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13日 11:39 来源:兵团日报
天山网讯(记者朱珠芸茜报道)“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这不,2月11日元宵节,兵团第三批驻巴楚县英吾斯塘乡喀拉玉吉买村“访惠聚”工作队特地为村里的村民们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灯谜会。
19时,近200只灯笼被高高悬挂在村委会大院里,红彤彤一片好不壮观。为了让村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灯谜的乐趣、更有参与感,工作队队长李佼玉提前带着队员和村干部们筛选了一些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谜语,分别用汉语和维吾尔语写在红纸条上,并一一悬挂在灯笼穗下。
村民们哪见过这场面,活动还未开始,就已经有人围着灯笼看灯谜了。
买买提·吐逊是个急性子,该村党支部书记依马木·斯买提刚宣布开始,他就第一个摘下字条:“这个我知道,什么东西圆圆的,吃进去是红色的,吐出来是黑色的。西瓜嘛!西瓜是红色的,吐出来的西瓜籽是黑色的。”
“ 哦吼!”人群中响起一阵欢呼声。眼瞅着一个谜语已被捷足先登,大家抓紧思考。
“什么东西有红的、有绿的,肚子里装了一把小米,吃得人满头大汗?”
“等一下,等一下,千万别提醒我,这个我知道,中午还吃了呢。”答案到了嘴边却吐不出,海丽姑·努尔急得满头大汗。
“哎,你要是答错了,这个条子就归我了。”麦麦提·玛依提在一旁打趣道。
“想起来了嘛,辣子嘛,你嘛,没机会了。”海丽姑·努尔一把扯下条子塞进怀里。
“什么东西只有一个耳朵,却天天张着嘴巴?”
“杯子!”
“什么器官一上一下,还会发声?”
“眼睛?”
“嘴巴嘛,眼睛又不会说话。”
……
不管是读过书的青壮年,还是学龄前的孩童、耄耋老人,大家都紧紧凑在灯笼前仔细地研究着一个个灯谜。
一旦确认了谜底,立刻找到工作队队员交换答案。那股子认真劲和焦急待考的小学生一般。
“什么门永远是敞开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每次都比别人慢一步的麦麦提·玛依提这次终于抢答上了最后一张字条:“这个简单,是心门,心门一旦关上了,心脏就不跳了,对不对?”
“你的答案嘛……”工作队队员黄华清了清嗓子,故意停顿了一下:“恭喜你,答对了!奖励你一袋洗衣粉。”
“放鞭炮喽!”随着最后一个谜底的揭晓,工作队队员李鹏摆好了鞭炮:“小巴郎子们躲远点,大家准备好了嘛?”
“准备好了!”火光一闪,鞭炮随即炸响。
在元宵节的欢声笑语中,熊熊的篝火也燃烧起来,工作队队员和村民们围着篝火,共同跳起了麦西来甫。
“我听工作队说,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简直太有意思了,下次我要试试传统的汉语灯谜,看能不能过关。”村民肉孜·吾舒尔边跳边说。
“以后我们每年都要和汉族同胞们一起过春节。”依马木·斯买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