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非遗 共同的精神家园

2021年10月15日 09:10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关注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

 10月14日,新疆美术馆,浙江展区非遗传承人蔡晓华(右二)和同事在表演提线木偶戏。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谢龙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

  造型典雅的景泰蓝,柔韧相宜的宣笔,朴拙幽雅的桐乡蓝印花布……10月14日,在新疆美术馆开展的“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以下简称“非遗展”)上,各族观众在一件件、一幅幅匠心独具的非遗作品前驻足,充分领略历久弥新的非遗风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会搭台,用非遗架起新疆与对口援疆19省市交往沟通的文化桥梁,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互鉴,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之花更加馥郁芬芳。

  璀璨非遗 绽放迷人光彩

  “这么多璀璨的非遗展品,真是大饱眼福!”看到众多国家级非遗项目,琳琅满目的近千件展品,感受丰富多彩的非遗展演和体验活动,乌鲁木齐市民侯敏惊艳不已。

  本次非遗展共展出209个独具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这些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迷人的光彩,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可感可知。

  听说江苏展区展出一幅苏绣作品《哈密绣娘》,前来参展的哈密市绣娘图思娜·牙克亚兴奋不已,专门抽时间去看了又看。“这幅作品描绘的就是我们刺绣时的样子,熟悉又亲切。”曾学过苏绣的图思娜说,哈密刺绣和苏绣虽然图案、色彩和针法不同,但有很多方面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和借鉴。

  “这些非遗精品,表达着各地民间文化艺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同理念,不仅折射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呈现出日益鲜活的生命力。”前来参展的北京市工艺美术协会工作人员崔向前说。

  活态传承 走进现代生活

  随着音乐响起,一位须发皆白的舞者晃动腰肢,展开双臂,翩翩起舞。令人惊奇的是,他把一个大圆盘高高顶在头上,盘子中央放着一把茶壶,茶壶一周是6个瓷碗,但无论老人如何舞动,头上的茶壶、茶碗都纹丝不动。

  “这是被列为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萨玛瓦尔舞,表演者是77岁的阿克苏地区非遗传承人吾买尔·阿孜。”库车市文化馆副馆长买买提·居买介绍,希望通过展演,让更多人了解这门艺术。

  本次非遗展专门设置了非遗展演区和非遗互动体验区。展览期间,每天两场展演和两场互动体验活动,将全方位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在展会现场,记者看到,不少参观者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参与剪纸、皮雕、面人、绳结艺术、石刻彩绘等非遗项目的制作体验活动。活态传承,让古老非遗走进现代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

  线上+线下 更好传承弘扬

  “各位网友朋友,大家好,欢迎走进‘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刚才大家看到的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给我们带来的非遗展演……”当日上午,一场2个多小时的直播活动,让众多网友对多姿多彩的非遗项目和展品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疆电视台等众多媒体都对本次展会进行了直播,吸引全国各地网友观看。”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旅游推广与对外交流处副处长努尔比亚·吐尔地介绍,本次展会利用新技术、新媒体组合优势,采取“线上+线下”模式,“云上非遗”与线下展会互联互通,运用数字化手段呈现更多的非遗项目及展品,最大化地呈现非遗展的文化属性和社会意义。

  当日,设立在新疆美术馆负一楼的“新疆是个好地方融媒体直播间”一直持续进行直播,以探馆、巡馆、访谈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非遗展现场。同时,还通过“云赏非遗”图文、视频推广等形式,吸引更多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展会搭台,新疆与兄弟省市通过深层次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展现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副厅长侯汉敏说。

[责任编辑: 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