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刺绣技艺出新、桑皮纸生产“进园”、木器销售“上网”——传统工艺焕新机

2021年10月19日 09:12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地州观察】

  洛浦县传家宝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的手工艺人在制作铜制工艺品(8月19日摄)。该合作社生产的铜制工艺品等旅游纪念品畅销多个省份,带动当地25名手工艺人就业。 许晓龙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每天清晨,清脆的“叮当”声会按时叫醒喀赞其。这是铁器、铜器作坊里匠人们的敲击声。

  莎车县喀赞其街是一条百年老街,因铁锅、铜锅作坊较多而被人所熟知。2019年9月,莎车县对喀赞其街进行改造升级。这座老街成为以铁艺、铜器制作为主,饮食、农产品销售为辅的文旅商业街区。目前,喀赞其街有近400家商铺,日营业额超百万元。

  像喀赞其街一样,如今,新疆一批传统手工艺得到传承与发扬,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政策扶持 老行业新生机

  “第一课是叶片的绣法,第二课是绣梅花,第三课是绣哈密瓜……”9月9日,在伊吾县下马崖乡,新一期新疆刺绣培训班开课了。

  培训班由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技师主讲,乡里有30多名妇女参加。

  新疆刺绣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在哈密市政府支持下成立的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把刺绣工艺的传承、培训、资料整理和产品研发作为重要内容。

  工作站成立以来,中央财政先后拨付了200多万元补助资金,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和哈密市政府每年也有项目资金支持。工作站举办了近百期刺绣工艺培训班,培养了近8000名绣娘,并与山西、上海多家服装企业合作,取得了一批长期订单,一批批绣娘有了稳定收入。

  刺绣工艺本身在不断吸收新的养分。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新安绣文化产业园,河南援疆工作指挥部请来河南安绣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技师,给绣娘们讲解安绣的针法、配线技巧、分丝技术、颜色过渡要领,很多已经掌握新疆刺绣工艺的绣娘们在学习中融会贯通,刺绣技艺快速提高。该县萨尔乔克乡苏吉西村绣娘古丽阿沙尔·托海每个月能完成两件大绣品、十来件小绣品,能挣2000多元。

  目前,刺绣已经成为全疆各地促进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除了刺绣品,艾德莱斯绸是我区另一种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品。艾德莱斯绸制作工艺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艾德莱斯绸的核心产区在和田市吉亚乡,年产量超过9000匹。和田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和田市有3家龙头企业从事艾德莱斯绸生产销售。和田市不仅成立了艾德莱斯绸生产合作社,还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其中,和田市艾德莱斯绸手工作坊开发了20多个品种、50多种花色的产品,被评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实现年产值300万元,带动周边500多家农户稳定增收。

  文旅融合 小产业大市场

  桑皮纸古称“汉皮纸”,源自中原,产于新疆,由桑树皮、胡杨碱等原料经13道工序制成,具有防虫蛀、不怕潮、字画不褪色等特性。

  “桑皮纸主要产自和田地区墨玉县和吐鲁番市鄯善县。”桑皮纸传承推广人、新疆国画院常务副院长魏宝山介绍,目前,新疆国画院与当地合作,研发了工作用纸和书画用纸两类产品,并开发了书画残片工艺品、剪纸、折扇等15种文创产品,受到消费者欢迎。

  今年3月,墨玉县桑皮纸文化园建成开业,该文化园位于“桑皮纸之乡”普恰克其镇布达村,园内有桑皮纸制作工坊、桑皮纸博物馆、民宿、美食园等,吸引了众多游客。

  “文旅融合,让桑皮纸成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魏宝山介绍,今年5月,新疆国画院携手爱心企业,为吐鲁番市捐建了4个“非遗桑皮纸手工作坊”,10名农民接受了集中培训,成为制作桑皮纸的技艺传承人。

  鄯善县鲁克沁镇三个桥村农民沙塔尔·司马义是吐鲁番市桑皮纸传承人,这几年,他靠制作桑皮纸每年能挣1万多元。

  文旅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一批传统手工艺品走向市场。阿克陶县巴仁乡萨依巴格村以前被称为“碗巷”,家家户户以制作土陶碗为生。随着经济发展,土陶碗的市场逐渐缩小,很多人都转了行。

  “后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土陶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一直坚守这一行当的阿吉·艾买提说,土陶业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他让3个儿子都跟着他一起干。

  经当地政府推荐,阿吉·艾买提的两个儿子前往江西省景德镇接受了3个月培训。眼界大开的年轻人回来后,决定引进电炉窑烧制土陶产品,良品率大幅提高。

  为确保质量,在成品最重要的打磨环节,还是由阿吉·艾买提带着工人手工打磨。

  精湛的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设备的结合,让阿吉·艾买提的土陶产品在各类展会上斩获了大笔订单,成品单价也翻了三四倍。

  传承发扬 旧工坊新景观

  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被誉为“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在这里,320户农户中有106户参与乐器制作,形成了多家各具特色的乐器制作企业和专业户。都塔尔、弹布尔、手鼓……各类民族乐器种类齐全。村民们兴之所至,还会给游客即兴弹奏一曲。

  加依村如今靠制作乐器成为富裕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天籁加依”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加依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旅游模范村”。村里的各个乐器作坊,也早已旧貌换新颜,成为新的景点。今年上半年,加依村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旅游收入1.27亿元。

  “依靠党的好政策,我们的村子越来越漂亮,村里给我们建的工作室也很漂亮,吸引了不少游客。”乐器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艾依提·依明说。

  在喀什老城阿图什巷,各类手工艺品店铺鳞次栉比,土陶制品、首饰、手工地毯、艾德莱斯绸、花帽、手工刺绣、印花土布以及各种铜器、木器、铁器……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都可以现场制作,每一个店铺同时也是一个工坊。

  政府先后投入70多亿元,对喀什老城28个片区49083户507万平方米危旧房进行改造,喀什老城从此开启了美丽嬗变。如今,被称为“手工艺一条街”的阿图什巷,有精美的砖雕、样式古朴的路灯,还有精美的工艺品。这里,是老城生意最为火爆的区域。

  新的销售模式受到追捧。在一家木器店,店主迪力夏提在淘宝网上开了自己的店,店名叫“喀什代吾然”,网店销售额占全年的三成以上。

  “我想去海南省三亚市开一个店,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木器,了解新疆人的生活。”迪力夏提说。

[责任编辑: 王昕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