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各行各业看发展

【喜迎十九大】新疆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

2017年09月26日 11:19   来源:新疆经济报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张云梅报道)改革就是改旧立新,应对新变化,适应新常态。改革的路就是一条创新的路,永不停歇的路。

    2014年年初,新疆与全国同步开展深化改革。新一轮改革大潮正在席卷天山南北。

    三年多来,特别是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我区紧紧围绕总目标,迎难而上,蹄疾步稳全面深化改革。其中大到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小到百姓的衣食住行,改革之“全”、改革之“深”前所未有。

    经过三年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目前我区已经搭建起“四梁八柱”全面深化改革架构。改革正引领着全疆人民奔上全面小康之路。

    任务清 方向明 全力以赴啃下“硬骨头”

    问题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只有明确改革目标,才能全力以赴啃下“硬骨头”。

    每年年初自治区党委都会列出任务清单,并通过一年的实干,为全疆各族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2014年,改革工作要点确定了8个方面56项改革任务,重点突出经济、民生和稳定三大领域,确定的328条改革任务完成312条,占目标任务的95.12%。

    ——2015年,改革工作要点确定了9个方面87项改革任务,其中完成81项,基本完成4项,完成率达97.7%。

    ——2016年,自治区党委确定的6个方面86项223条具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反恐维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等重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改革动力不断释放,群众获得感有所增强。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自治区重点围绕稳定、经济、民生、文化、民主法治、生态文明、兵团、党建等8个领域,设置了66条199项具体改革任务。

    其中包括构建反恐维稳长效机制:打好维稳“组合拳”、夯实基层基础、加强民族团结等;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实体经济、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等;提高各族群众获得感:统筹引导就业创业、强化双语教育、完善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扶贫体制改革等。

    任务清,方向明。改革工作要点,牵住了“牛鼻子”,找准了突破口,体现了自治区党委的战略思维,全面系统地集中了全疆智慧,紧密结合了新疆实际,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

    除此之外,我区梳理和总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疆全面承接落实中央改革部署的13个国家级改革试点,截至7月中旬,已经完成6个,正在推进7个。其中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试点工作,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放管服”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居全国前列。

    措施实成效显通过改革推动工作向前迈进

    问题是工作的导向。改革就是要向问题开刀,通过改革解决问题,通过改革不断推动工作向前迈进。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我区抢抓机遇谋发展,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按照该方案,新疆创新试验区建设将采取“一区多园”的空间布局模式。重点开展开拓产业升级新空间、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建设科技金融平台、打造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八大重点任务。

    新疆创新试验区将成为对中亚等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具有一定带动作用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支撑引领新疆整体创新水平进入全国创新型省区行列。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根基。作为欠发达地区,我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迫在眉睫。今年我区结合实际,着眼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改革内容涉及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引进、流动、评价、激励、保障等工作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今年,我区还通过“互学互检”促进改革工作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全区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已经形成。

    从政治体制改革到经济体制改革,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到文化体制改革,一项项扎实有效的举措,确保了全疆改革工作形成了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生动局面。

    重落实惠民生让各族群众感受到实惠

    改革就是要让各族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实惠。自治区党委以让人民满意为落脚点,积极转职能转方式,通过改革让各族群众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这是我和妻子第一次外出打工,我们一定好好干,多挣钱。”6月6日下午,来自和田市玉龙喀什镇依盖其村的阿卜杜热伊木·麦提克日木一脸兴奋地说。当日,他与其他38名务工人员被送到新疆雪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农民转型为工人。现在,他已经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在生产保卫部三车间,主要负责活动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

    转移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南疆是重点,喀什、和田是重中之重。

    今年5月,我区全面部署10万名喀什、和田地区城乡富余劳动力有组织转移就业工作,截至8月底,喀什、和田两地转移城乡富余劳动力38163人。

    “我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在内地养老了。”78岁老人黄禀灵的话道出了许多异地生活老人的心声。随着我区全部纳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从根本上解决了新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跑腿、垫支”的问题。

    除此之外,今年我区还进一步深化医疗、医保、医药的联动改革,大力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全部取消药品加成;8月底开始,今年全区新建的4408所农村双语幼儿园陆续开园,如期实现了全区农村学前三年免费双语教育“应入尽入”目标……随着一项项改革措施的实施,为我区各族群众释放出一个个“民生红利”,百姓的期盼一一得到回应。

[责任编辑:张赏华 ]