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波:给美国采棉机挑刺的农民

2014年08月10日 11:06   来源:新疆日报

韩波(左一)和他的同事在组装新研制的采棉机专用房车。    

    新疆日报讯(记者杨继春摄影报道)他初中毕业,却在美国大公司生产的产品中挑出了毛病,并进行了多项创新与改进;他是一个普通农民,却成为特邀嘉宾前去美国考察。他就是沙湾县金沟河镇宋圣宫村村民——韩波。

    韩波是土生土长的沙湾县金沟河镇农民。初中毕业后便开始了创业生涯,在呼图壁县修理厂当了3年修理工,又买了辆大车跑起了运输,2003年回到家乡从事农机经营。2006年,他牵头成立了全县第一家农机协会。2010年,他联合村里的几个农机大户成立了宏基农机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已拥有各类大型农机具30多台,成为全县最大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随着该县机采棉花的发展,韩波先后购进了几台美国产约翰迪尔、凯斯采棉机。从小爱琢磨的韩波开始观察琢磨这些进口的大家伙,发现这些采棉机没有自带消防设施。按照美国公司要求,为防止采棉机因高温引发棉花起火,在使用时必须带一辆消防车跟在后边。但在实际使用中,大多数农民嫌麻烦又增加成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由此酿成的火灾时有发生,给棉农造成不小损失。韩波经过反复琢磨,研制出采棉机自带消防系统。美国约翰迪尔公司的技术人员得知后,专程前往沙湾县考察由韩波研制的采棉机自带消防系统,给予高度评价。后来公司制造的采棉机采纳了他发明的消防系统。为奖励韩波,该公司为韩波购买的采棉机让利100万元。

    凯斯采棉机的升降系统工序复杂、效率不高,韩波经过反复研究,对此进行了改造,使原来升降一次的1小时缩短为20分钟。凯斯公司技术代表来该村考察后,采纳了韩波的新技术。

    约翰迪尔、凯斯等进口采棉机的打包机虽然使用方便,但打包布价格高昂,增加了农民负担。去年,韩波设计了一种安装在普通汽车上的打包机,打包费用仅为美国产采棉机的30%,受到当地棉农喜爱。

    为提高采棉机使用效率,韩波还研制出一种专门为采棉机配套的专用房车,在外地操作时不仅可满足操作人员休息,还可实现加油、加水的机械化,大大提高了采棉机运行效率。由于韩波的一系列改进,使美国采棉机的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按照美国公司的设计,约翰迪尔、凯斯采棉机每天采棉面积一般在200亩至250亩,而在韩波手里,则达到了日采棉500亩,这一效率令美国技术人员都大为吃惊。

    由于宏基农机合作社购买的约翰迪尔、凯斯等美国采棉机使用效率高且勇于创新,约翰迪尔将其定为公司在新疆的用户点,经常派技术人员来此考察,有新机型出厂还专门在韩波的合作社试运行。

    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何以能挑出美国产品的毛病,并加以改进?在韩波的家里记者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他的书房里摆着《电焊工艺与造作技术》《机械制造与维修制图》等不少专业书籍,韩波说,遇到技术难题,他总爱钻研这些书本。2011年,他发明的“便携式采棉机脱棉盘修磨机”获得国家新型专利证书。

    今年6月,受美国约翰迪尔公司邀请,韩波作为特邀嘉宾前往美国考察。在为期半个月的时间里,韩波考察了约翰迪尔公司总部、车间和下属农场,使他大开眼界。韩波说,美国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创新精神和注重环保的理念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后要多出去走走,开开眼界。他告诉记者,他已受邀明年去德国汉诺威市参加世界农机博览会。(本报记者 杨继春)

    【边骥点评】一位土生土长、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对美国产的“大家伙”采棉机,不迷信、不盲信,而是根据当地种棉区使用的实践,因地制宜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刻苦钻研对技术进行了完善,不仅提高了棉花采摘效率、减轻了棉农负担,且令美国技术人员惊叹而敬佩。

    发展现代农业,充满机遇、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充满竞争。韩波无疑是新时期新农民的杰出代表,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新疆农民“靠科技发展农业”的志气,看到了中国农民挑战科学高峰的勇气。新疆“三农”腾飞,只要有这样的志气勇气,就能创造新的人间奇迹!

[责任编辑:崔导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