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1年09月07日 09:14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第一观察】

昆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昌吉支行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8月23日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汤永 摄

金融企业员工在新疆蓝山屯河聚酯有限公司了解绿色金融支持该企业可降解树脂全产业链发展情况(8月23日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汤永 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王永飞

  一袋袋生物降解树脂整齐码放着,两位工人正在忙着运输,这里是新疆蓝山屯河聚酯有限公司的库房。“近年来,我们累计为该公司投放农业科技贷款18亿元,助力企业实现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链闭合,为企业每吨产品降低成本700元。”8月23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昌吉州分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那莉说。

  这正是发展绿色金融带来的益处。自2017年6月,哈密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克拉玛依市获批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新疆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新疆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了有益探索。

  金融产品体系不断丰富

  大厅的一角摆放着桌椅,墙上贴着的“绿色支行”标志格外醒目,旁边则是绿色树木壁画,这里就是昆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昌吉支行的营业大厅,感觉很清爽舒适。“被授予绿色支行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我们将严格按照绿色金融‘六单’机制,将绿色信贷作为绿色支行品牌业务,更好地服务昌吉州经济发展。”该行副行长徐剑说。

  类似这样的绿色支行,正是新疆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举措之一。来自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三地试验区共有银行业绿色专营机构(绿色支行、绿色金融事业部、绿色柜台)59家、非银行业绿色专营机构10家,实现了试验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专营机构全覆盖。

  绿色专营机构的建立理顺了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体制机制,也调动了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积极性。4年来,新疆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多种信贷产品。

  建设银行新疆区分行就是产品创新的积极践行者,该行在全国建行系统落地第一单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到目前已为某企业累计投放3笔合计1亿元贷款。“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因可再生能源补贴到位不及时造成的经营周转资金困难问题。”建设银行新疆区分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冯海涛说。

  特别是昌吉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累计创新推出60种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模式。“我们有6个典型案例已在全国推广,其中,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区小额农户贷款管理系统在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联席会议上进行了交流。”人民银行昌吉州中心支行行长张毅说。

  以金融产品创新为抓手,新疆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向绿色产业、绿色行业聚集。截至今年6月末,新疆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2530.8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0.5%,同比增长18.15%。其中,三地试验区绿色信贷余额501.36亿元,占三地总信贷余额的18.67%。

  除了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产业基金的融资撬动作用也愈加明显。2016年至今年6月末,新疆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50亿元、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务融资工具19.2亿元。昌吉州共设立5只绿色产业基金,总规模77.63亿元,实际使用金额已达89%。

  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保险产品也在推陈出新。克拉玛依市人保财险、中华联合财险创新推出石油石化环境污染责任险和区域性污染防控环境责任险,破解了“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

  科学保障机制提供动力

  为促进绿色金融快速发展,新疆建立健全了绿色金融发展框架机制。自治区及三地试验区层面分别成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一把手”任组长的绿色金融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推进试点工作,确保绿色金融工作分工明确、运转高效、协调有力。

  谈到领导小组的作用时,昌吉州金融办副主任刘永深有体会地说:“绿色金融只是推动经济绿色发展的杠杆之一,实现经济绿色发展需要各个部门形成合力,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昌吉州成立以州长为组长的领导工作小组,工作专班由常务副州长牵头抓总,下设5个工作推进组,对试验区改革创新工作进行统一组织和高位推进,把与绿色发展相关的发展改革办、财政、行业主管部门都纳入进来,定期召开会议,凝聚起各个部门推动绿色发展的合力。

  同时,新疆印发了绿色金融试验区试点方案实施细则,三地试验区也相继制定了当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展方案,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支持和推动新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此外,新疆还推动试验区完善绿色金融配套支持政策,建立绿色贷款差别化贴息机制、绿色贷款担保及风险补偿机制、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保费补贴机制、绿色直接融资补贴机制等。

  为方便金融机构对接绿色项目,新疆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绿色项目库,为全国绿色项目库建设提供规范的“新疆样本”。截至今年6月末,共计1715个项目在库,覆盖范围由三地试验区扩展到乌鲁木齐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等11个地州市。其中,三地试验区共有在库项目1600个。

  由于绿色项目具有融资周期长、收益低、风险高的特点,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拓展绿色金融业务,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通过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绿色经济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全区累计发放绿色支农再贷款18.8亿元、绿色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500万元、绿色再贴现3.605亿元。

  绿色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绿色金融,金融是举措,实现经济绿色发展才是最终目的。找到经济绿色化改造的路径,金融机构才能有的放矢,经济绿色转型才能效果显著。

  在设立试验区之初,自治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印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昌吉州和克拉玛依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施细则(暂行)》,提出了“一个核心”“双轮驱动”“三大布局”的经济绿色改造发展框架。即以绿色低碳技术作为经济绿色发展的“一个核心”,实施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和新兴绿色产业培育的“双轮驱动”战略,并以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及生态功能区“三大布局”作为绿色经济的主要载体。

  此外,《实施细则》还明确了三地试验区的重点支持方向。4年来,哈密市重点通过绿色金融,支持清洁能源生产、绿色装备制造等产业做大做强;昌吉州重点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机制,促进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中高端产业发展;克拉玛依市则重点搭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传统能源产业链绿色化改造和发展。

  4年来,新疆金融机构围绕新疆经济绿色化改造总体框架布局,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支持了可再生能源、绿色农业、环保产业等绿色产业发展,有效推动了新疆经济绿色转型。

  拿绿色农业来说,昌吉州通过搭建1套机制,打造绿色金融项目平台、绿色金融交流平台、绿色金融数据平台3个大平台,创新绿色供应链金融模式、“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政府增信”模式等N种融资模式,形成金融支持新疆绿色农业发展“1+3+N”新模式。

  新疆泰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是“1+3+N”模式的受益者。该公司是一家依托新疆特色农业资源,立足新疆、布局全国、辐射中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集团。集团旗下拥有植物蛋白(高蛋白原料)、饲料、禽养殖、猪养殖等4条相互关联的产业线。

  为了开拓国内市场,今年新疆泰昆集团在宁夏、内蒙古成立饲料加工基地,在甘肃省武威市建设了一个年产量25万吨的饲料加工项目。“农业银行昌吉分行从集团成立之初就一直帮助我们企业发展壮大,围绕集团四大产业给予信贷支持,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疆泰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资金部融资专员张新华说。

  点评经纬

  合力书写绿色发展大文章

  王永飞

  绿色金融试验区,虽然名为金融试验区,但试验区的建设需要各行业、各单位形成强大合力。

  这是因为,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才是试验区建设的根本目的,金融支持只是促进绿色发展的举措之一。实现经济绿色转型发展,仅依靠金融机构一方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各行业、各部门形成强大合力,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首先,促进经济绿色发展,需要自治区及各地明确经济绿色发展的路径,积极培育绿色产业。只有这样,金融支持才能有的放矢。

  相应地,作为经济调节的手段,财政、税收、国土利用开发、环保、金融等部门需要从各自部门职责出发制定符合绿色产业需要的政策措施,多管齐下,绿色产业才能茁壮成长。

  采访中,有些机构反映,一些绿色项目自身不具备金融支持的基本条件,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合格的承贷主体,二是财务管理不够规范,三是缺乏稳定的现金流。

  业内人士建议,这需要政府部门和绿色金融咨询服务机构发挥作用,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使其满足金融支持的基本条件。当然,也需要项目主体规范自身管理,建立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基于以上原因,发展绿色金融,需要建立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其实,早在哈密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克拉玛依市获批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之初,自治区及三地试验区层面就已分别成立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试点工作。

  4年过去了,新疆绿色金融建设工作取得不菲的成绩,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有效促进了新疆经济绿色转型。回首这样的成绩,合作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望未来,推进绿色金融试验区建设,推动经济绿色发展,需要各部门进一步强化合作意识、健全合作机制,增强彼此的信任、促进信息共享,明确各自分工、加强相互协作,共同唱响绿色发展大合唱,合力写好绿色发展大文章。

[责任编辑: 宁艳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