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业:贫瘠土地蹚出“杏”福路

2021年09月04日 09:26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弘扬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米日古力·吾

  走进托木尔峰脚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4团3连,硕果累累的丰收画面映入眼帘:杏园里,黄灿灿的吊干杏挂满枝头,摘杏的、运杏的人来来往往;马路上,一辆辆货车忙碌着,将吊干杏运往全国各地……“看着职工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好,我心里比蜜甜,付出再多也值得。”8月27日上午,3连党支部书记陈俊业感慨道。

  3连地处戈壁边缘,职工以种植果树为生,但因土地贫瘠、风沙较大、冻害严重,果树产量低、收入少。2016年以前,这里有贫困户24户73人,曾是兵团第一师的深度贫困连队。

  2016年,37岁的陈俊业调到3连,担任连长、党支部书记。“大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到处黄土飞扬。”陈俊业回忆当时的景象。他觉得,既然来了,就不能白来,要真正做点事,才无愧于党组织对自己的信任。

  陈俊业在走访中了解到,连队大部分职工群众种植吊干杏树,但由于管理技术落后,形成了不管不结、不结不管的恶性循环,大家逐渐对种植吊干杏失去了信心。

  为改变这种状况,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专业毕业的陈俊业利用自己所学知识,根据连队实际情况,制定了吊干杏树管理办法,手把手教职工群众修剪、拉枝、疏花疏果技术。“作为党员干部,我要带头做事。当时我许下诺言,要用3年时间带领职工群众实现脱贫。”陈俊业说。

  万事开头难。“在大家看不到收益的时候,你再怎么解释都没用。”陈俊业回忆说,当时一些职工为了应付团场先种上吊干杏树,但第二年犁地时就会把树拔掉,再种上玉米。

  陈俊业没有气馁,他深入职工群众家中,与大家面对面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杏园里,总能看到陈俊业和大家一起劳动的身影。“要给杏树施有机肥,防治病虫害要使用专门的生态药剂,成熟的吊干杏含有多种有机成分和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及无机盐类,一定会受市场青睐,大家一定要坚持到最后。”陈俊业苦口婆心地做解释工作。

  在陈俊业的努力下,职工群众掌握了科学种植方法,杏园里的杏树焕发勃勃生机。2017年9月,职工沈铁柱家种的40亩杏子成熟了,果子压弯了枝头,当年收入达20万元。

  “20万元呐!别提多激动了!靠种植吊干杏树,我家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现在我天天‘泡’在杏园里都不觉得累。”沈铁柱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有榜样示范引领,职工们纷纷加入吊干杏树种植队伍。2018年,3连1960亩吊干杏树进入挂果期,亩均单产由2016年的100公斤增长到600公斤左右,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3000元增加到1万元左右。当年,3连贫困户全部脱贫,陈俊业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

  “脱贫工作要一步一个脚印做实做好,不能被困难吓倒,要大力弘扬兵团精神。”陈俊业说。

  如今,一颗颗黄澄澄的吊干杏铺就了3连职工群众的致富路,大家的生活越来越有滋味。

  陈俊业还为6户10人申请了护林员的公益岗位,平均每人年增收1万元;向浙江省台州市援疆指挥部积极申请项目,不断完善连队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活困难的职工群众开展一对一帮扶。

  今年2月25日,陈俊业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成绩属于大家,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今年,我们通过标准化管理提升了吊干杏品质,做好储存保鲜和精深加工,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并积极探索电商销售途径,培养直播达人,做大做强吊干杏产业,助力更多职工群众创业增收,日子越过越红火。”陈俊业说。

[责任编辑: 刘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