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里的锡伯古城什么样?

2017年06月08日 11:21   来源:察布查尔零距离

    话说1765年,乾隆帝为了充实伊犁边防军务,征调锡伯官兵1020名连同眷属4000多人,从盛京即现在的沈阳出发,沿北方蒙古高原驿路,长途跋涉历经千辛,整整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到达了伊犁,这就是锡伯族人的西迁史,每年的农历4月18日是他们的西迁节。

    原来世代生活在东北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锡伯族人,来到伊犁之后屯垦戍边,尤其在用了6年时间修建了察布查尔渠之后,增加了新垦耕地78700亩,改变了察布查尔地区的荒凉面貌,也成为当时伊犁八旗中最富庶的地区。

    今天要说的古城是建于1888年的靖远寺,用时五年建成,大门匾上有汉文和锡伯文“靖远寺”大金字,飞鸟绿树,一个不少,朴素而美。特别像小时候动画片里孙悟空变的寺庙,古朴而不简单,小而完整,地面上的青砖铺路,平整而踏实,有一种温暖的安全感,院子是方正的,不似苏州园林那般有圆形的门和亭台轩榭,中正的有点像故宫的后花园,只是没有那么多压人气势的古树和玉石,有点像走在自己家院子的舒服但又不失庄严,再走过一道门,依然是砖铺的地面,有梵音缭绕入耳,香炉袅袅青烟,经幡片片。禁不住的停留和恭敬。

    走出1888年的靖远寺,看看现在的察县风情园,让我留恋的是很厚实且高的城墙,用黄草泥抹面,与自然无缝连接。

    这里拍一部古装剧应该会很有看头吧。

  我们常常翻越千山万水去看远处的风景,而把周遭的一切都忽略了,其实我们也在历史里,今天就是明天的历史。

    察布查尔县锡伯古城,位于察布查尔县孙扎齐牛录镇,锡伯古城以国家级特色旅游名村孙扎齐牛录镇为依托,打造成集特色城镇化基地、传统历史文化名胜浏览、主题游乐、休闲度假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古城的功能布局以“一心六区”为主,“一心”即旅游集散中心,“六区”即锡伯文化展示区、靖远寺佛教文化展示区、关圣文化区、靖远路特色街区、弓箭文化体验区和民俗休闲度假区。锡伯古城城墙设计高10米,底宽8.26米,顶宽4.8米。古城的老城墙建设全长1700米,将用清代的工艺和材料进行还原,内部采用钢混框架结构,外立面采用生土建造工艺,这种建筑形式具有极强的地域特征和形式美感,也与锡伯族文化特色相契合。古城城门设置城墙、垛口、墙眼、便门、角楼,并将锡伯族图腾鲜卑郭洛、神像海尔堪、弓箭、骏马、马车等元素体现在景观装饰之中。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位于新疆西天山支脉乌孙山北麓,伊犁河以南,西与哈萨克斯坦国接壤,边境线长73.4公里。总面积4485平方公里。下辖15个乡镇场,总人口19.7万人。由锡伯、维吾尔、汉、哈萨克等25个世居民族组成,少数民族人口占72%。

[责任编辑:崔导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