。
巴州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吸纳院士专家们的真知灼见,转化为推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建设的良方,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发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建设的重要指导推动作用,调动更多资源和科技工作者,把更多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引入巴州,积极推动科技和经济有机协同、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
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王光强说:“此次考察活动中,有10位院士专家与10余家企业、学会对接洽谈,形成了10项合作交流意向,实现了让企业家找到科学家的目的,这些成果将为新疆‘科创中国’试点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也为我区科技创新工作带来科学家精神和启迪。”今后一个时期,自治区科协将围绕2021年“科创中国”工作要点的部署和我区“十四五”发展重点,打造“科创中国@新疆”服务品牌,用“科创中国”品牌串联创新要素,组织专家服务团下基层、访企业,畅通科技资源下沉产业一线渠道,以区域产业需求牵引科技供给、提供精准服务,推动“科创中国”品牌在新疆落地生根,助力我区科技经济深度融合,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院士专家点评
用好优势资源 未来发展可期
利用资源优势 实现绿色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专家何雅玲:利用好太阳能将为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发挥重要作用。新疆日照时间长、热效率好,太阳能光热资源利用前景广阔。希望新疆能在科技创新和招商引资引智方面持续加大力度,我愿意为新疆能源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魏辅文:生物多样性每年可为人类提供价值125万亿美元的生态产品,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好绿水青山,也是保护好金山银山。希望新疆能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从而更好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床地质与矿产勘查学家毛景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不是说不开发矿产资源,而是一边开发一边进行环保复绿的绿色开发、高质量开发,这两者没有矛盾。新疆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能够较好实现生态保护和矿产资源开发协调可持续,新疆既可保障本地经济发展,也能为国家资源安全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领域专家于吉红:此行让我们领略了新疆之美,更感受到祖国山河之壮。这里具有独特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新疆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科技创新将大有可为。
产业日渐成熟 提高发展质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康乐:推广绿色、可持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会让新疆瓜果等特色经济作物品质更好、效益更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康绍忠:新疆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的试验田和样板田。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蒋庄德: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日渐成熟,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更加自信,今后希望能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刘合:新疆纺织产业的不断升级为全国纺织行业健康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院长路战远:新疆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应发挥区域特色产业优势和旅游景观资源优势,进一步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
用好科技力量 取得更大进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方忠:新疆的发展应结合本地特色,在创新上多下功夫,用好科技力量,相信未来可以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就。
广西林科院总工程师杨章旗:新疆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质资源禀赋,应在环境治理、土壤改良、品种引进等方面同步发力,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段文晖:这些年新疆在经济建设、科学技术进步等领域实现了快速发展,各族群众做出了一番令人敬佩的事业,相信新疆未来一定还会取得更大更快的进步。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华明:新疆地大物博,无论是从资源、工业和能源方面来说,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希望借这次机会进一步了解、学习,尽最大努力为新疆的发展和科技创新尽一份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郑卓整理)
天山时评
美丽新疆值得看好
代立
时值盛夏,天山南北瓜果飘香、风光旖旎,目之所及美不胜收。新疆迎来了旅游旺季,同时也迎来了参加2021年“科创中国”院士专家新疆行活动的院士专家们,他们一路考察调研,一路思考建言,既感受着美丽新疆的无限风光,更对新疆广阔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和一般游客的感性体验不同,院士专家们以理性的视角、专业的思考,在天山南北“望闻问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他们对当下新疆的评点更令人信服,他们对新疆未来的看好更让人鼓舞。
美丽新疆值得看好,首先在于她的资源禀赋好。以往我们说新疆底子薄、基础弱,院士专家们则以宏阔的视角,认为地大物博更好做文章。新疆以独特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物产优势,在很多领域得天独厚,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天然宝藏,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物质基础;同时,新疆还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样板区,优质的新疆棉、香甜的瓜果早已是蜚声天下的新疆名片;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还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最前沿。因地制宜,把这些优势发挥好利用好,我们就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美丽新疆值得看好,关键在于她的发展势头好。院士专家们一路走来,真切地感受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团结带领下,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顽强拼搏,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成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天山南北干出了一番值得骄傲的业绩,书写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亮丽答卷,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稳定的红利,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格外振奋。
美丽新疆值得看好,更在于她的发展前景好。近日,新疆市场主体数量连续5年持续增长的消息令人振奋。见微知著,我们从中感受到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活力。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审视谋划新疆工作,更是为新疆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今日的新疆天时地利人和,各族儿女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正以昂扬的姿态、饱满的信心,拥抱更美好的明天。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展望新疆的美好明天,我们信心满怀、意气风发。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前行路上仍需闯关夺隘,仍要再攀高峰。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扎扎实实做好稳定发展各项工作,凝心聚力、乘势而上,汲取奋发有为的强大精神动力,为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更美好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