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家石门子岩画是欧亚大陆文明交流关键节点

2017年08月10日 09:58   来源:新疆经济报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任江报道)8月3日—5日,西王母和康家石门子岩画,这两个看似平行的事物,却在一场大规模的实地考察与学术研讨活动后相交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伊犁师范学院、成都市考古研究院、凉山州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在对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岩画(刻)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并进行多场学术讨论后,达成几点共识,其中,焦点就是康家石门子岩画有可能是西王母文化起源。

    此外,专家学者还达成一个重要的共识:康家石门子岩画是青铜器时代极为宝贵的人类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丝绸之路天山道典型性的宗教文化圣地,是古代欧亚大陆多元文明双向交流的关键性节点,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考古价值。

    最初呈现仅是一个舞蹈场面

    汽车从呼图壁县城驶出后,一直向天山深处进发,路两边的景观开始变化,从最初的农田,到山坡丘陵,直到进入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周围的山呈现出绮丽的丹霞地貌,赭红色的山体刀削斧劈一般,更增添了视觉冲击。车行一个多小时后,在一处观景平台停下来,当地人指着山下一处山体说,那儿就是康家石门子岩画所在地。

    真正到了山脚下,才发现山体的高大雄伟。康家石门子岩画,位于呼图壁县西南部山区。岩画刻在一座高达200米的侏罗纪晚期丹霞地貌山体南侧的岩壁上,共刻绘着300多个大小不等、身姿各异的人物和动物。1987年一经发现,立刻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浓厚兴趣,大多研究都认为康家石门子岩画距今已有3000多年,是当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所留,是保留最完整的生殖崇拜岩画群。

    然而,有关康家石门子岩画并非生殖崇拜的说法在几年前就出现过。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介绍,这与近年来对康家石门子岩画进一步的考古发现有直接关系。

    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发这片岩画,呼图壁县文物保护部门邀请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文物保护专家对岩画进行全面“体检”,为科学保护岩画提供数据支持。当采用了较为先进的三维扫描以及微观观察技术对岩画进行“体检”,采集到详细数据后,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岩画早期题材主体人物并非生殖崇拜,而是一组由1男8女组成的纯粹的舞蹈场面,那一个横躺着的突出生殖器的男性是后续时代添加的。也就是说生殖崇拜内容是康家石门子岩画第二个时代形成的。它最初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仅仅是一个美丽的舞蹈场面。

    进一步的发现证明,岩画中有大量后期添加的人物,有的是为女性岩画配备男性人物,有的甚至将原本的女性造型修改成男性。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文物保护专家认为,通过对岩画生成年代的分析,这些岩画最早生成年代是母系社会时期,所以岩画中以女性为主角。随着父系社会的到来,岩画主角发生了很大改变,主角变成了男性。

    这一发现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专家、学者纷至沓来,经过实地考察研究后,认为从康家石门子岩画早期的岩画来看,岩画主题并不是生殖崇拜,而是女神崇拜,揭示了3000年前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演变的过程。还有学者认为,这是古代新疆规模最大的女神崇拜原始宗教祭坛,是早期西王母文化的遗存,2016年,巫新华教授率领的团队发现,岩画中早期人物形象中的女神与四川盐源树形青铜器存在承继关系,是四川和中国西南地区西王母主题摇钱树文化的主要来源。而一些专家也认为,康家石门子岩画可能是西王母文化起源。

    西王母文化或从这里起源

    仰望岩画,在距地面10米高的岩壁上,布满了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最大的高达2.04米,最小的仅有10厘米。岩画中的人物形象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站或卧、或衣或裸;男女体态对比鲜明,画中的男子魁梧健壮,充满阳刚之气,女性则细腰肥臀,两腿修长,万般柔情,都像在诉说着什么。

    对中央民族大学考古学系主任肖小勇教授来说,来呼图壁县参加“天山康家石门子岩画与西王母起源”实地考察与学术研讨活动,是了却了一桩心愿——他很早就知道康家石门子岩画。“当时,王炳华先生写了一本书《天山生殖崇拜岩画》,看了以后就觉得是很有意思的一处岩画,但是一直没有见到。”肖小勇说。后来,他有机会来新疆调研,专程去看了康家石门子岩画,感觉特别震撼。而这次活动,他也早早报名参加。

    破译岩壁上神秘岩画的意向,还其本来面貌是所有参加实地考察与学术研讨活动的专家、学者的共同心愿。

    巫新华教授,这位从新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又时刻牵挂着新疆、为宣传新疆不遗余力的学者,他对康家石门子岩画的研究严谨而充满感情,“这里是亚欧草原中部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摩刻最精美、女神形象各方面表达最充分的一处岩刻,而不仅是岩画。纯粹的岩画有随意性和涂鸦性,这个是古代天山草原文化最精华的雕刻艺术品,这种艺术品怎么评价都不为过,这些岩画无疑是国宝中的国宝。”他表示。

    “岩画上的女神形象和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树形青铜器的女神形象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种非常近似的图像证据几乎都是铁证。再加上学术界已经证明早在青铜时代晚期,距今2500年前后,有一支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走到了四川凉山,即现在的盐源县西昌一带,又到云南和贵州,这已经是学术界的定论。”巫新华解释。

    因此,巫新华认为,中国的西王母形象和西王母画的起源就是在康家石门子,康家石门子是中国本土宗教文化里面的女神西王母文化的起源地。

    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传说的主要神仙之一,俗称王母娘娘,在中国道教及传统民间信仰中一度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西王母”的称谓,见于《庄子》《山海经》等,因所居昆仑山,于汉中原为西,故称西王母。

    “《山海经》之《西山经》记载:‘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膝,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这个装扮应是一个氏族长兼巫师的身份,即上古的巫君合一形象。而康家石门子岩画最初的形象很可能就是司巫形象,可能是早期部落社会司巫祭天神场景的真实反映,是巫君合体的西王母崇拜的早期源流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陈进国认为。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考古所所长、博物馆馆长唐亮也认为,西王母是一个游牧民族的酋长,经过文化演进,成为道教崇拜的一位女神,康家石门子岩画中的女神形象很可能是西王母形象的一个来源。

    从天山到凉山的文化通道

    康家石门子岩画和盐源县树形青铜器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有着文化上的传承,那么从天山深处到凉山深处,远距千山万水,相隔几千公里,康家石门子岩画中的女神又是如何跋山涉水,来到凉山成为西王母文化的原始形象的?

    “整个中国文化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脉络,就是四川大学刘文正先生曾论述过的半圆形文化,按照这个观点,四川文化、凉山文化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西北地区流传过去的,我们把它称为‘草原文化’。”成都市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毅介绍。

    王毅解释,在《史记》中记载了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从西北顺着河西走廊一直从临江上游到西南地区,现在,我们在凉山做考古工作也有很多历史遗存证实了这一记载。例如盐源县树形青铜器,它的文化源流在西北。

    唐亮也认为,凉山出土盐源树形青铜器是中国西南地区汉魏时期风行一时的西王母主题青铜摇钱树来源。这些树形青铜器上的双马纹与岩画上的相似,双马神文化是中西方文化的纽带,凉山有大批草原文化的遗留。“在史书中都有记载,草原文化是沿河西走廊进入四川西南部以及云贵一带的。”他说。

    巫新华则进一步指出,新疆是亚欧大陆早期各古代文明相互沟通的主要通道,具有唯一性地位。正是由于这种极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成就了古代西域在中国上古昆仑神话传说中的地位。“在历史长河中,亚欧大陆各区域文明以贸易通道、军事路线、宗教思想传播线路相互联结起来。而从天山通向中国的西南地区的通道,其实就是学界所说的‘河南道’,即从天山经河西走廊或柴达木盆地进入现今的甘南地区,越过黄河沿着横断山断裂带进入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他认为。

    成都市考古研究院院长助理周志清也认为,古代西域和四川之间存在着这样一条文化交流的通道,“通过这条通道,不仅输入了冶金技术、小麦、马等,更有多种文化进行交流,这也是华夏文明不断吸收外来文明进一步升华的过程。”周志清说。

    有学者认为,要加大研究力度,进一步明晰这条文化通道的起源、走向等问题。如唐亮就认为,“西王母文化究竟是什么时候传入云贵川的?这还需要继续研究找到中间的连接点。”

    也有学者把眼光放到了今天,“文化传播的路线和贸易的交流经常是高度重合的,研究康家石门子岩画中的女神文化是如何流传到西南地区,并成为西王母文化起源的,这既有文化研究的意义,又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一带一路’倡议其实就是继承了历史上亚欧之间广泛交流的历史和传统,激活了历史,并赋予新的内容。这充分证明,文化的交流是合作共赢的。”首都师范大学儒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明教授表示。

[责任编辑: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