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3日 09:35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2020年4月8日,在呼图壁县园户村镇上二工村,村民遥控植保无人机对冬小麦进行田间管理。如今,植保无人机等新型农机在新疆农业标准化生产中大显身手。 陶维明 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张婷
“稻花香、蟹儿肥,稻蟹共生,一田双收。”10月3日,福海县阿尔达乡阿尔达村村民孙高举高兴地抓着两只螃蟹说,自从学会立体种养,稻田效益大大增加。
过去5年,新疆农业发生了巨大变革。这些变革中,既有生产力的飞速进步,也有生产方式的重大调整。这些变革,是新疆一产上水平的助推器,也是实现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的重要动力。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由“十二五”末的1559.09亿元增长到1981.28亿元,年均增长4.9%。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56元,比2015年增长49.1%。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当前,新疆农业发展呈现出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绿色化、机械化、优质化、品牌化、数字化等特点。这些新变化,是新发展阶段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重要着力点。
关键词一:规模化
下好农业现代化“先手棋”
深秋时节,在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库尔米希村中草药种植区,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弥漫着中草药特有的香气。种植户们正忙着用机械采收甘草、黄芪、黄芩。
“近年来,哈巴河县培育壮大中草药产业,探索建立‘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完成土地流转28.34万亩,建成生产基地、育苗基地、制种基地,带动2000余农户就业,亩均效益达到2800元以上。”萨尔塔木乡副乡长张学平说。
整合土地资源,发展规模化经营,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先手棋”。“十三五”以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成为新疆农业不断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鼓励小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农业共营制、草畜联营等多种形式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得益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加快培育,土地规模化运营程度日趋提升,机械化、信息化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快运用,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农业生产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农民收益明显提升。
关键词二:特色化
农民的“钱袋子”更充实
进入9月以来,墨玉县44万亩核桃迎来丰收季。种植户忙着收核桃、剥青皮、晒核桃。目前,该县12个乡镇种植核桃30万亩。
核桃发展提质增效,是新疆林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作为新疆特色产业的代表,2020年全区特色林果面积稳定在2200万亩左右,地方林果产量845万吨。红枣、杏、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核桃产量居全国第二。“十四五”期间,新疆把林果业列入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
近年来,新疆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于本地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强环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塔额盆地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把加快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以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2020年,新疆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090.3万亩、产量达1669.6万吨。特色农产品的收成变成了收入,充实了农民的“钱袋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扎实的产业基础。
关键词三:产业化
乡村产业壮大“新雁阵”
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新疆聚焦特色优势产业,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2020年,全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41家,较2016年增加9家,形成乡村产业“新雁阵”。
近年来,新疆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稳粮、优棉、强果、兴畜、促特色,培育了以小麦为主的粮食产业带、天山北坡畜牧产业发展区和南疆特色家禽养殖区、特色林果主产区,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基地,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基本形成。同时,围绕优势资源,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2020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27万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56.54亿元,4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85.5%,高于全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68%的平均水平。
“十四五”期间,新疆将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按照“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要求,抓好农产品加工业等工作,在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加快“农业农村+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方面持续用力,加快构建全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关键词四:绿色化
绿色兴农新格局正形成
进口红酒、稻花香大米……5月23日,琳琅满目的产品出现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色地产品展销会上,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展销现场呈现出购销两旺的火热景象。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展销会成功提升了伊犁州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民转变观念,激发内生动力,积极投身农产品营销,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新疆加快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扎实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在农业产量稳步提高的同时,质量兴农、效益兴农、绿色兴农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2020年全区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3.1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此外,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86个,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达到2065个。
“十四五”期间,新疆将继续加强土地、水资源等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扩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五:机械化
机械作业已成为日常操作
只见风吹麦穗,却不见农人的镰刀。小麦的丰收季节,在新疆广阔的田野上,农户无需亲自下地,庞大的收割机缓缓开过,饱满的麦粒便堆在农户眼前。这一收割方式,在天山南北早已是日常操作。
“十三五”以来,新疆以深化巩固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持续推进粮棉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畜牧、林果、设施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全面机械化进程,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这一过程中,新疆以实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抓手,大力推进先进适用、高效智能、绿色环保农业机械,坚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等优先满足南疆四地州资金需求,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不断补齐农机化发展短板。
2020年,全疆农机总动力稳定在2150万千瓦以上,全疆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农林牧渔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高质量完成“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任务。
关键词六:优质化
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7月以来,新疆小麦交出不错的成绩单。新冬52号优质冬小麦、新春37号优质强筋春小麦分别刷新新疆冬小麦、春小麦最高单产纪录。这是新疆种业进入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力发展新阶段的一个缩影,也表明优质品种的选育推广正在为全区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升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年以来,新疆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推进粮食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提纯复壮工作。改良牲畜品种、加大养殖规模改善、疫病防治……位于阿勒泰市640台地的华凌牛业阿勒泰田园综合体项目是阿勒泰市重大畜牧产业项目。综合体内的养殖示范园里,现有西门塔尔、新疆褐牛和安格斯3个品种,共计1.8万头牛。到今年底,养殖示范园的养牛规模将达2万头。
近年来,新疆加快推进农业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稳粮、优棉、强果、兴畜、促特色,着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不断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关键词七:品牌化
以品牌化建设提升附加值
乌苏市在棉花、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生产方面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和静县鼓励畜禽养殖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畜禽排泄物等农业废弃物,积造有机肥、加工生产商品有机肥;吐鲁番农民种植哈密瓜时进行有机肥配施、采取全程绿色防控等田间管理技术……
新疆通过增加有机肥积造量,推动化肥减量增效,稳步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农产品品牌创建是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有力抓手。近年来,新疆坚持品牌强农,加快推进绿色优质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将品牌建设作为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迈上“十四五”征程,在抓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发展阶段,农业品牌塑造和推广迎来新的历史性机遇。新疆将抓住这一重要机遇,把品牌化建设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和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抓手,加快推动农业品牌建设,使其在推动乡村振兴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推动新疆从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和品牌强区转变。
关键词八:数字化
现代信息技术成了好帮手
眼下,棉花喜获丰收,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老龙河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区种棉大户兰长富心里美滋滋的。“我现在种什么、怎么种、何时收、卖什么价,都依靠农业云平台提供参考信息。”兰长富笑着说。
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云端”,正在架起新疆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天桥”,对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稳定农民收入和提升农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福海县农民魏国防借网络销售农产品已有六七个年头了。从种植枸杞,推出“乌河”枸杞品牌,到开淘宝店,在网上销售枸杞等农产品,魏国防的生意越做越好。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加快发展智慧农业。作为农业大区,新疆各地各部门正围绕自治区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的应用,为新疆一产上水平,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播下“智慧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