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4日 09:37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特别报道】
河南展区,非遗传承人畅杨杨现场演示孟津剪纸技艺。
河北展区,非遗传承人杨丙军在摆放芦苇画。
喀什展区,非遗传承人玉苏甫·卡依木展示自己编织的柳条作品。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展区,工作人员整理参展物品。
10月13日,在新疆美术馆,参加“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舞狮彩排。□本版图片均由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谢龙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银璐
今天,“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以下简称“非遗展”)在新疆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面积达5000平方米,由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项目展和新疆非遗项目展两大板块组成,充分展示近年来新疆和各对口援疆省市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展览突出非遗项目的现场展示,将展览、销售、体验结合起来,全方位诠释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11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登场
这次参展的209个非遗项目,包含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等多门类,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就有111个。山东潍坊风筝制作技艺、河南唐三彩烧制技艺、北京金漆镶嵌髹饰技艺、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江苏苏绣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展品亮相展会。
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带来的百宝嵌漆盒、黑漆描金风景图方胜式盘,是金漆镶嵌髹饰技艺的代表作。“黑漆描金风景图方胜式盘,采用平金开黑工艺绘制风景图,这种工艺制作繁复,需要经过转金、贴金、捜金、开黑等多道工序,盘中的绘画用皴染、写意、白描、工笔等画法,成就了作品的精美。”该公司工作人员苏永茂说。
河南省此次参展的非遗项目以瓷器烧制技术居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唐三彩和钧瓷。这次展出的唐三彩作品造型多样、色泽艳丽,“唐三彩作品中反映丝绸之路题材的不少,中国陶瓷艺术登峰造极的唐三彩也是唐代丝绸之路的亲历者。”河南唐三彩烧制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高贺说。
在这次展览上,观众还可以见到造型纷繁、款式多样的潍坊风筝,放风筝是中国极富影响力的群众娱乐项目,寄托着百姓的美好愿景。潍坊风筝选材讲究、造型优美、制作精巧,逐渐形成产业,更有利于其传承和保护。
本次非遗展将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运用数字化手段呈现更多的非遗项目及展品。
近百位非遗传承人现场讲解
这次展会有近千件非遗展品亮相,展品质量高,多维度展示了非遗历久弥新的文化魅力。为了让参观者深度了解非遗项目的故事,体验非遗制作、表演的乐趣,展会邀请了近百位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现场为参观者讲解、展示其制作过程。
本次展会专门设置了非遗展演区和非遗互动体验区,10月14日—18日,每天都将安排两场展演和两场互动体验活动。
在展演时间里,参观者将看到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花儿(新疆花儿)、新疆曲子、狮舞、京剧、俄罗斯族踢踏舞的表演,可以聆听玛纳斯、江格尔、库车民歌的演唱,还可以感受古琴、马头琴、托布秀尔如泣如诉的演奏。
“这次我们表演的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上川黄连胜醒狮舞,让新疆观众感受舞狮的隆重和震撼,同时还能了解狮舞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深圳上川黄连胜醒狮武术团高桩醒狮教练梁家荣说。
在互动体验区里,参观者可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进行剪纸、皮雕、桑皮纸、石刻彩绘、蛋雕、泥塑、刺绣等非遗项目的制作,体验传统技艺。“参与其中,将让参观者更加深刻地感知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无论是过去、今天还是未来,它们都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处长郭梦源说。
直播间带货助力活态传承
“游新疆非遗推荐U+直播间”是展会设立的特色板块,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帮助广大非遗传承人特别是各类非遗工坊拓宽销售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另外,非遗项目展区都有非遗展品、非遗衍生的文创产品现场销售。
“在展会上可以看到,我们的桑皮纸文创产品越来越贴近普通人的需求,逐渐走入日常生活,提升了它的使用价值。”和田地区文化馆工作人员刘晓说。
河南民间剪纸(孟津剪纸)的传承人畅杨杨把这次参展视为一次检验,他说:“非遗产品不是自娱自乐,自己的手艺终究要经过市场的检验,才知道是不是满足大众需求,要做哪些改进和提升才能成为有稳固消费群的产品。”
这次参展的非遗展品中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项目居多,刺绣、雕刻、泥塑、面塑、剪纸、传统手工艺画作、印染技艺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制作经营非遗产品的企业,大都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如何让非遗技艺及其产品走入百姓生活的经验,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展将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新疆和兄弟省市的非物质文化交流、互鉴,推动非遗生产性保护、传统技艺创新性发展,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作出积极的贡献。未来,我们将把非遗展打造成特色品牌展会,在新疆常态化举办。”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柯尼斯·杉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