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讲解员就是一颗星火

2021年11月11日 09:22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新疆是个好地方·本期关注】

10月5日,游客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参观。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李雄心摄

  如今,遍布天山南北的红色景区景点已成为人们重温红色记忆、感受激情岁月的体验地,参观革命旧址、纪念馆、博物馆蔚然成风,红色旅游热度持续攀升。接连推出新线路、新玩法、新展陈的红色景区景点青春焕发,不断“圈粉”年轻群体。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小宓

  红色故事如何讲得引人入胜?针对不同的参观者如何提供个性化讲解服务?展览方式如何适应游客群体的变化?请随3名讲解员的脚步,走进红色景区,探索革命历史,感受红色文化。

  刘燕:

  真情实感丰满了解说词

  刘燕是克拉玛依市文博院(展览馆)社会教育中心主任,自2010年担任讲解员以来,已为观众讲解过3000余场。她多次获得“金牌讲解员”等称号,2020年入选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

  在刘燕看来,当好红色讲解员最重要的是用真情来打动观众,“记得刚当讲解员时,是请专家写好固定的讲解词。2013年,我开始自己写讲解词,加上真实的感受和体会,才能引起观众共鸣。”

  这几年来青少年观众越来越多,青少年专场也逐渐增加,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再到职场的年轻人,刘燕为他们做了性格分析,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性格特点、喜好和需求施讲。面对小学生群体,她以讲红色故事为主、突出故事性;对初中、高中生则穿插提问互动环节,更注重引导,让他们自己思考;对于年轻人,则结合当下热点和网络热词,让讲解更有时尚感。她还在网上展馆观摩其他优秀红色讲解员的视频,学习别人讲红色故事的方法。

  除了在讲解词上精雕细琢,刘燕还发掘了许多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简单的图文很难走进年轻人心里,加入故事和细节,更容易共情。”为此,她和同事利用业余时间去克拉玛依市党史办、市委宣传部了解城市历史,查找档案资料,采访老一辈石油人,收集整理了许多珍贵史料,丰富了讲解内容。

  “我们每个讲解员就是一颗星火,我们努力讲好红色故事,就能点燃更多人的内心,让更多孩子爱上红色文化。”刘燕说。

10月5日,游客在毛泽民故居纪念馆缅怀先烈。 张秀科摄

  彭悦:

  青少年争当红色讲解员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馆(以下简称西路军进疆纪念馆)讲解员彭悦每次为青少年观众讲解后,都要面对回答不完的问题。“孩子们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也收获了不少历史知识。”彭悦说。

  10月31日,彭悦在讲解时,有一家人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哥哥是名小学生,认真地拿着纸笔记录,临摹纪念馆里的雕塑和画像;妹妹虽然还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安静地在爸爸怀里听完了全程讲解。“小哥哥记得特别认真,让我很感动。”彭悦说。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基地,西路军进疆纪念馆每年接待参观者近20万人次。彭悦说,现在自发前来的散客越来越多,青少年参观者比例不断增多。她和同事们积极组织开展小小志愿讲解员、行走的红色课堂等活动,吸引和鼓励青少年参与。

  怎样利用好纪念馆的红色资源,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彭悦认为,要不断丰富讲述内容、创新讲解方式方法,才能吸引年轻观众群体。为此,西路军进疆纪念馆增加了网络虚拟展馆、线上实景课堂、利用新媒体资源和技术打造的沉浸式观展,并推出“重走西路军进军新疆路”体验式教学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青少年争当红色讲解员,就像开展了一次生动的思政课,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感人的历史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精彩的红色故事,从而激发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西路军进疆纪念馆馆长张桂芝说。

10月5日,游客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追寻拓荒者的足迹。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李雄心摄

  蒋林杉:

  新媒体技术手段助力

  耳边是呼呼的风声、脚下是漫漫黄沙,一组雕塑定格了战士们顶风前行的艰难场景;军号、风镜等10余件实物充满岁月的沧桑,投影仪上播放的照片,让几十年前的历史场景鲜活如初。这是在石河子市的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第五师15团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时的场景再现。

  “沙海老兵这个场景以前是用文图展板展示,很多年轻参观者其实很难感同身受。现在灯光、投影打造出风沙漫天的效果,加上地面上铺的沙子,很容易被带入当时的情境中。”“90后”讲解员蒋林杉说。

  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里,有17个这样的场景,包括半景画《屯垦戍边》,让参观者仿佛置身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蒋林杉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担任讲解员已经6年了,她觉得军垦博物馆的展陈理念越来越青春,越来越吸引年轻人。

  今年8月18日,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造提升布展完成后,面向游客开放,除了1500余幅图片、1400多件(套)文物,还有23块多媒体显示屏、6个触摸互动屏。“这些互动项目,参观者很快就可以自己操作体验,不知不觉就延长了观展时间,让人们更容易记住历史、感知历史。”蒋林杉说。

  “展览突破了过去‘照片+文字’的传统平面化设计,而是采用立体组合的展示,将各类文物、文字和多媒体组合起来,让所有的文物都活起来,所以每次来参观都有身临其境的感动。”石河子市民王勇说。

  “展陈越来越丰富,新媒体技术手段运用得越来越多,特别吸引人。”石河子大学学生刘益新说,“电子打卡拍照点、给文物‘穿新衣’这些互动环节,加深了我们对兵团精神的认知。”

10月3日,游客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馆感受红色文化。 李华摄

[责任编辑: 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