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庙尔沟乡和谐二村:牧民变“拍客” 记录好生活

2021年12月30日 16:32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2021年12月24日,在昌吉市庙尔沟乡和谐二村老村医托列吾汗(中)家里,昌吉州文联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和老两口一起交流照片上的故事。杨海军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盖有军 昌吉记者站 杨海军

  2021年12月26日是星期日,昌吉市庙尔沟乡和谐二村村民阿合力·吐达洪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来到村文化活动中心参观村里举办的牧民摄影展,特别是想让孩子看到他的入选摄影作品。

  在村文化活动中心里,已经有一些村民边看展出的摄影作品边交谈着。

  “看,这是我们以前的老房子,低矮破旧,再看看我们现在的新房子,变化太大了……”

  “这是村里的学校,我们过去住在山里孩子上学太困难了,现在村里最漂亮的就是学校。”

  “看以前的牛、羊圈,几根木头围成一圈,非常简陋。现在都是砖混结构的暖圈,遮风挡雨,牛羊长得又快又壮。”

  前不久,和谐二村举办了“永远跟党走——和谐二村牧民摄影展”,共展出36名牧民的100幅摄影作品。这些作品大致分为牧村新貌、社会纪实、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等部分,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村民们生产、生活和自然生态等场景。

2021年12月24日,一名游客在昌吉市庙尔沟乡和谐二村参观摄影展。杨海军摄

  “这是我爸爸拍的。”7岁的古丽坎丽曼蹦蹦跳跳地说:“我和弟弟,还有小牛。”画面中,姐弟俩坐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的草地上,一只小牛犊乖巧地站在他们旁边,眼睛望着前方。阿合力笑着说:“这是我前两年拍的,如今小牛犊已经长成大奶牛,能产奶了。”

  村党支部书记朱曼说,2014年,原来散居在昌吉市南部山区的650户哈萨克族牧民,从山区搬到了和谐二村定居点,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说,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村里通过发展特色养殖、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劳动力转移等方式,让定居牧民的收入稳定提高,2021年预计全村牧民人均纯收入可达1.8万元。

  这几年,村民们物质生活好了,精神生活自然就有了更高的追求。为此,昌吉回族自治州文联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专门开展了牧民摄影师培养计划,共培养热爱摄影的牧民“拍客”70余名。让放下马鞭的牧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通过镜头,展示家乡的巨大变化,记录乡村的小康生活。

  阿合力一家过去和别的村民一样,长期在庙尔沟乡的深山里放牧。搬到新居民点后,他特意换了一部智能手机,随手记录身边的变化。这次摄影展上,他有十多幅作品被选中。他说,明年他打算买一架无人机,放牧、拍摄都能用。“过去我们常年在深山里围着牛羊转,有时也是摄影师镜头里的被拍摄者,现在日子好了,我们也要把美好生活拍下来。”阿合力说。

  “以前我们住在山上的地窝子里,条件不好。现在的生活好了,党和政府帮我家盖了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有自来水、有电,娃娃就在村里上学,老人生病了去医院也很近。”村民木拉提说。

  搬迁到定居点后,木拉提和妻子到附近的一家企业务工,一年能挣8万多元。“这次我参展的照片,拍的是一窝刚孵出的小鸟,起名叫《新家新生活》。”木拉提说。

  摄影展上的一张村医出诊的老照片十分引人注目。照片里的主人公是今年76岁的老村医托列吾汗,老人一直生活在庙尔沟乡,接生过800多个婴儿。她感慨地说:“我现在不用接生了,生孩子都到医院啦。我们要感恩共产党,永远跟党走!”

  村民阿娜尔古丽今年30岁出头,自小就爱好摄影。2020年,阿娜尔古丽和丈夫买了一辆大货车,夫妻俩一起跑运输。爱摄影的她自然而然地用手机拍下了一路风光。她说:“开着大货车在全疆各地跑,随手记录下沿途的美景,特别是这些年道路越修越好,随之而来的是大家的生活变化很大,记录这些变化让我很享受。”

  几年前,村民库力根阿依一家在政府扶持下发展特色养殖,现在她家养了30多峰骆驼,还养了牛和羊,每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在这次摄影展上,库力根阿依一共有5幅作品展出,其中有2幅获奖。

  “我要把这些照片保存好,等孩子们都长大了拿给他们看,让他们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她说。

  新疆知名摄影家、昌吉回族自治州摄影家协会原主席谭成军参与了该村牧民“拍客”培养和摄影展活动。他说:“这些出自牧民之手的作品,或许欠缺技巧,或许构图、用光不佳,但它朴实无华,真实表达了过上小康生活的牧民们的最美心声,在我眼里,它们都是好作品!”

[责任编辑: 王昕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