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发展脉络

2021年10月15日 10:06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学习与思考】  

  新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韩振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脉络,是从“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发展,是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逐渐丰富的过程,体现了党和国家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工作面临问题与矛盾的智慧和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前提是要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状况的客观描述和对我国民族关系本质特征的概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对促进我国民族关系长远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性任务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创新发展的理论品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脉络,是从“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发展,是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逐渐丰富的过程,体现了党和国家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工作面临问题与矛盾的智慧和决心。

  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凸显对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视程度

  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

  “树立”有“建立”“建树”的意思,“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凸显党和政府对民族工作、对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视程度。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核心和关键;加强民族团结和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疆民族工作的战略重点。

  积极培养与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加强民族团结的坚定决心

  在2014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要求,要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5年8月24日至25日,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

  “培育”指的是培养和教育,积极培养、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唤醒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党和政府夯实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社会心理基础的坚定决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才能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要增强文化认同,打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018年3月5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2020年8月28日至29日,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0年9月25日至26日,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2021年3月5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

  “铸牢”指的是注重通过外部的强化与锤炼,得到内部品质的淬炼和提升,从而能统一认识、坚强意志,是在培育基础之上的固定、稳定和进一步发展,是在培育基础之上新的要求、新的表述、新的实践,含义比“培育”更加深刻丰富,所要达到的目标更高。“铸牢”一词的演化也充分说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彰显党和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新思维和新战略,体现的是无法撼动的国家意志、人民意愿,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境界,旨在将中华儿女命运相连,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根植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成为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追求。

[责任编辑: 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