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山又闻鸣沙声 愿你听懂沙漠的歌咏

2021年09月03日 09:24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石榴快评】

  代立

  据媒体报道,经过封禁保育,闻名世界的敦煌鸣沙山又闻鸣沙声:“初闻殷殷继咚咚,余音似与宫商配。”曾一度失声的“哑沙”经治疗而康复,实为可喜。

  敦煌鸣沙山之所以会“失声”,主要因为随着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增加,沙粒磨损,产生粉尘等杂质,这些杂质侵入沙粒表面孔洞,导致鸣沙共鸣机制丧失变为“哑沙”。经过多年保护,鸣沙山的部分沙山沙粒得到淘洗,表面被净化,恢复了往日的“鸣叫”。

  鸣沙山复鸣耐人寻味。事实证明: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要尊重自然规律,即便是沙漠,若不想失其精华减其魅力,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沙”被纳入系统治理意义重大,我们必须读懂“加一个‘沙’字”的深意。

  随着时代进步,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不断加深。我们既要清楚黄沙肆虐吞蚀绿洲的危害,需要防之治之,也要看到沙漠是地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护之用之。2019年,在新疆库尔勒参加中国干旱区沙产业发展论坛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防沙治沙首席专家杨文斌曾说:“沙漠并不是地球的癌症,而是地球自然景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防和治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可见,“沙”绝非人类永恒之敌,它同样可以变成无穷“宝藏”。对于沙不能只有恨,也可以有爱,防沙治沙与护沙用沙并不矛盾,让“沙患变成沙利,风沙变成风景,黄沙变成黄金”,正是我们需要攻克的难题。

  新疆有丰富的沙漠资源,最近几年,新疆各族干部群众通过沙漠种植、沙漠旅游、沙漠康养等方式,打造多元沙漠经济,正在探索黄沙变成致富“金沙”的有效途径。

  但是,开发利用沙漠资源需慎之又慎。敦煌鸣沙山曾经喑哑无声,就说明了这一点,新疆不能走弯路。木垒鸣沙山、哈密柳条河鸣沙山等本地“鸣沙山”,鸣声清越,魅力不输别处,要想成为叫得响的品牌,就需要我们科学利用好这些资源,让会唱歌的沙子歌声不断,亮出“黄沙变黄金”的好声音。

[责任编辑: 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