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小康农场”的“嵌入式”生活

2021年09月03日 17: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新疆喀什9月2日电 题:新疆“小康农场”的“嵌入式”生活

  中新社记者 朱景朝

  眼下,正是水果新梅采摘季。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良种繁育场居民纳麦提江·喀斯木每天起得很早,在忙完喂牛、清圈后,就到程永利的新梅果园里帮忙,采摘、装筐、装车,再运到冷库里保鲜。

  今年7月,程永利患腕关节综合症做了手术,现在双手仍不能持力。

  纳麦提江父母去世得早,小时候生活艰难。其父亲去世前将好友程永利叫来,将纳麦提江托付给他。“程叔叔就像爸爸一样帮我购买种子、化肥、地膜。教我种棉花、新梅,我养牛遇到困难,他就来帮我。”

  现在,纳麦提江已成为当地有名的养殖大户,目前,有12头牛。今年年初卖了3头小公牛,挣了3万元(人民币,下同)。他的妻子用当天的鲜奶调制酸奶,供应县城的餐馆,由于口味上佳,喀什市的人也常慕名来买。他今年计划在县城买套楼房,给大学刚毕业的女儿住,她要在县城工作。

  良种繁育场是疏附县一家农场,位于县城城郊,主要经营农作物育苗、蔬菜大棚和水果种植。

  程永利种的65亩西梅,今年挂果,产量并不多,但到明年、后年,将进入盛果期,产量可达50吨,收入至少50万元。

  程永利所在的穗之西合作社,已种植新梅270多亩,成员有8户,产品主要销往广州。“以后合作社扩大规模,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带动更多的人致富。”

  记者在该场居住区看到,平房白墙红顶整齐排列,两栋楼房矗立,街巷是平坦的柏油路,每家都通了天然气,自来水来自慕士塔格峰的冰川雪水。

  该场党支部书记、场长崔久秀告诉中新社记者,10多年前,这里基本上都是旧土房,借助国家安居富民房建设补贴政策,现在几乎都是新建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的房屋,条件好的盖了楼。

  该场居民收入一部分来自土地流转。近年,该场1000亩土地流转给了两家龙头企业,发展设施农业,居民每亩地每年可从企业处获得1000元的土地流转金,又可腾出手来外出务工,居民练克才凭着建筑手艺到县城打工挣钱,盖了楼。

  记者走进居民练克才家的小二楼,看到一层是客厅,接待亲朋好友,二层有健身房、卧室和书房。书房里摆着一套精致的民族特色茶具。

  练克才说这是他的邻居买热木尼莎·苏力坦汗今年“七夕”节送给自己的。

  买热木尼莎的房屋是传统的民居式样,院落里是菜地,白天她料理菜地,打发时间。她和练克才已做了几十年的邻居。

  “他是重庆人,知道他爱喝茶,七夕节前,我去县城花了两天时间在超市里精挑细选。之前我没有问他,如果问了,他肯定拒绝。”买热木尼莎说。

  2018年,练克才盖楼房的时候,买热木尼莎的丈夫帮着一起建。2018年,买热木尼莎的丈夫不幸患上重病,练克才得知后送去了1500元。2020年,买热木尼莎的丈夫去世,其丧事练克才帮着操办。

  目前,买热木尼莎的女儿已出嫁,儿子今年从西南民族大学毕业,因为喜欢成都,在那找了工作,“有困难,我们都互相帮助,谁都离不开谁,”买热木尼莎说。

  良种繁育场有60余户居民,340人,由汉族、维吾尔族、壮族、土家族、蒙古族等组成,2020年人均年收入达2.3万元。(完)

[责任编辑: 赵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