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领航 “群雁”齐飞

——解锁“田秀才”“新农人”助农增收密码

2022年03月17日 09:12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石榴云融媒大连线】

  3月10日,志愿助农服务队队员在洛浦县纳瓦乡诺布依村给村民传授樱桃树修剪知识。眼下,正值春耕生产关键期,洛浦县各乡镇组织农技人员成立志愿助农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助力春耕生产。 买买提艾力·艾尼瓦尔摄

  连线主持人: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夏青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近年来,我区各地不断优化“三农”人才建设发展体系,统筹用好各方人才力量,让人才振兴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动力源。让我们连线各地,共同感受“田秀才”“新农人”是如何给乡村生产带来变化的。

  水果实验室种出大买卖

  连线人:巴州融媒体中心 谢晓艳

  1亩2分地里能干什么?倔强的“田秀才”李清华用勤劳的双手给出了答案。它能建大棚、种果树、培育新品种,当水果“实验室”。

  3月2日,在和硕县塔哈其镇阿尔文德尔文村的一座温室大棚内,村民李清华正在修剪火龙果枝条。她说,这是春季修剪果树、培育新条的“规定动作”,能确保坐果时不掉链子。

  李清华是村民眼中的“田秀才”,也是出了名的敢想敢干的能人。12年前,李清华开始种植大棚蔬菜,收获了第一桶金。随着种植蔬菜大棚的农户越来越多,不安于现状的李清华开始琢磨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

  村里人都说李清华是个爱折腾的人,看到稀罕水果就买来尝一尝。对一些口感好、在本地没有种植的水果,她都会买来种苗在自家大棚内试种,她说:“有啥想法就要去尝试,不管成不成功。”

  多年来,李清华在大棚里试种过早熟葡萄、八月瓜、红柚等,均以失败告终,损失了上万元。她说:“我先后尝试种植了十几种果树,最终存活下来的只有柿子树和火龙果树。大棚里的柿子树已有5年树龄,2021年柿子产量4吨多,收入7万元。”

  在李清华的另一座大棚内,火龙果早已销售一空。“火龙果卖了3万多元,来采摘的除了当地人,还有从库尔勒市、尉犁县来的游客。”李清华说,火龙果、柿子不出大棚就卖完了。

  “你再来看看这些乌鸡,大棚里除草靠它们,果树的肥料来源也靠它们。”李清华笑着说。

  在大棚一头的鸡舍内,一群乌鸡或悠然散步,或低头吃食。“我养了500只乌鸡,散养在大棚里专门来除草,肥料自然也有了。”李清华说,卖鸡挣的钱就够日常生活开支了。

  李清华还为自家种植的柿子和火龙果注册了商标,并印了精美的宣传画,贴在水果篮上宣传。试种的新作物也得到各方认可,不少村民来她的大棚参观,请教种植技术,谋求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提起今后的发展,李清华心中早有了规划。她说:“乡里正在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我打算租几座,把刚试验成功的新品种果树移植进去,争取带动周边群众都来种植,大家共同致富。”

  设施农业拓宽增收路

  连线人:塔城地区融媒体中心 张国辉 曾照美

  3月9日,在乌苏市甘河子镇王乡庄子村的蘑菇大棚内,村民王高峰在查看菌袋里蘑菇的生长情况。

  “我这里一共有4座大棚,8万个菌袋,产量高的时候一天能摘700公斤至800公斤蘑菇。”王高峰说。

  王高峰种植蘑菇已经有5年了,开始只是小规模种植。2019年7月,他被甘河子镇选派到石河子市免费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和当地的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和交流,掌握了食用菌种植技术。

  外出考察回来后,王高峰就承包了本村设施农业基地的1座大棚种植蘑菇,经过1年试种,给他带来6万元收入。

  去年,王高峰又投入20万元购买了全自动食用菌装袋机、菌袋窝口机、灭菌操作台、高压灭菌机,有了这套全自动设备,不仅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种植蘑菇的成本。

  王高峰种植的蘑菇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被乌苏市各蔬菜店、单位食堂及蔬菜批发市场提前订购了。

  王高峰算了一笔账,他培育的每个菌袋可以产1.5公斤蘑菇,批发价每公斤6元至7元,一个菌袋的净收益约3元,8万个菌袋一年可以为他带来24万元收益,经济效益显著。

  近年来,甘河子镇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农闲时节发展大棚设施农业,目前,该镇已形成蘑菇、草莓、油桃等多种大棚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全镇共有4个设施农业基地,31座大棚、1座保鲜库。设施农业的发展,不仅拓宽了农牧民的增收渠道,也使甘河子镇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多样化乡土产业。

  为了提高大棚利用率和种植蘑菇的效益,今年,王高峰又有了新打算。他说:“今年我想尝试种植木耳、灵芝,一年四季根据气温的变化,生产不同品种的菌类,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和更优质的食用菌。”

  沙棘果甜了一方百姓

  连线人: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 胡潇潇

  3月7日,在乌什县阿合雅镇沙棘苗圃基地的大棚内,赵英认真地给村民讲解春季沙棘管理知识。

  赵英是乌什县挂职副县长,但大伙儿都称她为“沙棘博士”。来乌什县之前,赵英先后在乌鲁木齐县、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阿勒泰地区林业和草原局主抓沙棘产业,一直在做沙棘品种引、选、育、繁、推等工作。

  沙棘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等特性,乌什县又具有种植大果沙棘、建立开发基地的优势条件,这也是5年前赵英来到这里的重要原因。

  在乌什县的5年间,赵英科研团队依托乌什县独特的资源优势,新建了占地1700余平方米的沙棘组培研究中心,创建沙棘基因库,收集保存沙棘品种、良种、优良单株121个,完成选育良种5个,获得发明专利6项。

  在赵英科研团队,有研究生,还有乌什县当地的大学生。沙吉丹·吾普尔就是科研团队的一员,如今已经掌握高端组培技术,沙吉丹说:“这都离不开赵博士的指导与帮助。”

  如何更好挖掘沙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经赵英科研团队多方调研、论证,2020年,投资3500万元占地2800亩的沙棘苗圃基地在阿合雅镇建立,建有良种繁育区、沙棘品种展示区、标准化栽培示范区和良种采穗圃,带动周边30名村民就业。

  该县农民艾力·胡杜依在赵英的指导下,学会了种植沙棘,并在沙棘苗圃基地工作,每月有2500元的稳定收入。

  阿合雅镇农民妮萨古丽·赛买提的家就在沙棘苗圃基地附近,对于赵英科研团队的好意,她刚开始并不领情。

  如何打消乡亲们的顾虑?赵英科研团队可没少下功夫。他们入户讲解、手把手教技术,妮萨古丽经过尝试,2021年净赚了8000元。看到种植沙棘市场前景好,如今找赵英学种沙棘的村民越来越多。

  今年,赵英科研团队计划繁育沙棘组培苗500万株、扦插苗600万株,预计经济价值将超过1500万元。“通过种植沙棘让戈壁变成绿洲,使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我感觉特别有干劲。”赵英说。

  按照乌什县沙棘产业发展规划,2018年以来,全县累计人工种植大果沙棘12.18万亩,现有沙棘20万亩。到2025年,乌什县沙棘种植规模预计达30万亩,届时将成为品种优良、种植面积大、苗木繁育和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沙棘产业强县。

  行与思】

  厚植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夏青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区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他们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将自身的技术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发展优势,成为农牧民心中致富的“领头雁”。

  人才兴,农业兴;人才强,农业强。如果没有人才支撑,就无法实现乡村振兴。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把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要让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更好地进村入户,选好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是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农科人员的培训,实行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具备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为农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乡村振兴才更有底气、朝气。

[责任编辑: 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