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8日 16:52 来源:天山网原创
安卫江在庆“三·八妇女节”活动中发放奖品。
天山网讯 安卫江是哈密市伊州区工商局党组书记,2016年2月他主动请缨参加第三批“访惠聚”活动,担任住哈密市沁城乡城东村工作组组长。住村以来,他充分发挥本单位两年同住一村的工作优势,紧紧围绕落实“1235”目标采取一系列务实管用的真招实招,帮助村里打基础、谋长远,得到群众的肯定。
强基固本 夯实基层组织
城东村是沁城乡最大的村,既是乡政府所在地,也是村级安居富民小区的所在地,矛盾纠纷比较集中,管理难度也较大。安卫江住村后,先后走访了村里的老“支书”、老村长、“四老人员”和几个上访户了解和掌握情况。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安卫江和工作组的干部明确了“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的思路,组织村干部开展自查,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建议,梳理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受理不及时、村务公开不到位、村民小区管理不规范等6个问题,协调资金通过“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等工作机制解决群众关心的滴灌设施维修、防洪渠修建和村内道路维修等“老大难”5个问题,村民对村党支部的工作越来越有信心,有问题也愿意向村干部反映。
安卫江还结合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与村干部共同制定后备干部培养办法,在城东村开启村“两委”干部和工作组干部结对子,工作同安排、任务同落实、岗位定期轮换、绩效一体考核的“1+4”结对工作模式。结对工作机制实行后,让村干部们头疼的电脑操作问题,如“电子版上报”、“制作汇总表”等问题迎刃而解,住村干部也不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大家互帮互学,有事做、有人问、有人教,忙得不亦乐乎。村里的工作比过去规范了许多,创建“五好”党支部的目标也更近了一步。
多措并举 抓好精准扶贫
安卫江每到一户农家,都尽量用农民听得懂、喜欢听的交流方式和他们拉家常、唠生活,在访贫问苦中问计于民,宣传政策,农牧民群众都亲切地叫他“老安”。
城东村是沁城乡种植面积较大的村,种植效益直接影响着群众全年的收入水平,帮助农民增收成为安卫江的心头事。他立即找来村里6个最有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商量如何帮助贫困村民实现多元增收。集思广益后,安卫江帮助村里确定了调高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控制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补助鼓励种植露地蔬菜的产业调整思路,完成了“粮、经、草”比例的探索性调整,还不厌其烦地向村民宣讲“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
安卫江积极配合沁城乡政府引进江苏绿健脱水蔬菜加工厂,充分利用城东村原有的脱水蔬菜加工厂房和设施,与城东村的农民签订1500亩蔬菜种植订单,为群众收益提供了保障。为帮助村民改良小麦种植品种,安卫江组织城东村的种植大户联系对接巴里坤县麦种销售企业,利用城东村集体土地开展麦种适种试验,雇人种植了试验田10亩,尝试种植麦种3个,为来年优化作物品种打好基础。
几个月来,“老安”带着工作组和村干部把贫困户挨家挨户走了个遍,帮助他们想办法、出主意,一户一户确定“菜单式扶贫”,在“老安”和工作组同志的帮助下,城东村积极开展优化产业、流转土地、合作经营和输出劳务等脱贫工作,这些举措目前已成为贫困村民摘帽脱贫的有力抓手。
培树新风 提升群众满意率
城东村2012年完成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过去“有钱难买好环境、有钱难住好房子”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已经达到了自治区的“8+2”建设标准。阵地有了,要管理和使用起来,让村民受益。安卫江围绕“建得成、管得好、用得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办法。为全面提升小城镇管理水平,打破农村社区新村“维持新貌难”的怪圈,他组织村级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吸纳城市社区管理经验,建立健全农村社区民主、长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村级基础设施管理。他还组织村民讨论修订村规民约,把村级硬件设施的维修和管护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同时开展“好习惯•好家风•好家训——最美家庭”、“文明公民 请为我点赞”等评比活动,引导村民树立守家爱院、维护环境卫生、保护公共设施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育道德素质高、文化素养高、法制意识强的新型农民。
在安卫江的不懈努力下,城东村村民对村党支部和工作组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认可。朴实的安卫江总是对村民说:“这次住村我是毛遂自荐,想圆了我这个‘老机关’的农村情结,更希望走的时候村民心里还记着有个‘老安’。”(哈密市伊州区工商局住沁城乡城东村工作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