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06日 10:13 来源:天山网原创
新疆伊宁市都来提街道红旗社区 党惠珍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阿帕(维吾尔语,意思为“妈妈”)离开我们快十八年了,每当我走进老巷子,便更加思念她。一想到她的音容笑貌,我的心就暖暖的,她对我的爱,就如和煦的春风,因为,爱是有温度的。
我出生在伊宁市,在这里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少年及青年时光。巷子里居住着维吾尔族、塔塔尔族、乌兹别克族、哈萨克族等各民族群众,我从牙牙学语时就与各民族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上学、放学,我们无话不说、亲密无间,长期的相处也使我学会了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
我的阿帕叫沙代提,她是一位热情好客、勤劳朴实、温柔善良的人。我们两家只有一墙之隔,相处得非常融洽。每天有温暖的问候,空闲时相互串门。院墙有个缺口,两家人相互借个东西都会从缺口递过去。我和哥哥上学时也经常跳过缺口,经过她家,走出她家大门就是一条大路,我们觉得这样很方便,阿帕家成了我们的必经之路。若干年以后,这堵墙被我们两家走来走去,都快走成平路了。围墙没有挡住我们的关系,反而让我们越走越近,我们相互帮助,不分彼此,团结友爱如同一家人一样。
记得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妈妈在医院做手术,爸爸也在医院陪妈妈,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阿帕看我爸爸还没有回来,就把我和哥哥叫到她家,吃她做的拉条子,吃完饭她督促我们写作业。作业写完了,天也黑了,我慢慢走到墙边朝我家看了看,爸爸还没有回来。我家院子大,有苹果树、桃树、杏树,屋檐下还有枝繁叶茂的葡萄藤叶,遮得房屋黑漆漆的,整个院子又静又黑,让当时年幼的我很害怕。于是我又悄悄走回阿帕家,阿帕看了看表说:“孩子,时间不早了,我送你们回家睡觉吧。”我赶紧说:“阿帕,我爸爸还没有回来,我家太黑了,我害怕。”阿帕想了想说:“那你俩睡我家吧。”说完就去给我们铺被褥。准备好后,阿帕起身正要出去,我拉着她的裙子不让她走,她轻轻地捏捏我的鼻子笑着说:“胆小鬼,想让我陪你吗?”我狠狠地点着头。就这样,在阿帕的陪伴下,我的心踏实了,很快进入梦乡。我们在阿帕家住了十几天,阿帕每天很早起来给我们做早饭,一天三顿饭从未落下过,我们上学后,她还要喂牛、干家务,晚上给我们洗澡、洗衣服……
正是这份特别的母爱,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感动,每当想起阿帕,我心里都是温暖的。
党惠珍(右一)与阿帕的女儿和儿媳。
我结婚后,只要有时间,就会带丈夫和孩子去看望阿帕。1995年的古尔邦节,我到阿帕家去拜年,见她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我就问阿帕你的腿怎么了?她说:“唉,眼睛看不清,下台阶时摔的。”看着阿帕这个样子,我的心沉重了起来,我想了想,决定第二天带她去医院。于是就跟她商量:“阿帕,明天我带你去医院。”阿帕说:“去年,亚力(阿帕的小儿子)带我去看过,医生说这是白内障,必须要做手术。当时我害怕,没有做手术就回来了。”我劝说道:“明天咱们去看病,医生让你做手术,你就听医生的话,阿帕不要害怕,我们都在呢,我家离医院近,方便照顾你。”在我耐心地劝说下,阿帕终于同意了。
在阿帕手术前一天晚上,我和亚力把阿帕接到了我家,洗完澡后,她穿着我给她买的睡衣,高兴得像个孩子。第二天到了医院,手术前,医生让阿帕签手术同意书,她又开始紧张了,我握住她的手,安慰她。亚力说:“这是汉字,姐,你签吧。”我不假思索地在亲属一栏签了我的名字。主治医师不同意,说必须是亲属签字,亚力指着我给医师说:“这是我家老大,我们是一家人。”
护士将阿帕推向手术室,我弯下腰,抱着阿帕的脸,在她的前额亲吻了一下,小声地说:“阿帕,我们爱你,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手术后第七天的早上,当医生拆下纱布满意地点点头,说手术非常成功。看着阿帕的笑容,我的心放下来了。我走出病房,在走廊大声地哭了出来。
前几天,我再次回到了老巷子。走着走着,我又走到了阿帕家,邻居们坐在门前树荫下聊着天。我坐在树荫下,一阵阵清风吹来,看着家家户户盖的新房,老百姓过着幸福的日子,我忽然有种莫名的感动与感恩,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里,我们是何等幸福。
★活动简介
“我是一颗石榴籽”大型网络文化活动作为2017新疆“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新疆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图片、文字、微视频,全面展现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学习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生动场景,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