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颗石榴籽丨爱,让我们永远在一起

2017年09月13日 19:35   来源:天山网原创

    天山网讯(通讯员陈继婷报道)“老师,您姓陈吗?”“老师您以后就是我们的班主任了吗?”“老师您多大呀?”“叮铃铃……”随着清脆悦耳的铃声,一群乖巧可爱的孩子们陆续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就这样,我和这帮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见面了,成为了塔城地区额敏县额玛勒郭楞蒙古民族乡寄宿制学校六年级二班的新班主任。在这个大家庭中,他们把我当成“大朋友”。来自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4个民族的21个学生学在一起,玩在一起!

    记得我教课的第一天,恰逢中秋节,又临近古尔邦节。上课铃声响后,我微笑着走进了教室,并亲切地对同学们说:“孩子们,今年的九月不同于往年的九月,知道为什么吗?”

    一些古灵精怪的孩子们开始冥思苦想了,看着他们那稚嫩可爱的脸庞,我笑了。

    “老师我知道,因为今年的九月有中秋节,还有古尔邦节,老师对吗?”一位同学举手抢着回答。

    “是的,孩子们,所以在本周五下午班会课上,我们要召开一个以‘中秋邂逅古尔邦’的主题班会来庆祝我们的节日,你们回去要准备节目,节目形式自定,还可以带来自己家的美食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我回答道。

    周五终于到来,走进班里,看到了同学们自己准备的各种美食,有月饼、糖、水果,还有在自己家做的饼干、馓子、包尔萨克、酸梅酱等。我让同学们插开坐在一起分享美食。

    “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度中秋节和古尔邦节,希望孩子们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孝顺长辈,团结友爱,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简单开场白后,节目开始了。

陈老师和学生们合影。

    学生李焌燃和李志伟搭档表演了小品《捐款风波》,令人捧腹大笑;也尔克、恩克尔、海沙尔表演的舞蹈《青春修炼手册》,青春洋溢,让大家看得不亦乐乎。

    全部节目表演完毕,我给同学们播放了事先准备好的视频,伟大的母亲、十九个孩子的妈妈——阿尼帕·阿力马洪的感人事迹。   

    “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开羽翼,撑起他们的天空……”随着视频的播放,学生们渐渐安静下来,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视屏幕。

    学生塞尔尕说:“老师,这个老奶奶好伟大啊,即使家里那么贫困,她还是收养了那么多的孩子!”看到同学们发出这样的感慨,我说:“孩子们,这就是一个普通的维吾尔族母亲的故事,她和丈夫收养了10个孤儿,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阿尼帕也没有放弃,她和丈夫没有让任何一个孩子中断学业,坚持把他们抚养长大。”听完之后,学生们都非常感动,内心也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不是母亲,胜似母亲”,每当我想起这句话时,我心里就充满自豪,在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老师,您来啦!”恩克尔用激动的声音说着。

    “嗯,老师来看看你们,看看你们温馨的小家。”我微笑着回答。

    整齐干净的八人间,四个高低铺,坐着我们班可爱的三个女生,吾音彩孜克、恩克尔、马燕,三个不同民族的女生。我们一起交流了她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叮嘱她们要注意安全,不要违规使用电器,要按时回宿舍,不要晚归,如有特殊情况一定要告诉老师。

    学生吾音彩孜克因为家住得比较远,所以住校不能天天回家,很想家和爸爸妈妈。

    我告诉她,其实这里就是你的另外一个家啊,有老师、有同学、有朋友相伴。放学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去食堂,一起回宿舍,一起学习,一起谈天说地,也是很快乐的事。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也可以找老师说说,老师也是你的朋友啊!等到周末就可以回家见爸爸妈妈了。一阵沉默之后,宿舍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通过这一学期的交流,我和孩子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了,我成为了他们的大朋友。孩子们也更加友爱,更加团结!

    时光荏苒,还有一学期,他们就要毕业了,只希望时光能够慢一些,在这时光的图册里留下我们更多的故事。

  ★活动简介

  “我是一颗石榴籽”大型网络文化活动作为2017新疆“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新疆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图片、文字、微视频,全面展现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学习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生动场景,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责任编辑:何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